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譯名】暴太郎戰(zhàn)隊圣兄妹組自譯名解析 其二

之前發(fā)布了一些自己的譯名和制作的漢化預告以后,發(fā)現(xiàn)出乎意料的受歡迎。有朋友在音樂平臺翻譯OP歌詞的時候使用了“圣兄妹組”的譯名。甚至還有創(chuàng)作同人的作者老師找到我,說希望使用我的譯名來創(chuàng)作同人本,實在是不勝惶恐。這次我們來補充一些上次沒有翻譯的名詞,也算是一個查漏補缺。
上篇: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5187329?spm_id_from=333.999.0.0
未經(jīng)個人允許請勿在漢化字幕以及其他視頻中使用本人譯名。
圣兄妹組的變身音聲
作品當中在每個人變身時,會觸發(fā)相對應的角色音效(在往臉上變化頭盔的時候),桃,猿還有雉的音效都是押韻的。而鬼還有犬的音效則不押韻。既然是國語版,那么我們不如全部押韻起來。
唷!日本第一!(よっ!日本一?。?/p>
??!健美猴??!(よっ!ムッキムキ?。?/p>
唷!如鬼添翼!(よっ!オニに金棒?。?/p>
??!一汪到底!(よっ!ワンダフル?。?/p>
??!多端詭雞!(よっ!トリッキー?。?/p>
桃子的就不用說了嘛,桃太郎的民間童話里面,桃太郎就是背著個“日本第一”的旗子出去討鬼的。猿圣兄的這個ムッキムキ其實就是肌肉健碩的意思,往里面套個猴子的意象就行。一查才發(fā)現(xiàn)我國古語當中關(guān)于猴子的詞幾乎都是貶義的...
オニに金棒其實就是“給本來就強大的鬼狼牙棒做武器”,也就是“如虎添翼”的意思,我們加上鬼的意象就OK了。ワンダフル(wonderful)其實也是個諧音梗,ワン就是狗叫聲的汪。wonderful大家都知道是棒的不行的那種意思。那么我們剛好有“旺”這個字,一旺到底=一汪到底。
トリッキー則是詭計的意思,詭計多端倒置一下,把計替換成雞就大功告成。
圣兄妹組的唱名
唱名我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T4y1e7TJ?spm_id_from=333.999.0.0這個視頻里已經(jīng)解釋過了,這里直接貼過來。
和上面的變身音效一樣,原版是沒有押韻的,我們中國是押韻之國,所以同樣以押韻為主要側(cè)重點。
自桃而生(桃から生まれた )
奮發(fā)自強(不器用におさらば)
萬畫之王(マンガのマスター)
犬妙奔逃(逃げやしナンバーワン)
破籠之鳥(鳥は現(xiàn)実)
桃子這個沒什么好解釋的,就字面意思。猿圣兄的則是“向沒出息說再見”,也就是“不再沒出息”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奮發(fā)自強”。
鬼圣娣的這句,原文為漫畫大師,而原作者石森老師晚年自稱萬畫家,萬畫與漫畫的日語同音,故而得出萬畫之王。犬圣兄的原文直譯過來就是跑路第一名,而number one的one的日語則與“汪”同音,我們有部電影叫《巧妙奔逃》,巧取諧音變成“犬”,得出犬妙奔逃。
雉圣兄的鳥は現(xiàn)実(鳥很現(xiàn)實),查過了沒這個諺語,估計就是想表達雞哥是上班族為人實在現(xiàn)實。鳥相關(guān)的意象 籠中鳥,籠中鳥之所以是籠中鳥是因為不愿意接受現(xiàn)實,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取反義詞,打破籠子的鳥兒就是正視現(xiàn)實的鳥,得出破籠之鳥。

圣械太郎(ドンロボタロウ)
直譯的話就是“圣機械人太郎”,保留單字精髓,和同為四個字的圣桃太郎對應,則為圣械太郎。除此之外,由于也有其他成員使用械太郎齒輪的情況,為了不產(chǎn)生累贅,所以將圣和械連在一起,將圣后面的兄和娣前置。以此類推:猿兄圣械太郎(サルブラザーロボタロウ),鬼娣圣械太郎(オニシスターロボタロウ),犬兄圣械太郎(イヌブラザーロボタロウ),雉兄圣械太郎(キジブラザーロボタロウ)。

