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幸好導演只做到哥舒翰出潼關被抓,沒有再往后做下去

長安三萬里電影不得不說是真的火,剛上線電影院就票房破億,隨后更是火出圈外,連很多不看動漫電影的觀眾都慕名來看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票房現在已經正式破8億,在這部電影上線影院之前,我是如論如何都沒想到這部電影居然能這么火,居然能有這么高的票房,照這樣下去,破10億不是夢,是很有可能的事。

不知道觀眾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注意到一個人沒有,這個人就是哥舒翰。在電影里面,導演是怎么塑造他的呢?可以說把他塑造的很好,明知身體狀況很差,有重病在身,都快半身不遂了,但是在接到唐玄宗的出戰(zhàn)命令后還是親自披掛上陣了,出潼關大戰(zhàn)安祿山叛軍。只是他帶病出戰(zhàn),安祿山叛軍等的就是他出兵,所以哥舒翰慘了,最終戰(zhàn)敗被抓。

但是就算被抓了,哥舒翰依然沒有想過投降,反寧死不屈,對于想要來救他的高適,他則是讓高適快走,不要救他,以大唐的舍己為重。可以說長安三萬里的哥舒翰被演活了,也讓人由衷敬佩。
一,幸好導演只做到哥舒翰出潼關被抓,沒有再往后做下去
對于歷史一知半解的觀眾言,可能不覺得這里有什么問題,但是對于懂得歷史尤其知道哥舒翰的歷史黨言,卻是再清楚不過哥舒翰的結局。
這里我要感謝導演手下留情,在長安三萬里這部電影里面只做到哥舒翰出潼關被抓,沒有再往后做下去。

因為真實的歷史是殘酷的,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在長安三萬里電影中,哥舒翰是一個可歌可泣值得尊重和肯定的人,他雖然敗了,而且是一敗涂地全軍覆沒,但是他卻死戰(zhàn)不降最終無奈被抓。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哥舒翰是這樣的,在戰(zhàn)敗被抓后被送到洛陽,面對安祿山這個叛軍首領,他選擇了投降,后跪拜認罪。

為了活命,他選擇討好安祿山,說安祿山是開創(chuàng)天下之人,是未來注定要當皇帝的。但是現在大局未定國內未平,我這個人還有用,我可以寫信給我的舊部和我認識的將軍,讓他們來投降。

安祿山一聽就很高興,之前還想殺了哥舒翰立威,但是現在不想殺了,要留著哥舒翰。哥舒翰千不該萬不該真的寫信招降他的舊部和他認識的將軍,這一來立刻成為眾矢之的,很多人也因此罵他貪生怕死,不肯為國盡忠,哥舒翰也因此晚節(jié)不保,沒有人再愿意為他說話。

如果長安三萬里的導演真的把歷史上的哥舒翰還原出來的話,讓觀眾看到他卑躬屈膝的投降安祿山的話,那么會怎么想?肯定是一片罵聲,畢竟前面他表現的多好,寧死不降,為國盡忠,結果被抓后沒有多久就變節(jié)了,就投降安祿山了,還為安祿山做事,招降舊部和他認識的將軍。

這樣的人,從他為安祿山做事那一刻起,就已經不會有人為他說話了。當初的為國征戰(zhàn)浴血殺敵的將士不會為他說話,如今的觀眾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后也不會為他說話。
幸好長安三萬里導演及時收住,沒有給出哥舒翰最后的結局,沒有讓觀眾看到他向安祿山投降,保留了他最后的一點體面。

如今在很多觀眾的眼中,哥舒翰是寧死不降的,是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的,是為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沒有做出投降的事,更沒有為安祿山做事。這樣的將軍,不好嗎?在我個人看來很好,也認可這部電影。
那么今天就說到這里,大家對此怎么看呢?歡迎討論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