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種樹人”和“樹”
郭龍
? ? ? ?八月的西藏,烈日炎炎似火燒。走在火辣辣的太陽下,使人不得不加快腳步躲避炙熱的驕陽,走在涼颼颼的樹蔭下,使人刻意放慢腳步感受片刻的愜意。心中竊喜,暗暗地為種樹人鼓掌,這些樹再過幾年就會長得更加枝繁葉茂,也會為更多的人遮日避雨。
? ? ? ?此“種樹人”非彼“種樹人”,此“樹”也非彼“樹”。泱泱華夏中華五千年,誕生了數(shù)不清桃李滿天下的“種樹人”,栽培了數(shù)不盡的古木參天“大樹”。
? ? ?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必然是因為有了“種樹人”才能屹立東方。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使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一典故來闡釋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這也是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老子理想的“大同”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號召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yōu)異的答卷。習近平總書記曾借用古代思想家朱熹“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這句古語,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把贏得民心民意、匯聚民智民力作為重要著力點。
? ? ? ?新時代的年輕干部若要成長為一顆猶蔭十畝的“參天大樹”絕非一朝一夕之易事。新時代年輕干部要成長為“猶蔭十畝大樹”,在栽進土壤的那一刻就要“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努力奮斗”。長成棟梁之材需要“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黨章黨規(guī)黨紀和法律法規(guī)”這把鋒利的剪刀,修剪掉不該有的“私心雜念”枝丫。只要將根系深深扎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肥沃土地,汲取更多的養(yǎng)分,勢必枝繁葉茂。遇到惡劣天氣,“年輕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沖鋒在前,在斗爭中經(jīng)風雨、見世面”,挺拔屹立,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破壞。
? ? ? ?未來的后人在樹蔭下避暑納涼是世代“種樹人”的初心也是時代“樹”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之處,社會動蕩、戰(zhàn)火紛飛、民不聊生,懷著對國家繁榮穩(wěn)定、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初心使命,我黨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今日的太平盛世。革命先輩“初心和使命”的血液已經(jīng)流淌進“新時代年輕干部”的身體,新時代年輕干部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緊握“初心使命接力棒”,繼續(xù)發(fā)揚我黨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時刻牢記我們所肩負的歷史責任,時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