擬態(tài)(アルター)
alter其實就是“變化,使變化”的意思,這里我們翻譯成擬態(tài)。本身那個小機械人也是一種擬態(tài),設(shè)定上這是一種特殊的暴太化身。使用擬態(tài)暴太郎齒輪(アバタロウギアアルター)變化而成。圣桃太郎的擬態(tài)我們翻譯為擬態(tài)圣桃太郎(ドン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日語版通常把升級后的名字加在最后面,如果是中文的話我們通常會放到最前面去修飾。除此之外的名字以此類推:擬態(tài)圣特急桃太郎(ドントッキュウ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擬態(tài)圣獸王桃太郎(ドンジュウオウ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擬態(tài)圣龍裝桃太郎(ドンリュウソウモモタロウアルター)。

圣洶爆槍(ドンブラスター)
其實又是萬惡的諧音梗,前半部分的ドンブラ和后面的ブラスター,ブラ的部分是重合的。ブラスター(bluster)其實就是“爆破”的意思。直譯的話可以叫“圣爆破槍”。但實際上這樣很難體現(xiàn)出它本意當中的諧音。但是“圣兄爆槍”,圣兄為什么要爆槍,為什么要爆圣兄。就給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所以我們直接也取諧音:圣不動,兄和爆還跟ブラスター一樣組合在一起,變成“兄爆槍”,取諧音為“洶 爆 槍”。兇暴是貶義居多,但是來勢洶洶的洶,算是個中性。洶爆,又有水又有火,還是很有意思的。

圣破鬼神(ドンオニタイジン)
其實可以直接寫成漢字,就是“鬼退陣”,ジン就是“鬼退治”的“治”加了個尾音“ン”,就變成了“ジン”,寫成漢字就成了同音的“神”。我覺得這算是最妙而且不尬的一個諧音梗。“退治惡鬼的神”。但是你要按照日式漢字直接寫成“鬼退神”,老實說,我覺得那種東西不叫翻譯。那直接寫成漢字。翻譯,你得把它翻譯成中文。鬼退神他不是中文,他是日文漢字,那也是日本的意思。單純作為一個中國人去理解,那就是鬼退了,鬼逃跑了,可是原本的“鬼退治” 是“打鬼,討鬼”的意思。鬼是被打退的,而不是自己撤退的。
我們自古有“降妖除魔”的概念,但是鬼這個東西,你說“降鬼”也不好,“除鬼”也不現(xiàn)實。你說把“鬼”直接改成“妖魔”,那是胡謅。鬼是人死后變得,妖魔是修道修出來的,概念上就不一樣。那么“討伐鬼”的“討鬼”和“伐鬼”,一個像乞討鬼,一個像伐木工?!胺怼本吐犐先ジy聽了。我們考慮一個合格的譯名,不能單純從字面去考慮,要放到配音也不奇怪的層次上去考慮。
那么“破四舊”,破的也有迷信,迷信里面就有牛鬼蛇神這一類。那么“破鬼”,一聽也能知道是把鬼打跑了,還能體現(xiàn)點劇中賽博迷信現(xiàn)實主義的味道。

圣流而下 (どんぶらこ)
どんぶらこ其實就是桃太郎的桃子從高處流到低處時,河水的擬聲詞。哆啦A夢里面也有一個道具叫ドンブラ粉,官方譯名叫游泳粉,就是取自這個擬聲詞。他實際上沒有任何意思,硬要翻譯其實就是“稀里嘩啦”,畢竟大家也知道,世界各地的擬聲詞都是不同的。
不過取近似的意思,我們可以翻譯成“順流而下”。按照傳統(tǒng)翻譯功夫,這里就該點到為止了。但是我是個年輕人,我不講武德。所以我還要繼續(xù)深入。どん是個好詞,沒錯,又是我們的好朋友“don”,這里依舊融入了圣兄妹的ドンブラ。不得不說真是妙啊。這個詞是變身時穿著強化服的觸發(fā)音效,整體變身畫面的特效也融入了“順流而下”的特色。
don既然是圣人,我們可以直接取諧音為“圣”,我們有“名流”的說法。那么圣兄妹就是“圣流”。其實我個人感覺這個還有點“ドンブラ.ゴー”,也就是“donbro go”的意思。“而下”也能滿足“go”的意思??梢哉f是相當貼切的翻譯了。
墨鏡光刀(ザングラソード)
其實這個東西直譯就可以。ザングラ就是墨鏡sunglasses的縮略詞。ソード就是劍,但他更像刀,所以翻譯成刀。DX玩具的廣告詞是“七色多段發(fā)光”,既然會發(fā)光不如加個“光”字更符合他的功能。

圣流帶扣(ドンブラバックル)
這個直譯就可以了,バックル就是腰帶扣的意思。愛迪還有個帶扣光線。ドンブラ直接取上面的意思翻譯成“圣流”。
圣全開王(ドンゼンカイオー)
這個直譯就可以了。

