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什么是魏晉南北朝?

2023-07-06 15:16 作者:星球研究所  | 我要投稿

↑以地理的視角,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這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時代”(出自現(xiàn)代美學(xué)家宗白華)。

360余年、90余個政權(quán)輪番登場,平均4年1個政權(quán)。出生僅數(shù)月的女嬰可以登上帝位;“何不食肉糜”的白癡太子可以承繼大統(tǒng);天下毫無意外的戰(zhàn)火不斷、十室九空,可謂“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上文出自曹操《蒿里行》)

圖為魏晉南北朝“王朝樹”,攝影師@肖怡寧、徐勤、張勇、張志剛、吳瑋、動脈影、楊虎、夢物如顏、劉曉寧、傅鴻超、勇汽水、包浩霖、鄔紅波、鞠驍,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這也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出自現(xiàn)代美學(xué)家宗白華)。

王羲之揮毫潑墨寫就《蘭亭集序》;陶淵明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曹植遇見洛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嵇康浩然不屈“《廣陵散》于今絕矣!”;花木蘭替父從軍“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而那兩軍陣前,且聽一首《蘭陵王入陣曲》。(上文引用分別出自陶淵明《飲酒·其五》、曹植《洛神賦》、《晉書·嵇康傳》、《木蘭詩》)

圖為青州博物館藏的北齊佛像,神似斷臂維納斯,攝影師@動脈影

這就是魏晉南北朝,自曹丕代漢(公元220年)為始,至隋文帝統(tǒng)一全國(公元589年)為止。

這個畸形而荒誕的時代究竟如何誕生又如何影響了整個中國?有時真相,遠(yuǎn)不止一個......

01 ?第一重真相

-群眾視角-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曹丕代漢,司馬氏又頂替曹氏。漢末叱咤風(fēng)云的魏蜀吳三國,最后被晉武帝司馬炎所終結(jié)。由此開啟了西晉的太康時代。

戰(zhàn)爭雖然耗費了部分國力,但是規(guī)模最大的滅蜀、滅吳之戰(zhàn),均發(fā)生在“邊陲之地”,且在2個月內(nèi)速戰(zhàn)速決。

晉滅三國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換言之,從曹魏政權(quán)建立的220年,到司馬炎統(tǒng)一全國的280年,中原地區(qū)幾乎承平了60年,一片繁榮富庶。

蜀漢后主劉禪,戰(zhàn)敗被俘虜至中原,在司馬朝廷殷實家底的優(yōu)待下,竟然樂不思蜀,一直活到65歲壽終正寢。

在百姓眼中晉朝的統(tǒng)一,應(yīng)該是太平盛世的開始。晉武帝司馬炎也如此想,連曹操、劉備都沒能征服的天下,盡數(shù)落入自己手中。他開始盡情享受,后宮佳麗成千上萬、難以抉擇,他便坐羊車出巡,任羊選擇美人以尋歡作樂。

西晉金飾品,攝影師@動脈影、路客看見,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他治下的官員也拼命揮霍,譬如王愷和石崇。一次晉武帝賜給王愷,一株兩尺多高的珊瑚樹,王愷正向眾官員炫耀之時,石崇突然將珊瑚砸碎。王愷氣急敗壞,石崇卻不以為意的讓隨從從家中搬來十幾株珊瑚供王愷挑選,其中不乏高三四尺的大珊瑚。(三尺約為1米)

圖為故宮現(xiàn)存較大的珊瑚文物,其珊瑚的通高為66厘米,約為文中三尺珊瑚的一半,攝影師@柳葉氘,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權(quán)貴之間炫富、斗富,賣官鬻爵的錢,又入了權(quán)貴的腰包。一篇《錢神論》橫空出世,直言時人奉錢為神。

而民間又是另外一片光景。漢末三國時期的動蕩,讓豪門大族趁機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大量的人口被迫淪為“農(nóng)奴”,在地主手下討生活。冬季的寒風(fēng)一年比一年猛烈,莊稼也越來越難收獲。

