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超級PE凱雷賣了麥當勞
塵埃落定。
昨晚(11月20日),凱雷集團宣布,麥當勞全球同意收購凱雷在麥當勞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戰(zhàn)略合作公司中持有的少數(shù)股權。交易完成后,中信聯(lián)合體將繼續(xù)持有52%的股份,麥當勞全球作為少數(shù)股東,持股比例將由20%增加到48%。
輾轉6年后,凱雷集團選擇賣掉了“麥當勞”?;叵?017年初,凱雷聯(lián)手中信集團以20.8億美元的價格拿下麥當勞中國20年經營權,才有了今天的“金拱門”。如今轉過身來,凱雷又毫不猶豫地出了手。
顯然,凱雷集團正在甩賣手中資產。除了麥當勞,還有一系列公司都在凱雷計劃出售的列表中。而不僅凱雷,黑石、老虎環(huán)球基金等,海外PE巨頭都在積極賣項目,如此相似的一幕紛紛指向了投資機構們迫在眉睫的問題——退出。
昨晚,凱雷退出麥當勞中國
中信系仍是最大股東
這筆交易醞釀已久。
風聲起于今年4月。彼時就有消息流出,凱雷正在考慮為其在麥當勞中國業(yè)務的投資引入新的支持者。隨后的7月,彭博社報道提到了更多細節(jié)——
凱雷與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私募股權子公司信宸資本(Trustar Capital),正向一些基金尋求40億美元的資金,以購買其麥當勞公司香港和中國內地業(yè)務的部分股權。
其中,凱雷持有麥當勞中國28%的股份。
有知情人士稱,凱雷與信宸資本已經就這筆交易接洽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Pte)和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集團(Mubadala Investment Co.),包括債務在內,這筆交易對整個業(yè)務的估值高達100億美元。
這被認為是凱雷等現(xiàn)有投資者正在尋求部分退出機會,同時吸引新的資本加入,以推動麥當勞中國的餐廳增長。按前述彭博報道的說法,股東已同意該計劃,這些資產管理公司計劃在第四季度和投資者敲定協(xié)議。
不過該消息很快被澄清。當時,麥當勞中國CEO張家茵回應表示,公司暫時不會考慮引進新的投資者和新的資本,股東還是會保持現(xiàn)在的結構。如果有新的資金進來,也是股東背后的(投資人)變動,股東本身不會變化。
直到昨晚(11月20日),麥當勞全球與凱雷集團正式對外宣布了這一消息——麥當勞全球同意收購凱雷在麥當勞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戰(zhàn)略合作公司中持有的少數(shù)股權。
投資界從交易方獲悉,本次交易完成后,以中信資本為主的中信聯(lián)合體將繼續(xù)持有52%的股份,
繼續(xù)占據最大股東位置
,麥當勞全球則“買下”凱雷原有的股份,持股比例將由20%增加到48%。
說得更直白點,凱雷賣出了麥當勞中國的所有股份,實現(xiàn)了退出。
對此,凱雷亞太區(qū)主席楊向東表示:“感謝中信資本和麥當勞全球與我們的緊密合作。我們共同推動了麥當勞中國業(yè)務的高速發(fā)展,也共同推動了數(shù)字化營銷和數(shù)字化運營的能力革新。麥當勞中國的業(yè)務持續(xù)表現(xiàn)優(yōu)異,祝愿麥當勞中國在未來的發(fā)展階段取得更多成功?!?/p>
6年前,他們組團買下
現(xiàn)在坐擁5500家門店
即便今天回頭看,麥當勞中國這筆Buyout依舊值得回味。
時間回到1990年10月,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光華路開業(yè),麥當勞正式開啟拓華歷程。之后的二十多年,麥當勞在中國加速擴張,到2016年底在內地的直營和特許經營餐廳超過2400家,香港超過240家;在中國擁有12萬余名員工,每年為超過10億人次的顧客提供服務,是中國內地排名第二、香港排名首位的快餐連鎖店。
一項更大的計劃開始醞釀。2016年4月,市場傳出麥當勞計劃出售其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qū)分店,消息一出,競購者蜂擁而上,至少有6家財團表現(xiàn)出濃烈興趣,當時麥當勞曾收到中國化工集團、貝恩資本、首旅集團等多家資本的競標書。
最終,中信系和凱雷殺出重圍。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資本組團凱雷以161.41億港元(20.8億美元)的總對價收購了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yè)務,并在兩地獲得20年的特許經營權,
“金拱門”隨之誕生
,成為麥當勞在美國以外最大規(guī)模的特許經營商。
據中信股份當時的公告,交易完成后,中信方面、凱雷、麥當勞分別持有麥當勞中國52%、28%、20%的股權。
至此,麥當勞中國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本土化進程。當時,中信系與凱雷為麥當勞中國制定了一份“五年計劃”,稱到2022年餐廳數(shù)量要達到4500家。多年后,這一目標超額完成——早在2022年9月30日,麥當勞中國市場的門店就已經超過了4900家。