侏羅暴龍(ジュランティラノ)
之前給全開者定譯名的時候,就給ジュラン翻譯成“侏羅”,因為他本來就是“侏羅紀(ジュラ紀)”的變體。直譯成侏蘭的話,很難體現(xiàn)出侏羅紀的意象。ティラノ就是單純的暴龍,直譯就好。其他的也有翻譯,但是本來全開我也沒看幾集,字幕做到第五集好像就沒繼續(xù)做了。我印象比較深的譯名是牙吠,魔妮,葡侖。那只鳥我翻譯成阿赤,老太太翻譯成八手。機械托邦和閉天堂也是我最早整出來的翻譯。我管那些機械生命體翻譯成“機卓人”。反派那邊是boss怖威總,行動隊長斃崩霸,怪人惡徒,技術(shù)官頑家,寵物詭詭,戰(zhàn)斗員碎雜客,碎超客。做到最后一集的預告里出來的那個紫色戰(zhàn)士我翻譯為紫廄。有機會的話也可以講講這些為什么這樣翻譯。

炎矢圣騎(エンヤライドン)
其實這個エン有炎和縁,円三種寫法。而ヤ則是弓矢的矢。有“炎刃“這樣的翻譯,這樣不夠準確。因為刃的發(fā)音是ば和やいば。單純有ヤ是解鎖不出刃這個漢字的。ライドン嘛,寫出漢字就是來ドン,而且他能寫出ridon,也就是騎機車的ride的意思。
其實日語中確實有緣矢這個詞,出自諺語“下手の真ん中、上手の縁矢”,其實就是“事情會隨著不同的勢頭演變出不同的結(jié)果”,簡單講就是“成事在天”。再通俗講就是“站在排氣口上豬也能上天”。而這里的縁矢則讀為ふちや。
那么為什么翻譯成炎矢呢,因為老實說“緣”這個字用在載具上有些俗氣。圓吧,也不夠霸氣,而且他一點也不圓。也沒有円矢這種弓箭。其實我覺得他可能就是想表達個“緣呀來don”的意思。炎和緣在拼音上也是諧音,矢就有射箭飛過來的意思,ridon的don也是諧音,我們把圣放在前面,然后把ride的騎的意思放在后面。但是這里我們讀音讀的坐騎的jì,新讀音貌似是改成騎兵的qi了,但我覺得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會認同這種將錯就錯的讀音。英語已經(jīng)將錯就錯把分數(shù)降低了,我們自己的國語還這樣,那太不應該了。

一級劍男爵佩刀/男爵衛(wèi)盾(一級剣バロンソード/バロンシールド)
腦人干部歧壹(ソノイ?)使用的武器。這里也可以判斷我之前的思路正確無誤,一級劍對應著歧壹(其一)的漢字便是“一”。バロン則為baron,男爵之意。叫baron的特攝形象很多,譬如假面騎士巴隆,超級機械人紅男爵,超級機械人馬赫男爵,小超人槍男爵。值得一提的是公爵為duke,假面騎士duke便是公爵而不是男爵。
ソード其實就是劍,但是日本刀劍其實沒有過多區(qū)別,日本刀的說法來自歐陽修,而我國春秋以前也不分刀劍,之后才慢慢有所區(qū)分。而日本的話其實一直是往同一種東西發(fā)展的。為什么翻譯成刀,就是因為前面的修飾詞已經(jīng)有劍了,翻譯之大忌就是前后重復。加個佩刀會顯得高貴一點。
歧壹的腦人形態(tài)原型為1972年東映拍攝的《超人巴洛姆1》的超人巴洛姆1,他的原作者為齊藤隆夫,而不是石森章太郎。

二重弓飛鷹弩/飛鷹衛(wèi)盾(二重弓コンドルアロー/コンドルシールド)
和歧壹的一級劍一樣,歧莿(ソノニ )的武器為二重弓,證實了我先前的思路,三人各自代表數(shù)字。二重則是為了跟一級產(chǎn)生區(qū)分。至于為什么翻譯成弩,也是為了和二重弓作區(qū)分。不過弩其實是十字弓,我個人對于兵器不甚了解。但是光字面上看要比二重弓飛鷹弓合適的多。
コンドル取自她腦人形態(tài)的原型飛鷹俠,出自1975年東映拍攝的特攝《正義的象征 飛鷹俠》,其原作者同樣不是石森,而是《月光假面》《七色假面》和《愛的戰(zhàn)士彩虹人》的原作者川內(nèi)康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福島縣就有一家居酒屋叫ソノニ,漢字寫法為“其二”。
雖然是話題外的事情,但我想很多姐妹應該也看出來了。歧莿腿上穿的并不是過膝襪,而是拼接襪,其實就是單純的褲襪。這是前幾年剛流行起來的,大腿的部分就是普通的膚色褲襪,過膝襪的部分則是用了不同顏色的材料織成。也因此沒有過膝襪襪邊松緊帶的勒痕。而且仔細注意的話,過膝襪白色的部分也沒有一般過膝襪的豎線,而是有如一般絲襪一樣的光滑。大多數(shù)情況還能看到大腿部的反光。初登場的時候甚至能瞥見大腿根部褲襪的連接帶。
劇組這么安排應該就是美觀吧,抗凍倒是不至于。不過日本也是最近兩年才流行起來光腿神器還有這種假絲襪的。要說抗凍的話,旁邊的鬼妹倒是一直光著腿呢...

