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存在即合理”一直都被用錯了...

2021-03-24 12:01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01


這幾年看到很多人在提自律即自由這個概念,而且都表示這句話是大哲學(xué)家康德說的,而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


至于引申到自律可以讓人獲得成功,自律可以讓人人生幸福的各種雞湯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尤其在學(xué)習(xí)、健身等品牌宣傳上,尤其喜歡引用康德的這句話。

不過我一直挺懷疑這句話的,尤其感覺這句話并不來自康德,因為康德并沒有這么熱愛灌雞湯。
正好康德用德語寫作,我又恰好學(xué)過德語,所以就去查了一下,這句話的德語原文是這樣的:
Freiheit als Autonomie.


Freiheit是自由的意思沒啥好說的,類似英語里的freedom。
Als 是個連詞,類似英語里的as。
但Autonomie在這里不應(yīng)該是自律的意思。
它在德文詞典中是這樣的:

Au|to|no|mie, die; -, -n [griech. autonomía]:
1.(bildungsspr.) [verwaltungsm??ige] Unabh?ngigkeit, Selbstst?ndigkeit: die A. dieses Landes ist gef?hrdet; A. fordern.
2.(Philos.) Willensfreiheit.


這個單詞有兩個意思。
一個是日常所用,指“不依附的、獨(dú)立的。”
還有一個意思,特別在哲學(xué)中使用,指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自由?!?/strong>
值得一提的是,Autonomie的反義詞,是Heteronomie,意思是依附他人,由他人給你制定法律。

所以Freiheit als Autonomie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即自己給自己設(shè)立規(guī)則,自己給自己立法,就是自由,和現(xiàn)在很多人理解的“自我約束即自由”,不是一個意思。
康德在這里更多強(qiáng)調(diào)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自己給自己設(shè)立規(guī)則,不依附他人生活,而不是強(qiáng)調(diào)約束自己。
如果真要翻譯的話,我覺得“自立即自由”或者“自治即自由”可能更好。
現(xiàn)在很多商家用這個概念,去強(qiáng)調(diào)人要多約束自己,還說約束自己可以讓你獲得成功,能讓你幸福,最后表示這是大哲學(xué)家康德說的,肯定沒有錯。
我覺得是一種巨大的誤解,而且聽來還挺諷刺。


02


同樣經(jīng)常被誤用的哲學(xué)概念,還有不少。
比如“他人即地獄”還沒被用作韓劇名時,曾經(jīng)是我們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出現(xiàn)概率最高的喪逼概念,其出現(xiàn)頻率可能僅次于太宰治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被人騙了,“他人即地獄”。

看到殺人新聞了,“他人即地獄”。

父母罵自己了,“他人即地獄”。

甚至王者榮耀被隊友坑了,也“他人即地獄”


總之這是我們這些喪逼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詞,仿佛有事沒事來這么一句非???,既展現(xiàn)出“世界是個修羅場”的事實,又透露“人性很壞,而我洞悉了人性”的睿智。


乃至于最近營銷號熱愛總結(jié)“擊中你內(nèi)心深處陰暗的句子”:



薩特這句話赫然上榜。
然而這句話并不是這個意思。
這句話出自薩特的戲劇作品《禁閉》,作者用了一整部戲來解釋“他人即地獄”的概念。


《禁閉》的主角有三個,都是死后被投入地獄的罪人:郵政局小職員伊內(nèi)絲、巴黎貴婦艾絲黛爾以及報社編輯加爾森。



當(dāng)他們在地獄密室初始相遇時,彼此之間設(shè)防戒備,相互隱瞞生前劣跡:
加爾森竭力要讓他人相信自己是英雄,實際上他是個在二戰(zhàn)中因臨陣脫逃被處死的膽小鬼,同時又是個沉溺酒色,折磨妻子的虐待狂;
艾絲黛爾掩飾色情狂的身份和殺嬰罪責(zé),詭稱自己是個為了年老的丈夫斷送了青春的貞潔女子;
伊內(nèi)絲則充滿敵意地牢記“他人”的存在以求盡可能地包庇自己同性戀的往昔。

但是,他們不僅彼此封閉自己,同時又相互“拷問”他人,每個人無時不在“他人的目光”中存在并受到審視與監(jiān)督。由于他們生前惡習(xí)不改,真實面目迅速裸露。一旦暴露,便無顧忌,三人間形成了一向相互追逐,另一向相互排斥的雙向型三角關(guān)系:加爾森希望得到伊內(nèi)絲拒絕艾絲黛爾;伊內(nèi)絲希望得到艾絲黛爾拒絕加爾森;艾絲黛爾希望得到加爾森拒絕伊內(nèi)絲。


三個痛苦的靈魂像坐上了旋轉(zhuǎn)木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遠(yuǎn)追逐不到的“境況”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場不堪其苦的煎熬,誰也不能得到,誰也不能安寧,誰也不能退場,其苦狀若身陷無間地獄。
最終加爾森悟得地獄之中并無刑具的道理:


——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獄!”