期間,麥當勞中國還曾低調完成一次資本運作。2020年初,麥當勞中國大股東中信股份在港交所發(fā)布公告披露,其全資附屬公司與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資本)旗下基金持有的公司CCHL 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 (簡稱:CCHL)簽署了購買協(xié)議,中信股份同意出售且CCHL同意購買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簡稱:FFHL)42.31%的股權。
FFHL持有麥當勞中國管理有限公司合計52%的股權,這意味著通過此次交易,中信股份將麥當勞中國22%的股權出售給中信資本。
今年,是“金拱門”誕生的第六周年,這家巨無霸餐廳也收獲了一個里程碑。這一次官宣中,麥當勞全球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Chris Kempczinski給出一組數(shù)據——中國現(xiàn)在是麥當勞全球的第二大市場,2019年9月以來,麥當勞中國實現(xiàn)了超過30%的系統(tǒng)銷售增長,餐廳數(shù)量超過5500家,較2017年翻了一番。
“我們與中信和凱雷的戰(zhàn)略合作非常成功,麥當勞品牌在中國快速發(fā)展。我們相信,現(xiàn)在是簡化股權結構的最佳時機,中國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機遇,中國是麥當勞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其長期發(fā)展的潛力將讓我們不斷受益?!盋hris Kempczinski補充表示。
如今,這家快餐巨頭有了最新計劃——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麥當勞中國董事會主席張懿宸表示,
麥當勞中國正向2028年突破1萬家餐廳的目標邁進
,“作為麥當勞中國的控股股東,我們很高興看到麥當勞總部對于我們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的認可和對中國市場的進一步投入。我們充滿信心,并將繼續(xù)全力以赴,用麥當勞的經典美味服務中國消費者?!?/p>
打折賣資產
PE巨頭都在搞退出
大手一揮賣掉了麥當勞,只是凱雷甩賣清單中的其中一項而已。
僅僅從這個月來看,凱雷就先是尋求出售德國軟件公司SER,后又被曝正計劃出售日本化妝品供應商Tokiwa Corp,交易價值可能高達10億美元,正式工作會在明年年初啟動。
更早前,凱雷也在計劃賣掉所持AmbioPharm的股份,后者是一家肽活性藥物成分CDMO(合同研發(fā)生產組織)公司,出售目標估值也在10億美元。
如此密集甩賣資產,是
凱雷集團對于“退出”的急迫
。最新財報可見一二:11月7日,凱雷公布2023年三季度財報,5.62億的總營收同步下跌了近50%,凈利潤更是同比下跌71.05%,僅8130萬美元。而正是退出難,導致了凱雷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
很顯然,退出如若不到位,募資規(guī)模也難逃下降。正是這樣的“循環(huán)”,讓海外PE巨頭們也不得不積極搞起了退出。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
老虎環(huán)球基金
。印象最為深刻是今年7月底,老虎將在印度電子商務巨頭Flipkart的剩余股份轉讓給了沃爾瑪,交易總額14億美元。然而,在這筆交易中,F(xiàn)lipkart的估值是350億美元,低于其在2021年融資中的近380億美元估值——老虎不得不打折賣資產了。
而據彭博社報道,老虎環(huán)球基金自今年來,一直在積極推動出售旗下中后期初創(chuàng)公司數(shù)億美元的股份,以便向其一些較老基金的LP提供現(xiàn)金分配。
還有黑石。
今年7月,黑石以915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美國的一個辦公園區(qū),當年購買的價格則超過1億美元;稍早前,黑石以8200萬元的價格出售了圣安娜的兩座辦公樓,這比其在2014年買時的價格低了36%——又是一場大甩賣。
LP需要見到真金白銀的回報
——即便是海外PE巨頭也逃不過這個最樸素的道理。
全球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都在經歷著急劇收縮。至于退出端,有數(shù)據顯示:截至6月中旬,2023年全球PE通過投資組合上市、被收購等退出途徑收獲的資金僅不足377億美元,降至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于是,大量的未變現(xiàn)資產積壓在了GP的手里,給LP返錢的壓力與日俱增,只能更加積極地推動項目的退出,甚至不惜打折出售項目資產。
退出,是懸在所有PE/VC頭上的一把劍。當我們把目光轉回國內,退出也成為眼下一級市場最為迫切的需求。清科研究最新的數(shù)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共發(fā)生2251筆退出,同比下降35.8%,依舊不容樂觀。
當PE巨頭也在賣資產、搞退出,恰恰折射了愈演愈烈的GP焦慮。如何優(yōu)雅地退出,給LP一個交代?全球同此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