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北約軍演后,土耳其又“扇了西方一巴掌”

作者:刺客
日前,土耳其防長阿卡爾向媒體證實,該國已經(jīng)退出原定于5月9日至22日在希臘舉行的北約“老虎會”綜合空軍演習(xí)。土耳其此舉,雖說是出于該國與希臘的“私人恩怨”,但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讓展示“團結(jié)”的北約北約感到難堪。
因故退出北約年度軍演,這還僅僅只是土耳其讓西方“不省心”的冰山一角。讓西方感到惱怒的是,據(jù)光明網(wǎng)4日報道,日前,土耳其法院判處該國所謂“社會活動家”卡拉瓦終身監(jiān)禁,此舉引發(fā)西方輿論的一片叫罵聲。德國政府“一馬當先”,譴責土耳其此舉“違反法治國家的標準,是對土耳其公民社會和法治的毀滅性打擊”,并敦促安卡拉“必須立即釋放卡拉瓦”。
卡拉瓦是土耳其商人和社會活動家,曾參與2016的未遂政變,還參與2013年系列反政府游行活動,被埃爾多安視為“眼中釘”。土耳其外交部副部長凱馬克哲隨后召見德國駐土耳其大使,譴責德方對土方的指責“違反國際禮儀”,并強烈要求德國政府遵照國際法,不要干涉土耳其的內(nèi)政。另外,土耳其司法部長伯茲達也指出,德國近年來在人權(quán)問題上劣跡斑斑,別光顧著指責土耳其,還是先用鏡子照照自己。
在有關(guān)人權(quán)問題上對土耳其橫加指責的,何止只是一個德國。此前土耳其執(zhí)法部門逮捕了卡拉瓦之后,立馬引來西方多國的“群毆”。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和新西蘭等十多個西方國家駐土耳其大使,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呼吁土耳其“釋放卡拉瓦”。以至于當時的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一氣之下宣布將上述國家駐土耳其大使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土耳其因人權(quán)問題與德國吵起來,看似只是兩個國家在掐架,但實際上卻是土耳其對西方國家長臂管轄行徑的一次政治對抗。德國只是當中的一個急先鋒,其背后就是整個西方世界對土耳其的傲慢和偏見。對此,土耳其《新曙光報》指出:“人權(quán)”已經(jīng)成了整個西方世界展示團結(jié)的“凝聚劑”,西方國家因為都站在土耳其的對立面而“團結(jié)在一起”。
土耳其作為北約的成員,遭到西方如此的“羞辱”,的確是夠冤的。該國雖說沒有公開反對俄羅斯,也拒絕西方的要求對俄只是制裁,但實際上卻明顯偏向于北約本家。在俄烏爆發(fā)沖突后,土耳其不但宣布封鎖其所在的兩道海峽,禁止俄軍艦通過,還向烏克蘭提供察打一體無人機,協(xié)助烏軍對抗俄羅斯軍隊。
土耳其跟風北約對烏提供支持,最終換來的卻是“羞辱和威脅”。由此可見,那些西方國家根本就沒有將土耳其當成盟友或者伙伴來對待。相反,他們對待像土耳其這樣“另類”的盟友,其真實態(tài)度就是用完就扔,一旦看不順眼就往死里整。
土耳其之所以不敢公開反對俄羅斯,是在給自己留一條后路。畢竟,除非安卡拉的決策者患了健忘癥,否則他們就不會忘記:當初土空軍戰(zhàn)機擊落一架俄軍戰(zhàn)機后,在土耳其最需要北約提供軍事保護的時候,美國和希臘等盟友,卻在關(guān)鍵時刻撤走各自部署在土耳其境內(nèi)的愛國者防空系統(tǒng),讓土耳其獨自去面對俄羅斯有可能的軍事報復(fù)。
幸虧當時的普京理智地將此事件進行低調(diào)處理,才讓土耳其逃過一劫。由此可見,土耳其名義上是北約成員,但實際上在西方國家的眼里,和烏克蘭類似,只是一塊用完就扔的炮灰。從那以后,安卡拉對北約盟友的信任度就一落千丈。顯然,土耳其決心采購俄制S-400防空系統(tǒng),為的就是平衡與美俄兩國的關(guān)系。
所以,在土耳其與德國發(fā)生外交口水大戰(zhàn)的幾乎同一時間點,據(jù)俄塔斯社報道,一向看好S-400防空系統(tǒng)的土耳其,正計劃采購第二批該型號導(dǎo)彈。土耳其國防工業(yè)主席德米爾日前表示,有關(guān)采購第二批俄制S-400防空系統(tǒng)的談判正在進行中。
不管土耳其最終是否成功采購第二批S-400,但該國在這敏感時候釋放出這樣的消息,擺明了就是沖著西方那些“人權(quán)教師爺”去的。西方在人權(quán)等敏感議題上對土耳其的“羞辱和威脅”,只會加速該國進一步向俄羅斯靠攏。即便無法讓北約因此分崩離析,但至少也會讓北約內(nèi)部的所謂“團結(jié)”淪為一場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