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形,吃點涼的拉肚子,怎么回事?2味藥泡水喝,化濕散寒
大便稀,不成形,稍微吃點涼的就拉肚子,這是怎么回事?
大家好,我是劉醫(yī)生。
劉醫(yī)生經(jīng)常在評論區(qū),留言里面看到粉絲朋友們這樣的留言:我的大便經(jīng)常不成形,粘在馬桶上沖不下去,吃了涼的還容易拉肚子,一天去廁所好幾次,這是怎么回事?

中醫(yī)認為,“無濕不成瀉”,也就是說,我們出現(xiàn)了大便溏稀,容易拉肚子的情況,一般就是因為身體里面的水濕太嚴重了,看一看你的舌頭,是不是還有明顯的齒痕,舌苔很厚,整個舌頭還很濕潤。

那為什么會吃點涼的,喝點涼水就拉肚子呢?這一般是因為我們脾胃陽氣不足了,不能抵抗寒氣,所以稍微吃點生冷的,就容易拉肚子。陽氣不足的人,還會出現(xiàn)手腳冰涼,怕冷的情況。

總之就是一個脾胃又虛,又寒,又被水濕困住情形,才導致了大便溏稀的情況。在中醫(yī)里,脾胃被稱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長期的不能吸收食物里的營養(yǎng),也會影響到氣血,以及其他的臟腑,造成氣血兩虛,腎陽虛弱,甚至腎精不足的情況。

所以,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脾陽不足,水濕較多了,就應該溫補脾陽了。
今天劉醫(yī)生就送個你一個2味藥的小方子,一味補陽散寒化濕,一味健脾養(yǎng)胃。
這兩味藥分別是干姜和粳米。

我們先來說干姜,干姜可以入脾胃經(jīng),可以溫中散寒,因為藥性辛熱發(fā)散,還可以發(fā)散我們脾胃里面的寒濕之氣,濕氣沒了,大便就不容易溏稀不成形,寒氣沒了,就不會一受冷就拉肚子。

接下來是粳米,粳米可以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為什么我們的脾胃會出現(xiàn)寒濕過盛的情況呢,其實就是脾胃氣虛了,不能抵抗外邪,也不能運化水濕,所以我們要健脾補胃。同時粳米這味藥,《滇南本草》記錄它可以“生津明目”,可以防止干姜的藥性過于辛散,損傷我們身體里的陰液。

這兩味搭配在一起,可以在散寒除濕的同時,健脾養(yǎng)胃,很適合脾胃虛弱,大便溏稀不成形,容易拉肚子的人來參考調(diào)理。
但需要在辨證的基礎(chǔ)上,如果你的大便溏稀,是濕熱導致的,舌頭很紅,舌苔又黃又厚,是切不可使用干姜這類溫燥的藥物的,你學會了嗎?

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討論,我有時間就會回復大家。
我是劉醫(yī)生,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