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游記(10):大連電車與星海公園


大連醫(yī)大二院的核酸檢測點前,人們在大太陽下排起了長隊。隊伍緩慢地移動著,好似一條被放大數(shù)百倍的蜈蚣。
?
“這也太長了吧?!蔽蚁蛞晃淮髦坨R的壯年人吐槽。
?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沒有辦法,最近疫情又起來了?!?/p>
?
“如果街上有設(shè)立街邊檢測點,那么人們就不會一窩蜂地涌到這里了。”我無奈地苦笑。
?
做完核酸后,來到大連有軌202路醫(yī)大二院站等車。作為中國大陸保留有軌電車的唯二城市,大連在它的有軌電車基因里深深地刻入了日本元素。


最早的有軌電車出現(xiàn)于1899年,清王朝時期的北平,由德國西門子公司修建,它連接郊區(qū)的馬家堡火車站與永定門,線路全長400米,次年毀于義和團運動。
天津和上海先后于1906年及1908年開通有軌電車,之后其他有租界或者成為通商口岸的城市開始效仿。東北各地中,日俄相繼在大連、哈爾濱、長春、沈陽開通有軌電車線路。


電車緩緩駛?cè)胝九_,停站幾分鐘后繼續(xù)。有趣的是星海公園站后的線路由地面轉(zhuǎn)為高架區(qū)間,游走在高架上面,兩側(cè)的樓宇車流盡收眼底。
?
一座青翠的小山出現(xiàn)在窗外,這是位于大連西南部的七賢嶺森林公園,同時也是大連新城與老城的分界線。山上的植物枝葉茂密,有的甚至拍打著車窗,似乎要跟乘客對話。
?
電車駛下約兩公里長的高架路段。又過了5站,車速漸緩,202路的終點站——小平島前到了。路口對面,豎立著一座刻有“小平島”字樣的石碑。中國最早的核潛艇基地在這里建立,現(xiàn)在因為城市發(fā)展已經(jīng)遷到別處。


石碑一旁,是202路小平島車輛段。與印象中車輛段的高墻林立、戒備森嚴不同,小平島車輛段與人行道之間相隔僅有半人高的護欄,簡直是軌道交通愛好者的福音。身穿藍衣的工作人員不時走過軌道,隨即消失在一旁的建筑物后。

隨著城市公共交通的發(fā)展和車輛增多,從1950年代末開始,中國大陸的大城市陸續(xù)拆除有軌電車線路,代之以無軌電車。到2006年,大陸還運營有軌電車的城市只剩下長春與大連,前提是這些碩果僅存的有軌已經(jīng)被改造成城市軌道交通的一部分。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底,天津濱海新區(qū)開通了從法國引進的膠輪導(dǎo)向電車,這讓天津成為大陸第一個使用膠輪導(dǎo)向有軌電車的城市。2009年,上海張江地區(qū)也開通了膠輪導(dǎo)向的電車。
?
這種電車的鋼輪鋼軌只起導(dǎo)向的作用,承擔(dān)行駛和承重的是橡膠輪胎,這讓它們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有軌電車有著本質(zhì)區(qū)別。
?
區(qū)別起見,可以叫它們“輕軌”。這樣的“輕軌”進入了更多的城市,例如2013年的沈陽;2014年的南京、蘇州、廣州;2015年的淮安;2016年的青島;2017年的珠海。之后每年都有一個甚至幾個城市開通輕軌。
?
正想著呢,一輛出庫電車從車輛段里面緩緩駛出,準備執(zhí)行調(diào)度任務(wù)。我乘著這輛電車,走了7站地,來到星海公園站,準備為今天的探訪額外“加餐”。


建于1909年的星海公園曾用名“星浦游園”,是大連的早期海濱公園之一。走過公園的綠廊,很快來到海邊。游客們或在沙灘上坐享日光浴,或披上泳裝下海嬉戲。我也隨大流,把褲腿卷高,穿著涼鞋走在淺灘的海水中。


這里是黃海吧,渾黃的海水沒過腳面,輕輕拍打我。水中的沙子和海帶如同調(diào)皮的孩子,在腳丫和腳背上游走。遠處的斜拉橋下,快艇載著一船乘客在水面上激起波瀾。海鷗在低空盤旋,歡快地鳴叫,接受游客的投喂。啊,大連,讓我想起年幼時看《麥兜》,結(jié)尾那一幕:主人公光著腳站在沙灘上,任憑海水一波波拍打。
東北游記(10):大連電車與星海公園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