魏晉時期人俑,攝影師@傅鴻超、張志剛,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此外,戰(zhàn)爭所帶來的壯丁損耗,讓女性及其家族承擔(dān)了養(yǎng)育后代的主要責(zé)任。沒有濃厚的父系血緣觀念,姓氏不必代代相傳、可以隨意變換。曹魏名將張遼原本姓“聶”,因躲避仇家而改姓。孔融偶然結(jié)識一人,認(rèn)為其姓氏不好,這人隨即改姓。(上文觀點目前尚存在爭議,有學(xué)者將此看作戰(zhàn)國至秦漢淡薄的血緣意識在漢末的延續(xù),本文采用張昕瑩、張淑一的《魏晉改姓芻議》中由戰(zhàn)爭動蕩導(dǎo)致的改姓觀點)

圖為騎馬俑,荊州博物館藏,攝影師@平如恒

在社會秩序的崩壞當(dāng)中,個體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譬如阮籍、嵇康等七人組成的竹林七賢,他們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蔑視世俗、利欲,身非富貴卻追求心靈上的自由。其中的劉伶常??v情飲酒,赤身裸體的在屋中大醉,有人看到后譏笑他沒有禮數(shù),劉伶卻道“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kūn)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裈為有褲襠的褲子)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攝影師@王駿,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攝影師@王駿,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攝影師@王駿,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攝影師@王駿,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然而,沒有一種覺醒是不痛苦的。因拒絕入仕,得罪司馬朝廷,嵇康被殺害、阮籍與劉伶裝瘋避世。阮籍駕車行至窮途竟放聲痛哭,嵇康于臨刑前再撫一曲《廣陵散》,留下最后的不屈與風(fēng)骨。他們猶如閃亮的流星,劃破無邊黑暗,成為耀眼的光,引無數(shù)人追隨與向往。

《高逸圖》,又名《竹林七賢圖》,是由唐代孫位創(chuàng)作,描繪竹林七賢的彩色絹本人物畫,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現(xiàn)存為殘卷,只剩四賢,圖片源自@上海博物館
《高逸圖》,又名《竹林七賢圖》,是由唐代孫位創(chuàng)作,描繪竹林七賢的彩色絹本人物畫,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現(xiàn)存為殘卷,只剩四賢,圖片源自@上海博物館
《高逸圖》,又名《竹林七賢圖》,是由唐代孫位創(chuàng)作,描繪竹林七賢的彩色絹本人物畫,現(xiàn)藏于上海博物館,現(xiàn)存為殘卷,只剩四賢,圖片源自@上海博物館

不過,這還不是魏晉南北朝的至暗時刻。晉武帝司馬炎即便荒淫,尚且能夠統(tǒng)一全國,他的太子司馬衷卻如同白癡。一次太子聽見別人議論,天下荒亂、百姓餓死,他卻接道:“何不食肉糜(肉粥)?”如此昏庸之人,只因其為皇后之子就登上帝位。司馬衷已被封王的叔伯兄弟們,無不對此眼紅,朝廷毫無意外的人心浮動。

西晉騎馬陶俑,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以上陶俑出土于同一墓葬,有1個在吹奏樂器,其余則手持方版,方版是向上級報告公務(wù)所用,上面簡要寫著要報告的公務(wù)內(nèi)容,墓葬主人是西晉的一個縣令,攝影師@包浩霖

一場持續(xù)16年,8位西晉皇族主要參與、爭奪中央政權(quán)的暴亂就此引發(fā),史稱八王之亂。朝廷逐漸無法掌控全國。而中原頹廢墮落之際,北方草原諸族還頂著寒風(fēng)、過著苦日子,他們對于中原的富庶一直虎視眈眈。等到八王之亂,中原自傷元氣之時,他們終于抽出腰間的馬刀,踏上逐鹿中原的征程。

