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明末日照事(2)
作者 呂東平

2:打死李進(jìn)士,惹怒魏忠賢。
? ? ? 蘇京領(lǐng)圣旨,血洗日照縣。
李蕃如愿以償,當(dāng)上了干孫子,拜倒在魏忠賢腳下,竭盡獻(xiàn)媚溜須之能事,得到了魏忠賢的重用,并贏得了為魏忠賢建祠堂的專利。
祠堂本是紀(jì)念對朝廷對黎民有卓越貢獻(xiàn)的功德之人,是死后而建、供后人瞻仰謁拜的。而魏忠賢還活著,李蕃就為他大搞個人崇拜,大樹個人權(quán)威,創(chuàng)建了在全國各地給魏忠賢建生祠的專利。
興建祠堂這類的建筑大權(quán),是個肥差,至今也是。這且不說,所建祠堂之處,毀壞民房良田,勞民傷財,老百姓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

如此以來,李蕃大權(quán)在握,更加有恃無恐,無惡不作,殺夫奪妻,強占民女,成為危害日照最黑惡的惡霸。
盡管是為害一方的黑惡勢力,但全國上下,從魏忠賢到各方大員,到處都有李進(jìn)士的保護(hù)傘,老百姓狀告無門,上訪無路。物極必反,上天有眼,李進(jìn)士竟死于憤怒老百姓的鐵叉撓鉤之下。
李蕃之死有兩個版本,但內(nèi)容相似,皆因強占人妻,無惡不作引起民憤而被打死的。
我小時候聽村中老人講,李蕃去山字河表哥家,趁表哥不在家,調(diào)戲其表嫂并行非禮。
表哥知道后 ,約了幾位村鄰,大家手握镢頭鐵叉鐃鉤,把李進(jìn)士活活打死,然后拖到荒野之處扔了。
還有一個傳說是,日照縣的有關(guān)資料也有記載。有一年夏天,日照周邊大旱,水井干枯。唯李蕃家那口井,水很旺盛。他借機高價賣水不說,還定了個死扛,來他家買水的必須是大姑娘小媳婦。
他一絲不掛,躺在樹蔭下,其行為齷齪至極,令人不齒,連他親外甥

媳婦也不放過。后終因霸占外甥媳婦而被外甥和忍無可忍的村鄰用鐵叉撓鉤活活打死。
李蕃之死,本是為國除奸、為民除害的一大幸事。殊不知,這一舉動,險些給日照縣老百姓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
“死訊”傳到朝廷,魏忠賢大發(fā)雷霆。這還了得!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用鐵叉撓鉤活活打死他的干孫子!咒罵日照縣全是“刁民”,簡直沒把他九千歲放在眼里,豈不是目無王法、犯上作亂嘛!
魏忠賢本就是九千九百歲,皇上也不敢不聽他的。再加上那些閹黨和他的那些虎狼干兒子們火上澆油,于是皇下下旨“血洗日照”,事不遲疑。
崇禎派蘇京(蘇之亨)帶兵,立刻血洗日照。但事有湊巧,物有偶然,蘇京競是山東日照人士,豈忍家鄉(xiāng)父老兄弟慘遭殺戮!于是領(lǐng)旨出城后,駐扎城外,按兵不動。

蘇京,日照嵐山安東衛(wèi)人,家鄉(xiāng)稱其蘇之享。半生苦讀,四十六歲才中進(jìn)士。因才華出眾,被崇禎帝任命為御史,以至崇禎帝和他構(gòu)成了榮辱與共的君臣關(guān)系。
對蘇之亨的傳說,眾說紛紜,有多個版本。有說蘇之亨成為明、清兩朝重臣,事君先明而清。也有說在李自成殺進(jìn)北京前,蘇京倉皇出逃,避難在西南島廟前灣,避卻塵埃。清朝定都北京后,招他做官,因蘇京一臣不事二主,惹得清帝大怒,下詔處死,
還有說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吊死煤山后,蘇京奔往南京,與流亡的明朝官員共同復(fù)明抗清。
民間傳說,李自成進(jìn)京后按崇禎遺言殺了蘇京,很多史料也如此說,與民間傳說一致。民間傳說有時更靠譜 ,更真實,因為正史容易被專制統(tǒng)治者篡改歪曲。
皇帝派蘇京帶兵血洗日照,蘇京不忍心殘殺故鄉(xiāng)的無辜百姓,帶兵出了京城就扎下大營,按兵不動。他一方面上書皇帝說,“血洗日照事小,李自成進(jìn)兵京都事大;要權(quán)衡利弊,顧全大局,放棄血洗日照之舉”;另一方面他卻暗地里向李自成提供情報,望李自成趁京城空虛,盡快攻占北京,懲治奸黨。他并將各地告急、求援文牒全部扣壓。
李自成得知京城空虛,便火速攻取。當(dāng)看到京城將要淪陷之時,蘇京才將各地告急文書一并呈報給崇禎皇帝。
崇禎閱后, 頓時如五雷轟頂,眼冒金星!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