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大家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在拼一張圖或者搭積木的時候,稍微碰到一點困難就會煩躁、氣餒,甚至產生挫敗感。孩子沒有耐心,做一件事情說很多遍卻遲遲沒有行動,做事拖拉、執(zhí)行力差。雙方在催促和被催促中都筋疲力盡。
要解決這個問題,也許我們應該在“專注力”上下功夫。比如,當我們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一件事上的時候,往往會事半功倍。而注意力被分散的話,我們就很難完成一件事情。
專注力可以克服焦躁的情緒。當一個人持續(xù)地專注一件事情,人的內心自然是平和安靜的。反之,思維漫游的人則容易焦躁不安。處于焦躁的狀態(tài),就很難有耐心完成任何一件事情,更不用說做好一件事情了。
1933年美國加州大地震,愛因斯坦正在研究地震理論,專注于研究的他竟然沒有發(fā)現周圍在晃動,他的學生告訴他地震了,他才反應過來趕緊跑出大樓。
有一次,數學家陳景潤走路時撞到樹上,非但沒察覺到自己走錯了路,反倒以為是撞著別人了,一連說了幾聲對不起。后來抬頭一看,才發(fā)現是一棵大樹,不由得會心一笑。原來,他正全神貫注地思考著數學問題。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研究取得巨大成功,與他出色的專注力緊密相關。
所以,我們要學會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信心的同時,一點點提高他的耐心。等孩子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逐漸就會專注起來。當孩子成功做成一件事情時,就會更加自信、有耐心,也就會更加專注。這也是孩子與父母建立好的親子關系的一個必經過程。
孩子的問題往往映射出我們自身的問題。我們處于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各種不聚焦信息充斥在我們周圍,但只要我們自己能夠找尋到專注的真諦,就能給孩子以積極的影響,一起修煉專注力。
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十種方法
1.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
2.不干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孩子認真的時候不要打斷孩子
3.家長減少嘮叨
4.讓孩子大聲讀書
5.營造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huán)境
6.不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和書籍,雜亂的物品會影響孩子的選擇
7.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8.跟孩子一起玩“自我約束力”的游戲
9.買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10.準備思維小游戲、拼圖、涂顏色填空
——《圓愛組織》粉絲投稿
#圓愛組織##LoveLifeAssociation##守護新生命##關愛準媽媽##新生命守護者林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