十六國時期俑像,西安博物院藏,攝影師@核桃蛋、張志剛,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以匈奴、鮮卑、羯[jié]、羌、氐[dī]五個族群為首的塞外游牧民族,大舉進(jìn)入中原北方。公元304年左右,劉淵繼承匈奴大單于汗位,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而后其政權(quán)的將士,連續(xù)攻破洛陽、長安,錦繡都城淪為一片焦土。這一時期北方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主要有:一夏、一成、二趙、三秦、四燕、五涼,合稱“十六國”。

十六國時間簡表,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匈奴后裔赫連勃勃為大夏的開國皇帝,他一心崇尚武力,命人建造鋒利弓箭和鎧甲之后,每次都以弓箭射擊鎧甲。鎧甲敗,則殺造鎧甲工匠,弓箭敗,則殺造弓箭工匠。他還發(fā)動工匠筑造堅城,如果鐵錐能插入城墻一寸,則殺工匠并筑入墻中,這便是著名的統(tǒng)萬城。

統(tǒng)萬城遺址,攝影師@任世明

羯族人石勒,后趙的開國皇帝。開局為奴隸之身,但是亂世給了他改寫命運的機會。他不斷打仗立功,從平民到將軍再到權(quán)臣,最后他幾乎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順利稱帝、病逝而終。

石虎,他的叔叔石勒,將其重用為王。他則為了皇帝寶座,滅了石勒滿門。他的暴行包括但不限于:為了男寵而除掉結(jié)發(fā)妻子、“奪人妻女,十萬盈宮”、“發(fā)近郡男女十六萬······運土筑華林苑······死者數(shù)萬人”······在石虎治下,不堪暴政的上吊自殺者樹樹相望。

在迄今規(guī)模最大的十六國時期大墓之前,是密密麻麻的陪葬坑,每一個坑洞埋葬的都是人命,圖片源自@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寧琰

石邃,石虎的親生兒子。他將被自己奸淫的尼姑殺死,與牛羊肉一起烹飪,并和屬下一起品嘗,打賭哪塊是牛羊肉、哪塊是人肉。他的結(jié)局是意欲弒父奪權(quán),而被父親石虎反殺。

后趙石氏與赫連勃勃的酷虐,不過是“五胡亂華”的冰山一角?!稌x書》記錄了當(dāng)時的慘狀,“天下崩離,長安城中戶不盈百”。

圖為交河故城,十六國至北朝期間為高昌國交河郡城,攝影師@阿丑攝影

為了躲避戰(zhàn)亂紛爭,中原漢族如潮水般南下尋找安身立命的凈土,史稱永嘉南渡。

西晉朝廷渡過長江,建立東晉政權(quán)。此時同宗同族的人們抱團取暖,社會強調(diào)血統(tǒng)與身份,家族傳承形成書面譜系。期盼克復(fù)中原的有志之士,聽見雞鳴便開始習(xí)武練劍,是為“聞雞起舞”。東晉政府招募這些流民與寒人戍邊,命名為“北府兵”。

當(dāng)東晉與前秦政權(quán)南北對峙,意欲征服天下的前秦幾乎已經(jīng)統(tǒng)一中國北方,卻被北府兵一仗打得四分五裂。

公元384年前秦還占有廣大的國土,但只因輸了一場大戰(zhàn),當(dāng)時的前秦君主便被殺離世,國家也潰散解體,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率領(lǐng)大軍南下的前秦皇帝苻堅,甚至因戰(zhàn)敗而出現(xiàn)幻視與幻聽,一有風(fēng)吹草動便心驚膽寒,衍生出成語“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兵”。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國家一蹶不振,他本人亦被叛將所殺。

然而,狼與狼之間無論如何撕咬,對于羊的態(tài)度都是一致的。東晉之后,宋、齊、梁、陳四朝更迭,合稱為南朝。它們擁有基本相同的疆域,基本相同的士族政治體制,以及同樣殘害百姓的無道君主。

南朝宋、齊、梁、陳疆域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譬如南朝宋第六任君主劉子業(yè),擅長荒淫無度。他命令宮女赤裸身體相互追逐,命令手下在他叔叔面前,強奸他叔叔的生母。劉子業(yè)還殺死姑父、逼奸姑姑,還與自己的親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亂倫,并送給姐姐30位“男寵”。

