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可以治療肺癌嗎?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金沙洲醫(yī)院胡群峰教授告訴你答案!
有一位肺癌患者問道:“既然尿毒癥可以換腎(腎移植)活命,那要是我能換個肺是不是就能活命了?”
部分疾病可以通過器官移植來治療,像心臟移植、腎臟移植也不乏很多成功的案例,其實換肺不是沒有,只是相對少見。疫情的那幾年國內就有通過換肺成功拯救肺炎患者的案例。

?
但是一場成功的器官移植手術背后的難度其實非常大,特別是肺臟移植。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
難在器官來源
根據(jù)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我國唯一合法的器官移植來源是公民自愿捐贈。如果選擇活體捐贈,那么活體捐贈的雙方必須是親屬,因為活體捐贈會傷害捐贈者的身體健康,需要受到嚴格限制。我國目前最主要的器官捐贈來源是公民死亡后捐贈,這一工作主要由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OPO)負責。在獲得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的同意之后,醫(yī)師必須盡快摘下捐獻者的器官,并用特殊方法保存。

?
根據(jù)《中國器官移植發(fā)展報告(2020)》,2015-2020年,我國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累計完成29334例,每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PMP)從2015年的2.01升至2020年的3.70,在捐獻和移植數(shù)量上均居世界第二。但我們仍然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供體短缺。雖然公眾對器官捐獻的意愿和理念認知逐年上升,但器官捐獻在數(shù)量上存在天然劣勢,遠遠達不到患者的需求量。
?
?
2015-2020年中國人體器官捐贈量(不包含港澳臺)
?
難在排斥反應
我們都知道免疫細胞具有識別“異己”的功能,會攻擊外來物,如果要進行移植,需要配型以降低免疫反應。以輸血為例,輸血前需要血型相匹配,此外需要受血者和供血者的A、B、RhD這三種主要抗原相互匹配。但器官移植涉及到的抗原匹配更多,其中最主要的是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人類白細胞抗原)。在人體中幾乎所有的有核細胞和血小板表面都有HLA分子,它們負責進行細胞間的相互識別。但在器官移植時HLA帶來的免疫問題成了器官移植的一大障礙。為了避免引發(fā)的排異反應,患者在接受移植后可能還需要長期服用抗排異藥物,在服用藥物的情況下患者的三年生存率能達到三分之二左右??傮w來說捐獻者和接受者的HLA越相似,排異反應就越小。在無血緣關系的陌生人中,找到兩個HLA相同個體的機會,只有萬分之一至幾十萬分之一。如果使用免疫抑制劑,可以有效的緩解免疫反應,配型條件可以適當放寬。
?
?

難在手術條件
肺移植手術在我國開展非常少,遠不及美國,而且手術難度極高,無錫市人民醫(yī)院,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相對來說經驗和技術較好,其他能開展的醫(yī)院很少,有相關經驗和能力的醫(yī)生更是鳳毛麟角。對于肺癌患者來說,換肺并不是特別推薦的治療方案。

?
在我國,大部分人的健康意識還較為薄弱,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很多患者篩查出來時就已經是晚期了。這種時候癌癥很有可能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的部位,而肺移植只能算是一種局部治療方案,就算成功移植也很有可能再次復發(fā)。與其去賭會不會轉移,不如選擇更加穩(wěn)妥的全身治療方案,如化療、全身熱療、靶向治療以及聯(lián)合治療等方案。
?
?

若以上問題都可以得到切實的解決,即有肺源、不出現(xiàn)明顯的排斥反應、不出現(xiàn)轉移現(xiàn)象或者只在雙肺轉移則可以進行手術。但肺移植手術過程中仍存在很多風險和注意事項:
?
1.?肺移植手術應盡快,否則可能造成肺的缺血和灌注損傷;
2.?肺移植過程中需要借助體外循環(huán)或人工心臟系統(tǒng)維持心臟功能;
3.?肺移植手術對肺臟的縫合技術要求較高,針距太近會影響呼吸,太寬會造成漏氣或缺血;
4.?手術中還需注意不要損傷到膈肌神經,保證手術過程中體外系統(tǒng)的正常運作,進行麻醉時保證氧合和心肌收縮。
?

?
?
目前來說進行肺移植的條件過于苛刻,且風險較大,肺移植手術不僅對外科醫(yī)生的要求極高,還需要麻醉、呼吸、護理、康復等多個科室共同協(xié)作完成,依靠肺移植救治癌癥患者局限性較大,成熟的肺移植手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注: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