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深度思考

我現在有很強的寫作欲望。 我想要寫很多的東西。但題材的選擇 就是一個問題
有時候時機到了會思如泉涌
但若是強硬要求自己做任務般去寫
反而會感覺思路枯竭 無法動筆
所以因此? 我把我眼下想寫文字
卻不知道要寫什么的狀態(tài)呈現出來,并對此進行一定的思考,討巧式的認定我算是寫出了一點東西吧。
我確實一直有著想寫出很多本書的夢,我認為人活著總是要找一件事情去做的,這件事也許對別人來講不算什么,但我愿意堅守。
不過上述語句完全是不知道打什么字的廢話,可以略過。
我姑且稱之為思如泉涌前的引子,我希望借此可以激發(fā)我寫作也是急性子的性格。
也就是說,只要我一開始動筆,就會不停的延續(xù)思路寫下去。
這種現象仔細想想很有趣,是不是可以和其他的事件聯系在一起。
比如某些雞湯文說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不難的話。
其實被稱為雞湯還讓人可信,自然是有其道理,雖說不一定全部有道理吧。
但存在即合理的這個思想一直貫穿于我整個生活中。
以上廢話也不用在意,也是我完全憑下意識寫作的文字。
真想看看自己的下意識能寫出多少流水賬多少自己本身都不可置信是我自己需要寫出的東西。
這一點上,感覺文學原理所教導的文本出現后脫離作者這一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種在寫作中,不得不引入被動寫作習慣性寫作的思維方式很是奇怪但卻也正常,可是我不曾見有任何人提出這個事情,并且指出他,亦或者做相關的研究。
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意識與潛意識,我個人認為其理論的適用范圍可以更加廣泛,就比如也可以在寫作當中應用。
我在人際交往日常生活等點點滴滴上都是憑借下意識和潛意識去行動的,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但我這樣做,并且會給一些人我行為過于規(guī)律可琢磨判斷下一步走向的錯覺,但這一切建立在我睡眠不充足且懶得應付的前提下。
夜晚是個神奇的東西,它可以一定程度上激活我的意識,而不是完全憑借潛意識和下意識去行動,會使得我進行一些自主性的思考,而這一點的變化,也許對我自己而言意識不到什么,但身邊的人就會指出我夜晚和白天就像兩個人,故而熟悉的人還戲稱我為人格分裂。
那么透過這種現象我們又能看出什么,此處我存疑。
好了,這是今日的小練筆,總該主動的要求自己去思維一下,不能總考被動思考以及下意識行動,雖說某種程度上這篇文章的思考,也是源于下意識決定和判斷而獲得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