南朝千秋萬歲畫像磚,人與禽獸共舞,人與禽獸相融,攝影師@包浩霖,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反觀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所合稱的北朝,其君主的殘忍程度,比之南朝也不遑多讓。

北朝魏、齊、周疆域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北齊第一任君主高洋,興趣愛好是人體藝術(shù)。他肢解了自己寵愛的歌姬,用其腿骨制成琵琶,自彈自唱道:“佳人難再得”。

北齊第五任君主高緯,也繼承了這種愛好。一次他命令屬下將活人放入,裝有2-3升蝎子的浴盆中供他欣賞。

北齊俑像,山西博物院藏,攝影師@趙娟

在這個世道,惡人未必有惡報,好人未必有好報。當(dāng)生死禍福身不由己,時人只能以“玄學(xué)”解釋一切,并崇尚及時享樂。宣揚今生受苦、來世享福的佛教,也趁虛而入,成為當(dāng)時的精神寄托之一。正如《金剛經(jīng)》中所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北齊時期的脅侍菩薩像,河北博物院藏,攝影師@動脈影

南北朝統(tǒng)治者則將佛教,引以為維穩(wěn)工具。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quán),最先以皇家之力,營建五座大佛石窟。大佛以北魏帝王形象雕成,供世人膜拜,這便是“云岡石窟”的緣起。

云岡石窟,攝影師@李若漁

他們還在敦煌擴建莫高窟,留下了九色鹿的壁畫。青州佛造像也起于北魏時期。

《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畫,描繪的是一只九色鹿王,救了一個落水之人,反被此人出賣,最終伸張正義的故事,攝影師@孫志軍
《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畫,描繪的是一只九色鹿王,救了一個落水之人,反被此人出賣,最終伸張正義的故事,攝影師@孫志軍
《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畫,描繪的是一只九色鹿王,救了一個落水之人,反被此人出賣,最終伸張正義的故事,攝影師@孫志軍
《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257窟壁畫,描繪的是一只九色鹿王,救了一個落水之人,反被此人出賣,最終伸張正義的故事,攝影師@孫志軍

南朝的梁武帝更是三次舍身侍佛。在帝王的帶頭作用下,佛寺廟宇遍布全國。正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縱觀魏晉南北朝這段歷史,掌權(quán)者從來以自我為中心,讓世界為其翩翩起舞,而百姓從來都是被愚弄的犧牲品。人可以作為玩物,人可以擺上餐桌。當(dāng)社會約束被徹底解除,世間說到底,不過是權(quán)貴們的游樂場。

這似乎便是一切的真相了。

02 ?第二重真相

-歷史學(xué)家視角-

然而歷史學(xué)家們對此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們在重讀魏晉南北朝之時,敏銳的感知到時代大潮的背后有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在推動。這股力量名為“士族門閥”。

讓我們回到故事開頭的漢末、三國等時期。政權(quán)變換的動蕩導(dǎo)致,皇室的權(quán)力被地方上的,豪強大族所蠶食。戰(zhàn)亂之中,士族們紛紛建起“塢壁”,兼并土地、屯兵(民)自保,如同西方中世紀(jì)的貴族古堡。

東漢綠釉陶樓,此陶樓從側(cè)面反映了地主豪強擁有私家武裝,攝影師@一一的博物集,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經(jīng)歷數(shù)代的演變,他們壯大為一個世襲的士族門閥階層?;首逡膊贿^是登基的門閥,如漢(劉氏)魏(曹氏)之間的權(quán)力轉(zhuǎn)移,魏(曹氏)晉(司馬氏)之間權(quán)力轉(zhuǎn)移,都是直接禪讓。一個沒有經(jīng)過戰(zhàn)火的政府,未能摧毀舊有的既得利益集團,那么統(tǒng)治階層仍然是過去的那批高官顯貴。這也意味著太康時代中原雖然富庶,但是這份富庶,并不完全掌握在晉武帝司馬炎手中。

