論文盲審明細!太多修改意見,怎么改才能過?

好多學生在盲審之后拿著一堆修改意見來向我哭訴,我肯定畢不了業(yè)了,在輔導完之后,我當初早知道這樣改就不用延畢了.....

其實盲審老師是很客觀的,對于自己不熟悉的領(lǐng)域不會隨便評論,但是并不是你論文的送審老師都是深刻理解你的研究領(lǐng)域的,盲審教師需副教授以上職稱、專業(yè)性強、有責任心的教師擔任,由各二級學院自行選定,因此,看你論文的不一定是專攻你的研究方向的,那么他們怎么評審呢?這篇文章對盲審評分流程、細則進行一一解析。
其實盲審都是有一套標準的,這在很多論文評審文件里面都是有所體現(xiàn)

盲審原則
嚴格遵守“雙盲”的原則,保障論文公正性。

盲審對象
所有申請博士學位人員、在職申請碩士學位人員和具有研究生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人員的學位論文在答辯前必須進行匿名評閱。其他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由學校按比例隨機抽取進行匿名評閱。
盲審流程
博士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評閱由學校組織實施。全日制博士學位申請人的學位論文送 3 位專家進行匿名評閱。
碩士學位論文
學校按一定比例抽取碩士學位論文,送 3 位專家進行匿名評閱。各分委員會組織未被抽取的碩士學位論文送審工作,送 3 位專家匿名評閱。
評閱流程
各分委員會在學校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審核答辯申請人員情況,通過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確定抽評人員名單,按要求審核上報匿名評閱材料。分委員會組織的評閱工作由分委員會自行安排。
申請人應按規(guī)定時間提交相關(guān)材料,論文匿名評閱的時間一般不少于 40 天,未按要求提交材料造成學位論文答辯延期的,由申請人承擔相應后果。
評閱意見返回后,由學校和分委員會安排專人做好保密處理,登記備案后將評閱結(jié)果錄入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供申請人及導師查看。
對于涉密的學位論文,按學校涉密論文管理的有關(guān)規(guī)定,根據(jù)具體情況,由分委員會委托有保密資質(zhì)的單位和專家進行匿名評閱。
對學位論文的總體評價,包括: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論文盲審的結(jié)果可以分為三類:通過盲審,可直接參加答辯;同意略作修改后進行答辯(簡稱“略作修改”)或須對論文進行較大修改,延期答辯(簡稱“較大修改”);未通過盲審,不同意進行答辯。

申訴
有 1 位專家對論文存在異議,且本次所有總體評價結(jié)論中至少包含 1 個“優(yōu)秀”或者 2 個“良好”,論文作者或?qū)煂υu閱意見有異議的可提出申訴。2 位及以上專家對論文存在異議的,不受理其申訴。

申訴的處理
滿足申訴條件的論文作者或?qū)煟稍谑盏皆u閱意見后 5 個工作日內(nèi)向所在分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分委員會根據(jù)專家意見進行審批。
論文盲審細則
硬性標準
論文的字數(shù)是否達標?重復率是否合格?格式是否標準?
其他標準
選題可行性,是否有足夠的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是否足夠權(quán)威,是否包含了與你選題相關(guān)的最新研究成果?
論文框架構(gòu)建邏輯性,是否有清晰的寫作邏輯?
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是否真實?論證是否有效、能夠支撐相應的結(jié)論?
論文用句是否學術(shù)?
除了硬性標準以外,學術(shù)性、邏輯性、創(chuàng)新性都是很虛的,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是有相應的方法來學習的,如果盲審修改意見中存在相應的問題,可以隨時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