三刃槍影星長纓/影星衛(wèi)盾(三刃槍カゲスピア/カゲシールド)
和前面兩位的武器一樣,體現(xiàn)數(shù)字的修飾詞為三刃槍。為了防止與三刃槍的槍撞車,故翻譯成長纓,日語可以用假名和英文來和漢字同時命名,我們中文自然也有別名和古語來同時命名。カゲ取自カゲスター,是東映于1976年拍攝的特攝《影星奇?zhèn)b》的主人公。其原作者也不是石森,而是東映自己的制作組“八手三郎”。想必到現(xiàn)在大家也能看出來了,這三個干部的原型都是非石森英雄。


抐疵兵(アノーニ)
アノ其實就是“那個”,ソノ是“這個”??梢哉f是相反的,也可以說是更遠的關(guān)系。所以才是小兵。ニ則是“次,二”。直譯就是“那個二”。我們簡稱為“那次”,如何滿足他的諧音,把原形變成一個合理的名字。我最開始想到的是“納粹”的“納”。不過后來想到了一個更合適的字,“抐”有著“手握,拿著”的意思,小兵都拿著錘子,這個字很合適。次就直接變成瑕疵的疵,有瑕疵,太弱了才會當雜兵。最后加個兵,讓大家知道他們都是雜兵。

毆槌抐割錘(毆槌アノハンマー)
アノ還是那個的意思,ハンマー就是錘子,毆槌是原給漢字,盡量不動。直譯下來就是“毆打敲棒那個錘兒”。這名字是很怪,但是就是這么個意思。毆槌我們不動,アノ=那個,我們搬下來,還是直接諧音化,抐是拿著所以不動。那個的個我們?nèi)≈C音為割東西的割。后面接英語翻譯出來的錘子,拿著錘子割東西,所以是抐割錘,日語原名的諧音也盡到了。

異人鬼(ヒトツキ)
同樣還是諧音梗,ヒトツ是“一個”,ヒトツキ就是“一個鬼”。有翻譯成“一人鬼”的,但老實說,日語的讀音和寫法可以直接用拼音,聽上去不會太怪。但是你中文直接翻譯成“一個鬼”的話,就不像個名字。日文可以取諧音,中文也可以取諧音。我們把“一人”變成“異人”,異人鬼,能聽出來是一人鬼的諧音,又像是怪人的名稱。

異王鬼(ヒトツ鬼ング)
和上面一樣是諧音梗,巨大化的一個鬼為一個鬼王。這個日語名字為什么如此奇怪,同樣是因為日語的鬼其中一個發(fā)音是キ,而キ跟英文的king的王キング在發(fā)音上可以重合。但是如果全都寫成ヒトツキング,就變成了“一個王”,看不出來鬼的意思。所以就把キ變成漢字了。
那么我們?nèi)绾畏g,要是之前翻譯成一人鬼,那么現(xiàn)在肯定只能翻譯成一人王鬼,簡直不像話。那么我們就把語序調(diào)整一下,翻譯成“異王鬼”。最近兩年的怪人巨大化和巨大化前的名字都有一種基礎(chǔ)級,比較級,最高級的樣子。去年我也是這樣翻譯碎雜客(巨大化前)和碎超客(巨大化后)的。去年的原名是直接用了英語的比較級,這次則是從“人”到“王”??墒峭跻彩侨耍灾苯影讶松崛ゾ秃昧?。

笑談社(冗談社)
鬼頭遙獲得漫畫大獎的出版社名稱。大家一看就能看出來是捏他“講談社”,這是出版《少年magazine》的出版社。一般的翻譯是“玩笑社”,但是這樣就失去了精髓。原本也是玩梗,而我們可以翻成“笑談社”。笑談則有笑話,笑料;可笑的言談的意思,其實就是玩笑。

吃茶店“圣流館”(喫茶店「どんぶら」)
和上面一樣,最開始我是翻譯成“圣兄館”,但是現(xiàn)在完全可以翻譯成“圣流館”,更加信達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