西晉時期金飾件,造型唯美的文物散布祖國各地,攝影師@平如恒、我是綠石、蘇李歡,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從人口計算,漢末時約為5468萬,西晉太康時代約為1616萬,竟然下降了74.4%。對于承平約60年之久的中原而言,人口數(shù)量顯然不應(yīng)如此。那么,如此大量的人口,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淪為私家佃客。大量人口游離于國家編戶之外,成為豪門大族的私家農(nóng)奴。晉武帝司馬炎看似平定天下,其實得到的只是“低質(zhì)量的統(tǒng)一”。

青釉堆塑谷倉罐,谷倉罐可以類比豪門大族的“城堡”,大量人口禁錮其中,攝影師@柳葉氘,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猶記得王愷與石崇斗富中,王愷炫耀的珊瑚是司馬炎賞賜的,但是石崇卻輕易地砸碎并拿出了更珍貴的珊瑚。換言之,司馬炎的財富可能還不如石崇。在繼承曹魏的家底之后,司馬氏作為勝利的門閥,本來有機會革除弊病。但是司馬炎并沒有選擇去開創(chuàng)新的時代,而是以大封親族的方式去維持門閥最大的特權(quán)——皇權(quán)。權(quán)利不可能均分,家族勢必內(nèi)訌,宗王之間爭權(quán)奪利,八王之亂的慘劇就此注定。

與此同時,西晉漢族與異族的數(shù)量比,從西漢的33:1暴跌至3.4:1。人口意味著軍力,當(dāng)少數(shù)民族不再弱勢,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

魏晉時期頒發(fā)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印,攝影師@動脈影、路客看見、包浩霖,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八王之亂便是導(dǎo)火索。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趁此機會占據(jù)中原,中原漢族由此被迫永嘉南渡。此時風(fēng)雨飄搖的皇權(quán)更是不得不與門閥合作,南逃的中原士族擁立司馬氏后裔建立東晉政權(quán),其中的王、庾、桓、謝四大家族把持朝政。

東晉“關(guān)中侯印”,金印為權(quán)力的象征,攝影師@路客看見,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王氏家族的政治力量,與司馬氏旗鼓相當(dāng),甚至隱隱有壓倒之勢,時人稱之“王與馬共天下”。這是皇權(quán)歷史的一場“變態(tài)”,帝王們喪失了對于朝政的直接控制能力,而士族們擁有任官特權(quán),東晉朝廷依據(jù)父系家譜判定官員的品階,甚至發(fā)展出“譜學(xué)”,“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出自《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

他們不僅壟斷政治資源,也壟斷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東晉的名士如王羲之、王獻(xiàn)之、謝安、謝玄、謝靈運、謝道韞,均出自“舊時王謝”,最終致使文化壟斷。

東晉貴族飾品示意,南京博物院藏,攝影師@川后、遺產(chǎn)君,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他們還形成了一個“高貴”的生活圈子,士族只能與士族結(jié)婚,不與寒人接觸,是為內(nèi)婚制。于是高門出身的祝英臺與寒門學(xué)子梁山伯的結(jié)合,惟有一死才能達(dá)成?!皷|床快婿”的故事中,東晉太傅郗[chī]鑒,到“瑯琊王氏”擇婿,最終選中了在東床坦腹大睡的王羲之,這便是門閥內(nèi)婚的典型。如此,東晉階級固化,王羲之安心地精進(jìn)書法,揮毫潑墨寫就《蘭亭集序》,感嘆俯仰一世之幻滅。

王羲之所書,馮承素臨摹的《蘭亭集序神龍本》,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王羲之所書,馮承素臨摹的《蘭亭集序神龍本》,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王羲之所書,馮承素臨摹的《蘭亭集序神龍本》,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出身江南士族家庭的顧愷之,繪制“洛神賦圖”,追尋曹植筆下的“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洛神賦圖,宋摹本,故宮博物院藏,圖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而陶淵明作為寒士,則經(jīng)歷“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磋磨以及“世與我而相違”的官場黑暗,他創(chuàng)作《桃花源記》只為塑造一個遠(yuǎn)離世俗的美好境界。在南方文化士族當(dāng)政之時,北方則由軍功貴族把持。每一位傳奇人物,都帶著廝殺過后的血腥味登場。

