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終總結

【閱讀】
· 本年閱讀時長258小時,較去年增長41%(完成年初15h/月目標);
累計20本,其中學習型閱讀13本(未完成年初20本要求)(目標設定過高);
范圍為文學類、社科類(含思維類)、其他;
做得好的地方:
1、文學類作品寫分析(內容、結構、敘述者視角、作者態(tài)度),找作品解析對照;
2、有意識規(guī)劃讀書行為,為習得某種技能或了解某個課題而讀,更有針對性;
進步:能讀出更多的東西;審美得到提升,能有一點點了解經典為什么是經典;
反思:下半年閱讀沒有包袱,體驗更棒;閱讀對我來說是毫不費力的事,那么如何讀得更多、更好?
回答年中總結的幾個問題:
1、閱讀并沒有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閱讀的意義究竟何在?→閱讀不能使我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但確實可以讓人變得更好,通過增加知識儲量,提升認知,促進思考等等等。閱讀的意義不言而喻。
2、在閱讀上的不斷精進,是否意味著對現實生活的逃避?→有對生活瑣事的逃避,因為比起處理瑣碎、無聊、沒有價值的事,閱讀一小時產生的價值更大。只是有些瑣事無法避免。
3、閱讀不能支撐生計,能做的是抵抗生活的巨大無聊與空洞?!性陂喿x上不斷精進的態(tài)度,也要有能control生活的信心。書籍的世界不是逃避,而是積攢力量回歸生活。
4、當累積到一定量,開始尋求質的突破?!羞M步,從分析內容到分析內容、視角、人物等等。
【工作】
職場分兩部分
1. 業(yè)務能力。完成工作所需財務專業(yè)技能和處理事務的綜合能力。
2. 社交能力。處理人情世故的能力。
情況總結:
1. 業(yè)務能力。工作內容分為:預算、決算、資產、政采、報稅、賬務、其他(黨費賬、派遣、節(jié)能、財政供養(yǎng)、績效評價等)
????? ? ?熟練掌握:政采
? ? ????一般:預算(完成第一次預算編制,能熟練編制項目績效表);報稅(稅種和稅務計算有待學習);資產(能熟練報資產月報,資產年報有待學習)
?????????完全不熟:決算、賬務第一次接觸,需要學習
2. 社交能力。一言難盡。經歷了新手的無所適從,令人頭大的預算,和辦公室矛盾,改變了對job、人情世故、社會的部分認知。溝通表達和為人處世有待學習。
反思:
1. 這份工作可以,但沒必要。
【考研】
情況總結:
1. 累計370.6小時,①時間不夠;②無實質性所得
2. 對“考研”的認知狹隘——對自己付出的評判還停留在努力與否,沒有看到考研是一個整體活動。
【寫作】
完成情況:
1. 簡書20篇,其中文章1篇,故事集1篇,書影音13篇,隨筆5篇,簡書累計至今發(fā)布56378字。這20篇水分較大,能稱之為作品(具有完整性)的只有10篇。
總結:
1. 加深對“寫作”的認知——我所謂“寫作”歸屬于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具有完整性,內容、結構完整,有中心思想,有創(chuàng)作意圖。書影音文章絕大多數是讀書筆記。
2. 閱讀的積累影響創(chuàng)作認知,通過寫作品分析學習技巧,但缺乏實踐。
3. 寫作多是斷片,缺乏作品思維。不具備完整性的文字不能稱為作品。行百里者半九十。
回答年中總結的問題
1. 寫作停留在記錄、分析問題上,根本稱不上“創(chuàng)作”。/寫作到底是我用來整理思路的方法?還是表達的工具?→寫效率手冊是借助文字思考,不屬于寫作;寫日記、信是表達,接近創(chuàng)作。
2. 實踐沒跟上來→確實缺少練筆,但以當時的認知也寫不出什么好的東西。多讀多總結多寫。
3. 尋找想表達的東西→怎么把想表達的東西通過文字傳遞到讀者手中?
4. 自己真正在意的是持續(xù)創(chuàng)作的能力→一如既往。創(chuàng)造一個完整的作品,用文字構建一個世界,塑造立體人物,是讓人興奮的事,是好玩的事。
5. 完成第一故事會成為寫作路上的分水嶺。(笛安)→開始有control作品的意識。
【健身】
<健身>分三部分:1、跑步運動,強身健體;2、減重塑形,為漂亮;3、培養(yǎng)良好睡眠習慣,為健康。
完成情況:
<跑步>健身時長31.3h,累計跑步里程69.25km,較去年下降74%(未完成年初300km目標)
<減重塑形>體重不超過98斤。
<睡眠>晚睡,全年平均入睡時間在零點后,睡眠時長不到7小時。
反思:
健身的最終目的是健康。從前只想通過長跑鍛煉耐力,或作為休息放松,忽略了自身確實存在健康隱憂。
【影視】
情況總結:電影14部,劇集統(tǒng)計不完全,綜藝2部。
從純刷局到試著分析到結構人物、情節(jié)、矛盾等,總結創(chuàng)作技巧。養(yǎng)成看一部寫一篇分析的習慣。
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讓看的每一部作品發(fā)揮最大價值。
【心靈成長】
1. 看待問題更加強調整體性,結構化
2. 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可是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跣〔?/p>
蔣方舟生日那天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彼時還不理解。直到在無數個無可奈何的瞬間突然領悟到,生活的瑣屑、繁重,就像一只鈍重的錘子,一聲聲、一下下捶過來,直到把你打到趴在地上,匍匐前進。有時候會認不清,自己的狀態(tài)時蟄伏or認命?
1. 間歇性虛無主義。
2. 我想唯一能拯救我的就是理性。
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個理性的人,無限趨近于絕對理性。
在2020年想努力成為“一座山”,于外從容不迫,于內堅定不移。
兩者一脈相承。通過批判性思維到達理性,由理性指導行為。對每一個選擇、行為堅定不移。
1. 我突然意識到,在努力和懷疑之間,我只是客觀冷靜。
2. 最后,享受掌控自己的生命,也面臨獨自成長的艱苦。No one can save you except yourself.
【其他】
1. 5月初青海旅游
2. 開始學做菜
3. 2019.11.1
4. 11.9楊千嬅演唱會
5. 互聯(lián)網、社交半脫退
6. 開始學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