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顯卡散熱器真的合適嗎?

? ? ? ? 各散熱器廠商都是根據(jù)TDP(熱設(shè)計功耗)來進行散熱器規(guī)模的設(shè)計和生產(chǎn)的。那么,TDP真的靠譜嗎,他能不能客觀體現(xiàn)散熱需求的大小呢。為什么我200w功耗的顯卡溫度比隔壁300w功耗的還要高?


? ? ? ? 其實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自從AMD吃了臺積電7nm工藝的紅利之后,核心面積減小,功耗大幅降低,但是溫度不僅沒有下降,還比以前的電老虎還高。主要就是晶體管密度提升,核心面積過小,與其接觸的散熱器面積減小,有效散熱區(qū)域減小。自然,散熱效率下降,溫度升高。這也是zen2和navi?10溫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


TDP或者實測功耗都不太能準(zhǔn)確且合理的體現(xiàn)出散熱需求,也就是散熱器的散熱壓力。功耗越大,核心面積越小,散熱壓力越大,你的散熱器就越難壓住核心溫度。同時,晶體管密度越大,越容易積熱。
?

????? ?TDP或?qū)崪y功耗要與單位面積功耗和晶體管密度一起關(guān)注,才能有效判斷散熱性能。切不可只看某一個參數(shù)。
?

下表是我精心整理的主流顯卡型號的功耗,核心面積,單位面積功耗,以及晶體管密度。數(shù)據(jù)來源:GPU-Z

圖注:紅框為旗艦型號
1.?GDDR5/GDDR5X功耗相對較小,溫度也不算高。?對GPU散熱不會產(chǎn)生過多的負面影響
2.?GDDR6/GDDR6X功耗相對較大,溫度也相當(dāng)高,會加重散熱壓力。
3.?AMD和NVIDIA對TDP的定義不同,AMD更接近滿載實測功耗,NVIDIA的TDP僅供參考。
4.?TDP并非實際滿載功耗,越高端的型號,滿載功耗比TDP高的越多(15%-30%),60級別的甜品卡功耗則與TDP幾乎一致。
5.?單位面積功耗或晶體管密度若為紅色,表示散熱器若按當(dāng)前TDP設(shè)計很難滿足散熱需求。(5700xt頂級非公基本都是按照300w以上TDP設(shè)計的)
6.?重點:我個人的理解是,如果單位面積功耗和晶體管密度都是未標(biāo)紅的,那么按照滿載功耗或TDP來進行散熱器匹配就足矣。每多一項標(biāo)紅,散熱器對應(yīng)功耗需求就要提高50w?。
例如GTX 1660ti?, 滿載功耗130W,無標(biāo)紅,則需要選擇130W TDP的散熱器即可。
?
例如RX 590, 滿載功耗250W,單位面積功耗標(biāo)紅,則需要選擇300W TDP的散熱器來壓。
?
例如RX 5700, 滿載功耗225W,單位面積功耗標(biāo)紅,晶體管密度標(biāo)紅,則需要選擇325W TDP的散熱器來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