北魏武士像,攝影師@鞠驍,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猶記得,匈奴后裔赫連勃勃武力開國;羯族人石勒以奴隸之身一路打仗立功、逆襲為君王;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北齊皇族蘭陵王在金墉城下痛擊敵師、勇冠三軍,時人創(chuàng)作《蘭陵王入陣曲》,以傳揚他的英姿。

北朝墓俑陣,攝影師@李航

綜上,南北朝的政治史某種意義上,就是南朝的文化士族與北朝的軍功貴族的競爭史。

那么這已經(jīng)是全部的真相了嗎?

03 ?第三重真相

-古氣候?qū)W家視角-

當(dāng)然不是。在地理與古氣候?qū)W家的指引下,我們即將看到魏晉南北朝的第三重真相。

讓我們再一次回到故事的開頭,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xì)節(jié):魏晉之初,在地主手下討生活的農(nóng)奴,面對一年比一年猛烈的寒風(fēng),越來越難收獲糧食。是的,寒冷。

公元220年左右,曹操在銅雀臺種下的橘樹,只開花而不結(jié)果。公元225年,魏文帝曹丕十萬士兵,準(zhǔn)備從淮河入長江而攻吳,卻因河道凍結(jié)被迫退兵,這是史書第一次記載淮河結(jié)冰。

今天的淮河即便下雪也不會凍結(jié),攝影師@吳亦丹

古氣候?qū)W家竺可楨證實,東漢中期的溫度比現(xiàn)在高1-2℃,而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年平均溫度比現(xiàn)在低1-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年平均氣溫每下降一度,糧食產(chǎn)量便會比往年下降10%。換言之,從東漢到魏晉的糧食產(chǎn)量下降約30-40%。如此看來,太康時代的揮霍是黑暗來臨前最后的狂歡。(用不同方式重建古氣候,結(jié)論會有所差異,但學(xué)界基本認(rèn)為魏晉南北朝為冷干期)

圖為晉青瓷對書俑,湖南省博物館藏,攝影師@鞠驍

猶記得白癡皇帝司馬衷說出“何不食肉糜”的緣由,是聽見別人議論天下饑荒、百姓餓死。當(dāng)百姓凍餒饑餓,那只有造反;當(dāng)糧食不足以讓所有人生存,那便要屠殺。八王之亂,實為必然。

寒冷還讓中原的權(quán)貴精英“嗑藥成癮”。東漢名醫(yī)張仲景的寒食散,因其御寒之功效而大為流行。包括書法家王羲之、王獻(xiàn)之、“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山水詩人謝靈運等等都曾服食過,甚至服食過量而致病、致死。

請橫屏觀看,魏晉南北朝時服用寒食散的知名人士及效果,依據(jù)葛全勝等《中國歷朝氣候變化》,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在中原飽受寒冷折磨的同時,北方諸族所受的痛苦可是只增不減。分隔農(nóng)耕與游牧民族的農(nóng)牧交錯帶,在徹骨的寒潮影響下,整體南移了數(shù)百公里,塞外早已不適宜生存。

我國農(nóng)牧交錯帶北界歷史變遷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在寒風(fēng)的鞭策之下,北方草原諸族不得不舉起屠刀,殺進(jìn)相對溫暖的中原。

當(dāng)今日的古氣候?qū)W家們重新審視那個時代才驚覺,那是一場影響全球性的干冷氣候。中亞游牧民族向西遷移、羅馬帝國的崩潰、美國中西部霍普韋爾文化的衰落都與此息息相關(guān)。而凜冽的寒風(fēng)也吹開了中國,一個持續(xù)300余年的亂世的帷幕。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時物,中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磚塔,攝影師@劉客白

