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自稱“檻外人”,寶玉看得犯傻出神,這鐵門檻啥來歷?

《紅樓夢》故事中,賈寶玉在怡紅院吃醉了酒,倒頭睡到天亮。醒來后,忽然一眼發(fā)現(xiàn)硯臺底下壓著一張紙,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

妙玉署名“檻外人”,寶玉犯傻不解
原來昨夜,妙玉派了老媽媽送來一張粉箋子。寶玉忙命人取來紙筆,要回個帖子,但他看到“檻外人”三字,一時不知道回帖上署個什么名字,才算相敬。寶玉出神犯癡,就這么提著筆,傻傻地站了大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只得暫且止筆,先找黛玉問一下署名的事兒。
就在半路上,他碰到了岫煙。岫煙正要去找妙玉說話。寶玉聽了感到很詫異,都知道妙玉為人孤僻,不合時宜。性情清高,萬眾俗人都入不了她的雙眼。怎會和岫煙有共同語言?

岫煙解惑 “檻外人”之由來
經(jīng)岫煙解釋,寶玉才知,原來她們沒入賈府前,曾經(jīng)做過十年的鄰居。岫煙平日沒事兒,就到廟里坐坐,和妙玉做個伴兒。
寶玉見二人有此緣分,于是請教岫煙,為什么妙玉自稱“檻外人”?
岫煙一看帖子就笑了,直言妙玉的脾氣越來越放誕詭僻了,到現(xiàn)在都沒有改一改。簡直“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像個什么樣兒!
這“檻外人”的確有一番來歷。妙玉以前常說:“古人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只有兩句好,說道:『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弧?/p>
岫煙給寶玉出主意,既然妙玉自稱“檻外人”,你就署名“檻內(nèi)人”,便會合了她的心意。寶玉恍然大悟。

妙玉點(diǎn)評的好詩源出南宋詩作
妙玉所說,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唯一的兩句好詩“縱有千年鐵門檻(原作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出自南宋范成大的詩作《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這首詩寶玉都沒有聽說過。
《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全詩曰:
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qiáng)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fēng)拊掌菊花秋。
“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遍睒淇捎脕碜龉啄?。在范成大家鄉(xiāng)的山上,到處都栽著楸樹。他興趣使然,扛著鋤頭,帶著酒壺,像魏晉時期“醉侯”劉伶一樣,放蕩不羈。
劉伶狂放不羈到什么程度?據(jù)《晉書· 劉伶?zhèn)鳌酚涊d,劉伶經(jīng)常乘著他專用的小鹿車外出,且隨身帶著一壺酒。他讓人拿著鐵楸跟在后面,說:“我要是死了,你就挖個坑就地把我埋了?!?/p>
鐵門檻和土饅頭,原來典故套典故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笨v然那些顯赫無比的高門士族,將家里的門檻都做成千年也踏不破的鐵門檻,最終也須要一個土饅頭(指墳?zāi)梗?/p>
“鐵門限”是從“鐵門檻”演繹而來。鐵門檻的典故出自于一位高僧。王羲之的七世孫,正是隋朝高僧智永。智永在云門寺練習(xí)書法三十年,書寫了真草八百多本《千字文》,送給浙東幾座寺院。由于來求他墨寶書法的人實(shí)在太多,竟把寺院的門檻都快踏破了。于是智永用鐵皮將門檻包了起來,這才有了“鐵門檻”的來歷。
唐朝詩僧王梵志寫過二首詩,一首曰:
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另一首詩文是:
世無百年人,強(qiáng)作千年調(diào)。
打鐵作門限,鬼見拍手笑。
這兩首詩讀起來有些驚悚,震人心魂,卻又極具現(xiàn)實(shí)意義。城郊外有許多墳?zāi)?,看上去像是一個個土饅頭,但是饅頭餡卻都是城里的活人。一個人無論貧窮富貴,大限一到,就成了土饅頭中的主。范成大將梵志的二首詩濃縮成一句“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qiáng)首丘?!边@個紅塵滾滾的世界,在超越世俗更宏觀的佛家角度看,猶如遭遇了重大火劫后剩下的余灰。佛家認(rèn)為地、火、水、風(fēng)四大,構(gòu)成了世界的一切。人體猶如四大構(gòu)成的皮囊,最終都會歸葬故鄉(xiāng)。詩文中的“首丘”,傳說中狐貍死在外邊時,會把頭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后來引申為死后歸葬于故鄉(xiāng)。

對螞蟻烏鳶莊子不厚此薄彼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fēng)拊掌菊花秋?!毕裣N蟻這樣的小蟲子,烏鴉老鷹這樣的大鳥,哪有厚薄之分呢!人的尸體不被螻蟻所食,就被烏鳶所啄。我范成大迎著秋風(fēng)拍掌,欣賞菊花盛開的秋景就好了。
這句詩文從《莊子· 雜篇·列御寇》故事演繹而來?!肚f子》記載,莊子將要死時,他的弟子們準(zhǔn)備厚葬恩師。莊子說:“我把天地當(dāng)作棺槨,把日月當(dāng)作連璧,把星辰當(dāng)作珠璣,萬物都可以陪我送葬。難道這樣的送葬之物還不完備嗎?怎么還需要其它的東西呢!”
他的弟子說:“我們是擔(dān)心烏鴉和老鷹吃了夫子的遺身啊?!?/p>
莊子安慰他們說:“在地上會被烏鴉和老鷹吃掉,埋在地下會被螞蟻吃掉。奪了烏鴉老鷹的食物給螞蟻,怎么能如此偏心呢!”
曹雪芹引范成大詩作,將“門限”改成了“門檻”,對應(yīng)了《紅樓夢》中的“鐵檻寺”和“饅頭庵”,也就是水月庵的別稱。
小說中,妙玉遍覽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的所有詩文,只看上了這一句“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曹雪芹借著妙玉之手,點(diǎn)評了歷代詩文,唯有這一句入了他的法眼。

這一句不僅是范成大詩作的點(diǎn)睛之筆,也是歷代詩文中的警言佳句。寥寥數(shù)字,如佛院晨鐘暮鼓敲打著世上的累累心魂,警醒著蕓蕓大千。
參閱資料:
〔清〕曹雪芹:《紅樓夢》
〔南宋〕范成大:《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
〔先秦〕莊周:《莊子·雜篇·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