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抑郁癥》讀后感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少年抑郁癥》的書,根據(jù)《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也就是說幾乎每4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可能抑郁。
而家庭因素是導致青少年罹患抑郁癥的重要因素,因為在同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缺少家庭支持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應激事件的影響,那些性格暴躁、容易焦慮或本身就有人際交往困難的父母,很難給孩子一個安全、穩(wěn)定、溫暖、包容的環(huán)境,他們還會把自己的焦慮和憤怒轉移到孩子身上,對孩子要么忽視,要么過度控制,要么責罵、毆打。
在這種環(huán)境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xiàn)性格缺陷或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對他們未來的人際交往造成阻礙,進一步加重他們的困境和痛苦。
他人即地獄”,這句話道出了抑郁癥患者最大的生存困境:誤解和偏見。
書中舉了幾個例子,比如一個老師對抑郁癥的學生說:“就要考試了,你居然還有時間抑郁,不把心思花在學習上,不是好孩子,再不聽老師的話,將來會沒有前途的,老師是為你好呀。”
再比如,一個因抑郁癥想要跳樓的孩子,他的爸爸則冷眼站在一邊,說出口的都是嘲諷:“他是故意的,就讓他跳?!?/span>
網(wǎng)上也有很多人會說,抑郁癥的原因就是窮或者矯情,這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說抑郁癥患者真的有什么共性的話,那就是他們大多都善良軟弱,不忍心攻擊別人,就反過來攻擊自己。
更讓人絕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家庭的復制品,缺愛的孩子,大概率也不會成為合格的伴侶和父母,他的悲劇很可能在新的家庭重現(xiàn),苦難就如同刻在基因上一般,蔓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但書中也列舉幾個正向的例子,一個女孩經(jīng)過專業(yè)的幫助,選擇了與家人和解,理解并饒恕了自己的父母和爺爺。最后她選擇成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因為有著抑郁的經(jīng)歷,她也更清楚怎么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回到人生的正軌上去。
以上只是對本書部分內容的概況,非常建議大家讀一讀,從客觀科學的角度去了解抑郁癥這個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