寒冷,隨著北方游牧民族,一同南下、步步緊逼。公元334年渤海連續(xù)三年冰封,冰面之厚足以承載大軍行進(jìn)。公元452年南京“雨凍殺牛馬”。公元481年南京大雪積陰80余天,濟南則頻繁出現(xiàn)霧凇景觀。

霧凇,攝影師@李珩

氣候轉(zhuǎn)冷直接導(dǎo)致黃河流域水稻種植漸趨萎縮,黃河中下游失去了一種高產(chǎn)作物,糧食大幅減產(chǎn)。數(shù)十個政權(quán)不得不為了僅有的生存資源,以中原為主要戰(zhàn)場大打出手。611次戰(zhàn)爭,年均1.65次,人口損失70%以上,直接貢獻(xiàn)出歷代中國人生存壽命的最低谷。

前文中嗜血而殘暴的后趙石氏家族、北齊高氏家族、南宋劉氏家族無不直面如此慘烈的競爭,即使亞軍也是失敗者,而失敗者只有死路一條。

中原漢族不得不南下避禍,這便是永嘉南渡。一場前無古人的大遷徙席卷中國。北方各族遷入中原,中原士族遷入南方,南方蠻族融入華夏。南方各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六朝煙水間金陵崛起,荊州、揚州、益州等亦如此。它們逐漸取代長安、洛陽成為新的經(jīng)濟中心。中華文化所占有的核心空間得到擴張。

西晉末年漢人南遷示意,制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

尤其是金陵(又稱建康,今南京)。秦漢時期此地尚無行政設(shè)置,而進(jìn)入魏晉南北朝之后,吳、東晉、宋、齊、梁、陳等六朝定都于此。中原漢人視之為文化正統(tǒng)所在,可謂“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出自謝朓《入朝曲》)。為了形容這一時期金陵的靡麗繁華,“六朝金粉”一詞應(yīng)運而生。

圖為南京新街口,根據(jù)目前考古主流觀點,新街口及附近地區(qū)在六朝時期為都城建康的位置所在,攝影師@李毅恒

由南向北的地理遷移,使得各方文化之間碰撞與融合,造就出一個更為蓬勃的中華。首先是佛教文化融入中華。入居中原的鮮卑等胡人信仰、推崇佛教,最初隱含與儒、道相抗衡之意。其壁畫、雕刻,直接仿效佛教的發(fā)源地印度。而后中原的匠人依據(jù)自身審美創(chuàng)作,佛像從高鼻深目的面容,演變?yōu)榉现性瓕徝赖男愎乔逑?。壁畫中的飛天也逐漸本土化。

壁畫中的飛天演變,攝影師@孫志軍,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其次是草原文化融入中華。秦漢之時中國人還在席地而坐,而游牧民族的“馬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融入到中原的家具系統(tǒng)中,最終成為今天的椅子,永久性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習(xí)慣。

北朝絲織文物,相較漢代的寬袍大袖更貼合人體,攝影師@核桃蛋、肖文凱、動脈影,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當(dāng)時中原儒家的繁文縟節(jié)、禮教綱常,也被弱肉強食、崇尚實用的草原文化撕得粉碎,出現(xiàn)了相對自由的輿論氛圍。譬如“學(xué)術(shù)”自由,劉義慶作《世說新語》,賈思勰作《齊民要術(shù)》,酈道元作《水經(jīng)注》,祖沖之算出圓周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再“君子不齒”。

魏晉南北朝的科學(xué)家及主要成就,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又如審美自由。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中除了宋玉之外,潘安、衛(wèi)玠與蘭陵王三位皆出于魏晉南北朝,他們都以女子般的美貌而聞名。甚至衛(wèi)玠因美若玉人,每次上街都必須奮力奔走才能擺脫圍觀的人群,如此竟導(dǎo)致他重病離世,時人謂之“看殺衛(wèi)玠”。在時人眼里,男人的陰柔之美以得到欣賞,花木蘭等女子的陽剛之美,也會得到贊揚。

