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還是蠢?不就近呼叫炮火而是呼來1600公里外的B1轟炸機

美軍發(fā)布了一個作戰(zhàn)紀實片,實際上是根據(jù)不久前的真實戰(zhàn)例描述并且略微做了一些“美化”而成。在片中,大約53個美國大兵被大約400名對手的游擊隊員包圍在山谷谷地的一個哨所中。一般來說,作為固定駐扎的哨所,都應該居高臨下、視野開闊,附近有一定的地形地貌可以作為防御的天然屏障,比如懸崖峭壁或者深溝河渠之類,才能確保哨所的基本安全,那么號稱軍事實力第一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為何卻要違反用兵常識。在山溝的谷底設置很容易被外界合圍攻擊的固定哨所呢?根本原因就在于美軍上層看著地圖拍腦袋決定的結果。因為谷地內部有一個岔路口,是附近游擊隊聯(lián)絡的必經之路。于是美軍指揮官就決定在這個岔路口上設置一個哨所作為釘子存在。認為這樣就可以讓附近的游擊隊,

束手就擒了。而游擊隊方面,一開始對美軍在這種完全被動挨打的地方,設置“溝底哨所”不理解,甚至一度被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愚蠢給搞懵了。搞不清美軍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難道是準備對附近的游擊隊放長線釣大魚?于是在遠處觀察了幾個月以后,發(fā)現(xiàn)美軍的目的就是要在岔路口設置個有人的“路障”,給必須從這里路過的不同區(qū)域的游擊隊帶來一點麻煩。既然明白美軍是故意來“找茬”,在游擊隊的交通要道上打釘子的,那么游擊隊方面自然也不會客氣。于是就開始時不時的用手榴彈或者火箭彈等騷擾一下這個美軍哨所。美軍哨所是固定的而且地勢低洼,游擊隊漫山遍野隨便找個犄角旮旯就可以開槍投彈,打完就撤,哨所里的美軍想還擊都找不到目標在哪里。不過游擊隊的這種打一下就跑的麻雀戰(zhàn)術,

很快就取得了“重大戰(zhàn)果”。這就在于哨所里的美軍幾乎每天都被撩撥一下,擔驚受怕之余,要求更多美軍支援。于是支奴干直升機就運來了幾十個美軍增援。這架直升機還沒降落,就因為哨所在谷地,亂流復雜,這架運兵增援的支奴干運輸機當場墜地爆炸。結果報銷了幾十個美軍加一架大型直升機??吹絻H僅騷擾一下戰(zhàn)果就如此輝煌。游擊隊方面決心拔掉這個釘子,于是就有了后面大約400名游擊隊員包圍哨所里53個美軍大戰(zhàn)一場的場景。問題是游擊隊只有AK步槍,最強的火力不過火箭筒。如果游擊隊有重武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徹底殲滅這伙美軍真不難。游擊隊攻勢很猛,很快端掉了附近可以支援哨所美軍的迫擊炮陣地;不遠處的美軍仆從軍也很快跑沒影了。53名美軍,只片刻就被打死打傷了十幾個,被壓縮到了哨所的建筑和車輛之內。這伙美軍居然無法呼叫附近任何炮火支援。

最終只能呼叫來大量的阿帕奇直升機、A10攻擊機和F15E,不斷的對哨所周邊狂轟濫炸一番。最遠來支援的,居然是從1600公里之外的卡塔爾基地飛來的B1B戰(zhàn)略轟炸機。飛了2個多少小時才趕到戰(zhàn)場投彈。不過因為沒有地面引導。所有的對地空襲都成了炸石頭,事后居然沒有發(fā)現(xiàn)一名游擊隊員的尸體。只找到了一小灘血跡?,F(xiàn)在一個155重炮群就可以控制上萬平方公里的地面,這伙美軍居然沒有!但是卻可以呼叫來數(shù)千公里之外的戰(zhàn)略轟炸機??梢哉f美軍的短板和強項一樣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