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1988”——解讀他們的時代(人物篇:成東溢)


? ? ? 《請回答1988》在整個請回答系列里,是豆瓣評分最高的一部,如此高分的劇,想來已經(jīng)有很多人不知看了多少遍,那是否每一遍都能讓你繼續(xù)共情流淚呢?相信大部分人依舊會,那么是什么促成了這樣的效果呢?那就讓我來帶著大家解構一下這部劇吧。
? ? ? ? 我們先來說說什么呢?時代!為什么我們要先講電視劇的時代呢?這很重要嗎?
? ? ? ?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印記,這個印記往往是烙印在人的心里,尤其是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青春和年少的回憶是他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自己的獨有的記憶。那是否就代表大家的時代不一樣,記憶不相同,所以就沒有辦法理解不屬于自己的時代呢?其實不會,我記得有這么一句話:“現(xiàn)有的事,將來還有;做過的事,還會再做。天日之下沒有新事。”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無論過去多遙遠,人發(fā)生的事情就那么點事。正所謂人的悲喜不相同,但是情感想通。這也正是《請回答1988》電視劇成功的基石,建立一個可信的時代。

請回答1988(漫畫)
? ? ? ??就像影片開場的第一句話描述的那樣,“1988年,雖然有冷戰(zhàn),但內(nèi)心火熱,雖不富裕,但卻有段內(nèi)心溫暖的歲月,當然跟現(xiàn)在比起來,無疑是舊石器時代,是個模擬時代,但是我們的18歲自認為是在時代的最前沿。”正如片名所提到1988年,在韓國是個怎么樣的年代呢?
? ? ? ? 1988年,韓國歷史上發(fā)生了什么呢?我們可以聚焦在兩個關鍵詞:‘全斗煥’,‘奧運會’。第一個關鍵詞是“全斗煥”,80年代的韓國當時正處于全斗煥的軍政時期,全斗煥執(zhí)政期間,政治上軍人獨裁高壓,經(jīng)濟上則保持了高速增長。所以這才有了劇里臺詞說的雖然有冷戰(zhàn),但內(nèi)心火熱。這段歷史并不算是什么隱辛秘事,所以我們也就不再這里過于描述了,相關詳細資料大家都可以自行查詢。
? ? ? ? 那么第二個關鍵詞“奧運會”,申辦奧運會是對于從未申辦過的國家來說,有多么重要,這點對于我們來說,我們也充分體會過了,畢竟2008年的那場奧運會已然盡顯中國大國氣勢。那對于當時的韓國來說,也是如此。

? ? ? ?通過這兩個關鍵詞我們就能明白當時的韓國正處在怎樣的時代里,軍人執(zhí)政下的高壓政治生態(tài),蔓延在整個韓國民眾中,但是高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又給韓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韓國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舉辦也是一波三折,所以此次奧運會的舉辦既能快速提升國家威望又能凝聚當時逐漸與政府離心的民眾。編劇選擇這個年代作為故事的背景,就是因為當下故事的時代天然帶有強烈的內(nèi)外沖突感,完全可以做到不必大費筆墨就能帶出那個時代的特殊性,這是很高明的一種選擇。
? ? ? ? 時代對于劇中的人物來說意味著什么呢?信念感,沒有這個時代的特殊性,就沒有那個時代的人的意志了。那么信念感指的是什么呢?信念的簡單釋義是指對自己的想法觀念確信及信任,那讓我們來看看時代到底賦予了劇中人物什么信念呢?
? ? ? ? 由于這部劇是一部群像戲,每個人人物都有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么在第一集里,有誰最能體現(xiàn)這個時代賦予的信念感呢?讓我們來看看信念感在這一集里最為突出的:成東溢

? ? ? ? 職業(yè)身份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基本地位象征,我們往往能通過影片中的人物職業(yè)看出他的社會地位,那么在第一集中,影片并沒有交代清楚一眾人物的職業(yè),唯有成東溢是最先交代清楚的,那讓我們先來看看成東溢,他是什么職業(yè)呢?銀行職員,這個身份的選擇是極具代表性的,為什么呢?在韓國八十年代的特殊環(huán)境里,銀行職員在普通大眾眼中是金飯碗,高收入人群中的一員。然而在銀行普通職員他們眼中,這個國家金字塔頂端的人群里,他們卻如同普通老百姓一樣處在底層,正因為這種夾層似的身份,才能讓成東溢這個人物個體有著復雜的內(nèi)心。
? ? ? ? 影片中伴隨著成東溢的出場,就清晰交代了他的職業(yè)還有他身上的故事,甚至是他的性格也展現(xiàn)出來了,讓我們先來看看他出現(xiàn)的這段戲吧。從前面的鏡頭到這里,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個連貫性的鏡頭關系,說明有一定的時間流逝,那么成東溢坐在飯桌上,為什么沒有更換舒適的衣服來吃飯呢,說明導演希望觀眾看到這一幕,留意到這一幕。因為接下來的內(nèi)容會讓我們看出是怎樣的信念,讓這一家人面對他們自己的困境的。
? ? ? ?(成東溢與李一花吃飯時候爭吵的片段)從他們的爭吵,我們知道了他們家庭的困境是什么,人物面對困境時,是最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的,但是這番我們意不在剖析人物性格和關系,我們著重的是這一集里,是怎么讓這個時代背景來體現(xiàn)人物信念的。成東溢能夠從吐槽生菜到借生菜開導家人,說明他骨子里有一種不甘但又無力改變的性子,這是時代給予他的,他作為銀行職員,社會中間階層人員,可一家卻住在半地下的壞境里,他教育孩子的方式,都能讓人看出他內(nèi)心有著壓抑和壓力的雙重重負。
? ? ? (單獨給兒子買冰淇淋吃)從這個片段里我們看出,成東溢單獨給兒子買冰淇淋吃并非第一次了,當然影片中也多次鋪墊了這個小事件,這樣鋪墊的手法當然也涉及到編劇和導演的功力,這點我就不在過多描述了,等我單獨解讀第一集的人物關系和講故事手法的時候,在為大家一一詳述了。這里我們要注意到什么呢?成東溢單獨為兒子買冰淇淋吃,為何女兒發(fā)現(xiàn)了,卻變成一家子一起享用,而不是讓成德善也單獨享用呢?本著兩人之間是秘密,三人之間就不再是秘密原則,也許成東溢內(nèi)心有這樣的想法,但這僅僅只是淺層敘事,圍繞著這個選擇,所產(chǎn)生的問題諸多,這樣是否代表成東溢一點都不在意成德善的想法呢?又是否說這件事如果被家人知道,成東溢在意家人看法而這樣選擇呢?可聽說鄰居在家門口前時,又在意面子不愿花更多錢買冰淇淋跟鄰居分享,而選擇讓成德善吃完在回去呢?這便是成東溢的職業(yè)身份及所在時代帶來的選擇方式,他內(nèi)在本身是非常精于計算的一個人,至于對待德善的方式,其實就是他對待自己的方式,這一點我們會在后面的劇情當中能夠看出來,尤其是在成東溢的母親去世后所發(fā)生的劇情當中更能看出這一點。日后我們聊到這一集時,在好好解讀一下。
? ? ? ? 到此成東溢的信念感是什么呢?在這個八十年代里,活下去,但又不失尊嚴的活著,所以他將自己的性格和職業(yè)的特性很好的發(fā)揮在這個本就平淡甚至有些慘淡的生活里,為的就是不被別人看不起,他總愛接濟別人就能看出他內(nèi)心需要一種假裝的強大感,這樣讓他不至于沉淪在既重負又匱乏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