北齊婁睿墓的壁畫迎賓圖,圖上的男性好似粉面郎君,攝影師@蘇李歡

其三是少數(shù)民族融入中華。魏晉南北朝之前,胡族從未擁有成為中華正統(tǒng)帝王的資格,而亂世烽煙則讓他們登上逐鹿中原的舞臺。大批胡族與漢人通婚,消弭了胡漢的界限。譬如出自鮮卑族的姓氏慕容、宇文、拓跋都融入中華血脈之中。

北齊胡人吃餅騎駝俑,攝影師@鄔紅波,制圖@劉志鵬/星球研究所

在此影響下,日后的白居易和元稹都是胡人出身,但是絲毫不影響社會對他們的認(rèn)可。這份融合更孕育出了光輝燦爛的大唐帝國,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遂能創(chuàng)空前之世局?!?/p>

至此,魏晉南北朝的故事已近尾聲“黯淡了刀光劍影,荒蕪了烽火邊城”(出自歌曲《歷史的天空》)。

須彌山石窟,攝影師@李文博

三次回望、三次探尋,我們驅(qū)散了一些歷史的迷霧,找到了一重又一重真相。但是那個時代的殺戮與佛性、融合與分裂、文明與墮落,似乎早已離我們遠(yuǎn)去,似乎一切流于虛無。

然而當(dāng)我站在青州佛造像之前,我卻發(fā)現(xiàn)我錯了,它們真切地擺在我眼前,我深深被它們的美所震撼。

北齊貼金彩繪圓雕佛立像,保利藝術(shù)博物館藏,攝影師@路客看見

那個荒唐、痛苦到麻木的年月,為何可以雕鑿出如此神情不染塵世的造像。穿越千載,依然可以讓人感受到溫暖與慈悲?

也許在那個黑暗的時代背后還有一重真相。

北齊貼金佛頭殘件,1996山東青州龍興寺窖藏出土,青州博物館藏,攝影師@動脈影

也許,身在極端的亂世之中,古人何嘗看不透人生的本質(zhì)??墒撬麄円廊徊环艞?,追尋理想中的美好。那份美好也許是桃花源,也許是流觴曲水的蘭亭集會,也許是與洛神相見,也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許是正義的九色鹿讓惡人有惡報······

九色鹿壁畫,攝影師@孫志軍

那些鮮活的面龐如風(fēng)沙般消散,那些存在過的渴望與善良卻真切的留在人間。不向苦難低頭、不向庸俗屈膝,正如嵇康臨刑前神色自若地奏響那一曲《廣陵散》。當(dāng)天邊的金光再一次照耀著洞窟中的佛,夕陽勾勒出它豐盈的嘴唇、溫柔的眼眸。而它,正拈花一笑......

北齊彩繪菩薩頭像,青州博物館藏,龍興寺窖藏出土,攝影師@動脈影

本文創(chuàng)作團隊

撰文:靈均

圖片:潘晨霞 設(shè)計:劉志鵬

地圖:陳志浩

審校:吳昕恬&黃太極&洪鶴&PB

封面攝影師:動脈影


【參考文獻(xiàn)】

  • [1] (日)川本芳昭著;余曉潮譯. 講談社中國的歷史 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14.01.

  • [2] 陳寅恪著.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12.

  • [3] 閻步克著. 波峰與波谷 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7.4.

  • [4] 仇鹿鳴著.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quán)力與家族網(wǎng)絡(luò) 修訂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0.08.


星球研究所

以地理的視角,專注于探索極致世界

···THE END···


什么是魏晉南北朝?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蕉岭县| 宜兴市| 鄱阳县| 边坝县| 青铜峡市| 呼伦贝尔市| 太白县| 宁南县| 中山市| 金华市| 房产| 高要市| 厦门市| 旅游| 通海县| 兰考县| 曲沃县| 肇庆市| 石阡县| 武平县| 泽库县| 连城县| 昌吉市| 南丰县| 博乐市| 台州市| 武功县| 牡丹江市| 察雅县| 陇川县| 化德县| 荆州市| 吉隆县| 平定县| 梁山县| 景泰县| 射阳县| 新丰县| 类乌齐县| 历史| 大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