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星爺?shù)摹段錉钤K乞兒》——起伏人間,真實卻又真摯。(其二)

? ? ? ? (接續(xù)《其一》)
? ? ? ? 古之少年,為國而征,古之制度,視女不正。為了一個女子考狀元,為了一句誓言破萬厄,這在一個頻繁出入青樓的紈绔子弟身上幾乎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然而也正是這種不可能,蘇燦的堅持才令人刮目相看。這種堅持,也許是因為一見鐘情,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一見傾心。正因頻頻出入青樓紅院這等風流之地,才更有可能去找尋真正的能夠填補內心之物;正因屢屢尋歡庸脂俗粉這類浮云之歡,方真無機會來求得虛假的無力迎合面子之言。女子的斷然拒絕,令他夢魂縈繞;女子的先行離開,卻讓他刻骨銘心。
? ? ? ? 正因失去了心,所以在風雨之地流連忘返;正因被黑暗麻木著,所以更加渴望一瞬間的閃亮。也許只是想到便說,也許是出于深衷,又或是出于“劇情需要”,但,不論出于何種原因,一個不曾與“志”之一字沾邊的紈绔子弟,此時此刻心中開始燃起了雄心壯志的簇火之苗。
? ? ? ? 真正令觀者為之感嘆的,不僅只是一位少年大起大落之后的氣蓋世,而是一個凡人風雨錘打之間的理驚人。該作不像《食神》那樣從一而終地講述“珍惜”的真諦,它更多地,是傾向于對教科書式人生的多維感化,其中,以下幾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
? ? ? ? ①排斥與共容。由于本作時間定格在腐朽的大清王朝,一個階級矛盾日益趨向劇烈的時代,排斥似乎不可避免。且不說蘇燦一直以來對于乞丐根深蒂固的鄙夷,單從大臣同僚之間爭斗不饒(以僧格林沁與蘇察哈爾父子為主)、男人女人間的高低界限以及父子間的芥蒂等處都能夠看出社會上普遍的排斥心理與不相認可的現(xiàn)象。然而,如果電影只是單單地呈現(xiàn)出這樣一派腐朽景圖,不免顯得蒼白。在這一方面,即使臣子日常明爭暗斗,卻依然有貴人相助;即便男女不平三尺固念,卻依舊有美人感動、郎兒重視;哪怕鄙視輕蔑社職之差,卻依然有“真香定律”。社會不會永遠是一攤攪不動的死水,倘若時機一到,倘若有著想要發(fā)現(xiàn)真心的欲望好奇,彩虹也許就在腳下的坑洼之處!
? ? ? ? ②學習與上進。聽慣了“活到老,學到老”這一標準俗話的我們,也許不曾過于留意,學習與上進在影片的地位。也許不太清晰,但是當蘇父借字乞討卻不得終、當蘇燦一筆一畫順著木字而動,我們也許忽視了,即使是乞丐,也要學習!學習不分高低貴賤,學習亦不分老弱病殘。如果說“活到老,學到老”是學習的縱向通用,那么該片便是從橫向這一常常被怨天尤人的我們忽視了的角度去切開人生的另一真諦。正是蘇燦在乞丐生涯中敢于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敢于在大是大非面前扼住命運的喉嚨,新的丐幫幫主,便由此誕生。
? ? ? ? ③悟武亦悟心。作為一個有著武打俠客之影的影視作品,武術上的明悟自然是少不了的環(huán)節(jié),更何況周星馳系列都一貫使用的風格。這算半個外掛的明悟在武學上與劇情上毫無疑問有著重要作用,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在人物方面的明悟,我將它稱為:悟心。蘇燦從一開始的無心子弟,到受挫后開始有了自尊心以及能夠忍耐他人冷嘲熱諷的韌心的小乞丐,到最后悟得“苦盡甘來”之妙的丐幫幫主,蘇燦的成長是悟心,這也是那個社會與當今社會上的人生寶藏。也正因尋回了真心,蘇燦才會有著天子邀船自不動的偉人品格。
? ? ? ? 蘇燦一生,風雨起伏,卻有著極高的社會意義,影片也因此,有著極大的社會價值。正因真實的影片,才鑄就了一位頗真的人物,也正因為他,我們看到了,何為自己,何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