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炎棻醫(yī)案一熱喘


賴某,男,14歲。
【就診日期】 1 989年3月。
【主訴】 反復咳喘2年。
【現(xiàn)病史】 患兒一向身體贏弱,1 987年患哮喘,經(jīng)治療2年未愈。面色無華,形體瘦小,咳嗽氣喘,咿呀作聲響。舌質(zhì)深紅,苔黃膩,脈沉弦細,兼有滑象。
【診斷】?支氣管哮喘(中醫(yī):哮喘)。
【辨證】?熱哮。
【治法】 疏風清肺,化痰定喘。
【方藥】?鵝管石15g,梨皮IOg,麻黃5g,杏仁12g,紫蘇子IOg,瓜蔞子lOg,川貝母lOg,法半夏IOg,茯苓15g,橘皮3g,桑白皮IOg,白果肉12g,地龍IOg,鉤藤lOg,黃芩lOg,甘草5g。3劑。
二診:服藥后咳喘大減,黃苔退薄,前方去桑白皮、黃芩,仿王孟英《雞鳴錄》之“參貝六賢散”法,加沙參15g,玄參15g,蛤殼15g。 4劑。
·三診:咳喘已平,善后之法,復以食療,體質(zhì)漸佳,期間偶因功課煩勞,或天氣變化而致哮喘發(fā)作,但病情較輕。1991年后病不再發(fā),身體壯實,與前判若兩人。
【按語】 清代名醫(yī)費伯雄著有“鵝梨湯”,功在緩通肺竅,祛風除痰,主治風痰人肺證。鵝指鵝管石,性溫入肺,溫肺散寒,可治寒嗽;梨指梨汁,性甘寒人肺,可吐風痰。因風痰遏于氣道,肅降失司,方以蘇杏二陳降氣化痰,清肅肺氣;風痰郁久,易于化熱,以瓜蔞仁、貝母清化熱痰。“鵝梨湯”全方寒溫并用,祛風除痰效佳,但解痙平喘之力稍嫌不足,故何師加用地龍、鉤藤鎮(zhèn)痙,白果定喘,辨證處方精當,獲得療效。后期何老考慮肺熱傷陰,仿六賢散處方加用玄參等以滋潤肺陰,痰濁得消,肺氣得降,則喘平體健。
標簽: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