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六一:國產(chǎn)動畫電影大盤點

近些年許多國產(chǎn)動畫電影在票房取得了成功,甚至出了大爆款。一掃多年陰霾,讓國漫崛起不再是停留在口號上。新中國以來,國產(chǎn)動漫由興盛到衰敗,再到重新崛起,經(jīng)歷了起起落落。今天就做一個國產(chǎn)動畫電影的大盤點:
一、昔日的王者——上美動畫
上個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了大量優(yōu)秀動畫,其中不少動畫中長篇:1961年的“大鬧天空”、1979年的“哪吒鬧?!?、1981年的“人參果”、1983年的“天書奇談”、1984年的“西岳奇童”、1985年的“金猴降妖”等。特別是前兩部,拿獎無數(shù),堪稱國產(chǎn)動畫的瑰寶。

但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之后,全社會轉(zhuǎn)向市場經(jīng)濟,動畫片也不再有統(tǒng)購統(tǒng)銷,上美廠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日益衰落。
寶蓮燈——最后的輝煌
1999年,上美廠求新求變,推出了野心勃勃的大制作“寶蓮燈”。請來姜文(二郎神)、寧靜(噶妹)、陳佩斯(孫悟空)、徐帆(三圣母)等電影明星來配音,并請來兩岸三地的當家歌星劉歡、李紋、張信哲等演唱主題曲與插曲。

影片投資1200萬,最終票房2900萬,處于世紀更換之際,冥冥之中注定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分水嶺。
從寶蓮燈中可以明顯看出外來的迪斯尼動畫對上美的影響,傳統(tǒng)的民族元素與敘事方式逐漸轉(zhuǎn)變?yōu)樾聲r代的商業(yè)氣息濃厚的審美風格與故事模式。?
對上美動畫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下面的文章。

二、子供向動畫電影——國漫之王道
伴隨著2006年黃金時代限外令的出臺,政府有意大力扶持國產(chǎn)動漫產(chǎn)業(yè)。一大批國產(chǎn)作品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許多長成了參天大樹。在這批動畫作品中,面向低齡兒童的作品占據(jù)著重大份額。
喜羊羊
2005年首播,截至2023年1月共播出作品38部2779集、電影10部、舞臺劇5部。喜羊羊是第一批限外令的受益者,并牢牢把握住機會,占據(jù)了國內(nèi)動漫市場,并于2009年推出了第一部劇場版動畫電影“牛氣沖天”,連續(xù)七年每年一部,常年稱霸賀歲檔。

熊出沒
2012年首播,迅速串紅,并于2014年推出了第一部大電影,截至2023年共推出九部作品。熊大熊二成功接班喜羊羊,成為賀歲檔新的霸主。

熊出沒學習喜羊羊的年貨電影模式,并在2015年成功接班,這之后喜羊羊系列沒落,退出舞臺,熊出沒一家獨大。兩大系列至今已經(jīng)連續(xù)十五年登陸賀歲檔,是中國動畫電影的核心力量。
這種知名動漫作品出劇場版,借助小熒屏的影響力,吸引小孩子成為主要觀影人群,父母被迫卷入其中,一個家庭賺取多張電影票錢,在子供向動畫領域成為了黃金模式。
一大票類似的劇集模仿著,開啟了大電影之路。

開心超人聯(lián)盟——又名開心寶貝、開心超人等
由《喜羊羊與灰太狼》原總導演黃偉明擔任導演的長篇品牌動漫系列,2010年推出動漫劇集,2013年推出大電影。

2016年后,喜羊羊動畫系列逐漸淡出人們視野。公司的主創(chuàng)離開,開心超人就是喜羊羊的總導演創(chuàng)建新團隊,重新打造的新項目。
潛艇總動員
2008年推出的動畫電影,目前已經(jīng)出了八部。與上面那些先在小熒屏成功后,再轉(zhuǎn)戰(zhàn)大銀幕不同,本片的制作公司信心十足,從零做起,一步一步的打響自己的品牌。。

三、知名游戲IP的影視化——ACG一體化
摩爾莊園
原是2008年推出的面向青少年的網(wǎng)頁游戲,2011年推出了動漫劇集,與首部第一部大電影。

賽爾號
與“摩爾莊園”是同一家公司旗下游戲作品,是2009年推出的面向青少年的網(wǎng)頁游戲。在2011年也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大電影,2012年推出動漫劇集。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至今已經(jīng)推出了七部大電影。

洛克王國
本是由騰訊于2010年發(fā)行并運營的網(wǎng)頁游戲,2011年出了動畫電影。

四、網(wǎng)紅動漫的電影化——短平快的時代,作品遞代也快
十萬個冷笑話
2012年互聯(lián)網(wǎng)上出現(xiàn)了一部特殊的動漫短篇劇集,全由當時時興的吐槽類故事組成。這種無厘頭式的亂搞各知名動漫人物的形式爆火于互聯(lián)網(wǎng)。
雖然播放平臺不同,面向的受眾不同,但跟喜羊羊等動漫劇集一個思路,動漫火候就做電影。2014年出了第一部大電影,讓喜歡網(wǎng)絡吐槽段子的觀眾走進影院。