看完戲劇應(yīng)該能明白,在這里,“他人即地獄”并不是說別人都是惡魔,都要對你做壞事。

而是說如果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太在意別人的目光,那就無時無刻都在地獄中。


無論我們?nèi)绾螐?qiáng)調(diào)共情能力,但人和人終究是很難真正理解的,就算理解了,你是你他是他她是她,你對于任何一個“他者”來說,都是客體?;蛘哒f難聽一點(diǎn),你對別人來說,其實和一個物件沒啥區(qū)別。

如果你太在意這些人對你的評價,被環(huán)境和“他者”的目光所左右,那你就宛如走入地獄一樣。


就像戲劇中的幾位主角一樣,總是希望從別人的眼中看到自己,喪失主體意識,把自己放在客體地位,所以這些人就被“異化”了。


所以“他人即地獄”這話,沒辦法簡單解釋,但真要簡單理解的話,更多強(qiáng)調(diào)的還是自我主體性,要自立、自治,不要活在別人的眼中。

從這個意義上,反而更接近于“自律即自由”的概念。


03


當(dāng)然,這一切都沒有黑格爾名言“存在即合理”被濫用的離譜。


現(xiàn)在只要你質(zhì)疑一個事情不合理,一個事情需要被改進(jìn),總有人搬出黑格爾的這句名言“存在即合理”來教育你,告訴你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我們應(yīng)該接受它。


總之黑格爾這句話,常常被用來給惡人洗白。


然而你真要說,其實黑格爾根本就沒說過這句話....百科告訴我,這句話來自黑格爾著作《法哲學(xué)原理》的序言,德語原文是“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


這句話你直譯過來,確實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現(xiàn)實存在,凡是現(xiàn)實存在的東西都合乎理性?!?/p>


那不就是存在即合理嗎?


但就像上面康德的話一樣,這些德國哲學(xué)家講東西總是很長,而且其中的概念和日常用的德語有很大不同,必須深入到具體哲學(xué)概念中才能理解。


區(qū)別就區(qū)別在,黑格爾這里提到的“vernünftig”,和我們中文日常語境中理解的“合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這我不想長篇大論的解釋黑格爾的哲學(xué)思想,所以你們可以簡單把這個詞理解為“客觀規(guī)律”。


也就是說,黑格爾認(rèn)為“凡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事物都會顯現(xiàn),而凡是顯現(xiàn)的東西總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這顯然是沒啥問題的。即使一個落后、錯誤的東西,既然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了,當(dāng)然有它形成的條件和契機(jī)。


但我們中文語境,以及很多洗白者說的“存在即合理”中的“理”,指的是道德、法理等概念。并且一些人會認(rèn)為,既然一個東西存在,那就讓它存在著吧,不需要去改善它——這可以是你們自己的觀點(diǎn),但這和黑格爾就沒啥關(guān)系了。


包括黑格爾自己,也在后續(xù)著作中解釋過,這里的vernünftig指的是“絕對理性”,而不是我們?nèi)粘I钪械膫惱淼赖路傻葨|西。


所以這又是一個用錯了的話。



04


雖然我們說這些哲學(xué)家的話講出來就不屬于他們自己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如果過于強(qiáng)調(diào)這個點(diǎn),就會讓我們掉入到虛無主義中,畢竟你吃著一個蘋果,當(dāng)然可以硬說你在吃葡萄,但要是人人如此,交流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所以我們在用名人名言的時候,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最好也知道它大概的原意是什么,畢竟這都是很有智慧的人,它的原意,也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fā)和思考。


最后說個有趣的。


前幾天翻看以前發(fā)的朋友圈,發(fā)現(xiàn)2014年的時候,我曾經(jīng)在學(xué)校圖書館讀過這么一本書:



書里的內(nèi)容沒啥特別的,就是一個西班牙的心靈雞湯作者,挑了尼采充滿力量的99句話做注解,讓人內(nèi)心充滿力量不再焦慮。


但這個書名,實在讓人感覺怪怪的,主要因為1889年,45歲的尼采在都靈引發(fā)了一場騷亂。


關(guān)于當(dāng)時那場騷亂沒有定論,但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是:


1889年,尼采在都靈的一家酒店門口駐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個馬車吸引。不遠(yuǎn)的地方,停著一輛小馬車。馬車的車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強(qiáng)的馬。不管車夫怎么喊叫,馬匹根本沒有要移動的意思。最終,車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馬匹打去。尼采見到此番情景,擠進(jìn)人群,沖到馬匹跟前,阻止住馬夫,抱住馬的脖子,痛哭起來。


“我那可憐的受苦受難的老伙計啊?!?/strong>


但那場騷亂之后,這位和時代格格不入,桀驁不馴卻一生孤獨(dú)的哲學(xué)天才徹底精神錯亂。



所以你要說尼采治焦慮,總給人一種南轅北轍的錯覺。


就好像《英國王室防脫發(fā)秘籍》:



《丘吉爾教你戒煙一百招》:



《康德教你精簡句子》


這條可能很多人不太懂,解釋一下,康德的著作中充斥著這種“從句套從句,從句再套從句,從句再套從句的超長句子”,我當(dāng)年買回來一本德語原版的《純粹理性批判》打算自己看著玩,結(jié)果看到一個句子橫跨兩頁紙....讓人淚流滿面....



或者《王爾德的說話之道》。



....




“存在即合理”一直都被用錯了...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恩平市| 水城县| 高青县| 中卫市| 隆子县| 万盛区| 葫芦岛市| 秦皇岛市| 垫江县| 栾川县| 钦州市| 靖安县| 砚山县| 邓州市| 东丽区| 湘潭市| 武城县| 山东省| 林芝县| 文安县| 景洪市| 诸暨市| 县级市| 陵川县| 新源县| 晋州市| 泉州市| 赣州市| 郧西县| 双峰县| 太康县| 石棉县| 桐乡市| 民丰县| 宜兰市| 故城县| 榆树市| 六枝特区| 泾阳县| 永仁县|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