主打吐槽及網(wǎng)絡搞笑段子,有很大局限性,吸引力有限,觀眾來的快,去的也快。加上擦邊知名動漫人物,存在著巨大的法律風險,因此該系列并未能做大做強。
與此類似,一批做網(wǎng)絡動漫起家的知名IP,正開始進軍電影院。早些年的“我叫MT”,這兩年的“羅小黑戰(zhàn)記”,以及計劃在2023年上映的作品。

魁拔
魁拔系列正好相反,2011年出品的電影“魁拔”出名后,反過來將電影拆分、補充成動畫劇集,由大銀幕殺到小熒屏。
魁拔系列有著忠實的粉絲,可惜作品叫好不叫做。連續(xù)拍攝了三部,最終被公司無限擱置。

五、國漫崛起之路
大圣歸來——吹響了崛起的號角
2015年一部普通的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引爆了國內(nèi)影院,動畫愛好者看過之后,激動萬分,主動為其四處宣傳,從此“自來水”一詞在電影界普及。

對比同時代優(yōu)秀的動畫電影,本片絕對不是金字塔尖上的作品。但對比之前的國產(chǎn)動畫電影,無論是故事上,還是畫面上,都跨上了一個大臺階。能讓挑剔的國內(nèi)觀眾無比激動、四處推薦,其原因是它給予大家以希望:原來國產(chǎn)動畫(非子供向),是可以做好的。
大魚海棠——崛起路上的平庸之作
任何事物的崛起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當有人打開一扇窗之時,就會有人關閉一扇門。
2016年,人們還繼續(xù)沉浸在國漫崛起的興奮中。當所有人看完美輪美奐的預告片后,滿懷期待的走進電影院,影片講述的故事讓人大跌眼鏡,猶如一盆冷水澆頭。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曾經(jīng)一度,國產(chǎn)電影不會講述一個完整的、好看的故事。如何講訴一個讓觀眾喜愛的故事,成為了國產(chǎn)電影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大護法——大字輩又一力作
2017年,又一部大字開頭的動畫電影出品,可惜叫好不叫座。號稱有深度,無奈沒有觀眾緣,票房僅有8千多萬。跟大字輩兩位前輩一個9億多,一個五億多根本就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上。

哪吒之魔童降世——動畫電影的NO.1
2019年一部另類哪吒動畫,票房爆收近50億,成為了電影屆的又一大爆款。僅次于戰(zhàn)狼2的56億多,比流浪地球都高??胺Q內(nèi)地電影票房的NO.2,動畫電影的NO.1。

封神宇宙
基于哪吒的爆紅,同一家公司著手打造自己的“封神宇宙”,2020年推出姜子牙,雖然票房15億多,但口碑不佳。觀眾依舊是沖著上一部哪吒的名氣而來,結(jié)果看到的卻完全不是一種風格的影片,大失所望。

其他影視公司看到封神題材的火爆,也打造自己的封神宇宙,追光動畫就推出了新封神榜系列,2021年推出了哪吒重生、2022年推出了楊戩,票房皆5億左右,封神的熱度沒能蹭上。
六、白蛇傳系列
2019年追光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品牌“白蛇緣起”,贏得口碑與票房。2021年出了續(xù)集“青蛇劫起”,但口碑回落,不知道該系列能否繼續(xù)。

六、港漫大電影
老夫子
早在1981年老夫子動畫電影就被搬上大銀幕,2001年有采用真人+CG技術拍攝了一版。

麥兜
要數(shù)最具代表性的港產(chǎn)動畫電影,非麥兜系列莫屬了。從2001年的第一部上映,這只普普通通,甚至有點笨笨的小豬就深入人心,他就像是每個普通人的寫照,努力又平凡的自己。
“木有魚丸、木有粗面”,“雞包紙包紙包雞”等麥式語言自帶喜感。本系列目前已經(jīng)出了六部動畫電影。

風云決
2008年風云訣上映,在漫畫、真人電影界紅透半邊天的聶風、步驚云終于出大電影了。主要講述的是聶風入魔之后的故事。

其實真人版就有大量的電腦CG,大部分都是演員在綠幕前拍攝的,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作動畫電影,至少是真人+CG電影。
七、不和諧之聲
在一切都欣欣向榮之時,總會有人唱反調(diào),拉低下限。抄襲、欺騙等就是無良商家最愛做的事情。

曾經(jīng)國產(chǎn)動畫劇集、國產(chǎn)動畫短片、中長片都十分的優(yōu)秀,七零末、八零后、九零后初都是看著它們長大的,心中自然有一份國漫情節(jié)。后來衰落了,國產(chǎn)漫畫成了子供向的海洋。如今終于要再次崛起,愿再次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