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傳考研經(jīng)驗貼|學碩-傳播學經(jīng)驗貼|智能傳播方向第一,超走心的七千字經(jīng)驗談!
“只要我還在一直讀書,我就能夠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與自己的無知、狹隘、偏見、陰暗,見招拆招?!薄栘悺ぜ涌姟吨蒙碛诳嚯y與陽光之間》
個人情況:
我本科為朝陽區(qū)某211通信工程專業(yè),并利用大二暑假期間輔修了新聞學雙學位。一戰(zhàn)由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成功落榜,2022年7月從大廠辭職后在家脫產(chǎn)備考,共備戰(zhàn)173天將近1361小時,初試403分,并以70分的材料評議成功以方向第一的成績進入復試,最終以復試93.18分成功上岸。
關于擇校:???
常有人調侃我為什么從就業(yè)前景光明的通信工程跨考到“月薪三千”的粉領專業(yè),甚至連我自己也會疑惑,為何一定要重新開始備考一門全新的專業(yè)??赡苁情L達7年的理科學習讓我逐漸厭倦,亦或是想要跳出舒適圈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選擇了跨考后,一切就像是冥冥中注定一般,我與傳播學開啟了“相愛相殺”的旅途。
學習計劃:
政治:(一戰(zhàn)67分,二戰(zhàn)65分) 時間分配:政治無需開始太早,哪怕是高中政治不及格的理科生在9月或10月開始學習都不遲。不要太過于焦慮網(wǎng)上鋪天蓋地宣傳政治越早學習越好(不宣傳的話考研機構怎么賺錢),也不要看見身邊研友開始刷1000題就感到心急(越早刷忘的越快)。因此,我的建議是將政治視為邊緣學科,當你學英語和專業(yè)課學累的時候,就可以偶爾寵幸一下政治,因為你在政治上花費的時間往往無法與你所獲得的分數(shù)成正比。
資料推薦:
《核心考案》9-10月
在看徐濤老師網(wǎng)課時可以在書上畫出重點方便記憶,或是方便后續(xù)找到1000題中對應的知識點。其實用處不大,就是圖個安心,經(jīng)費緊張可以不買。
《肖秀榮1000題》9-10月
建議看一節(jié)網(wǎng)課刷一節(jié)題,不會的題不要瞎蒙,你不是在考試,而是在查漏補缺,將錯題或者不會寫的題對應《核心考案》找到對應知識點。至于刷題次數(shù),我認為一遍就夠了,咱們沒有更多時間分配給政治。
《腿姐沖刺背誦手冊》11-12月
2倍速跟著腿姐網(wǎng)課圈出知識點,不想看網(wǎng)課的可以直接在小紅書上找相應的考研博主要筆記。我在11-12月用《背誦手冊》居多,在刷沖刺題時,將重復出現(xiàn)的知識點著重標記。
《肖4》《肖8》11-12月
大概11月中旬肖老師的押題卷就會出版了,經(jīng)費充裕的可以買對應的刷題卡,因為押題卷的選擇題需要二刷或三刷,而在紙質書與答題卡上模擬更加符合考場的氛圍。若經(jīng)費緊張,也可以使用蒼盾小程序進行線上刷題。對于寫錯的題,我會用專門的錯題本進行記錄,并標記出對應知識點的頁數(shù),方便后續(xù)的復習。
《肖題腿用》12月
主觀題我只買了這一本紙質版材料,是使用腿姐的答題模板去答肖老師的題,里面也會有一些必背的套話匯總,節(jié)約了我總結各類主觀題知識點的時間。
備考心得:通過一年的學習,我的政治反而降了2分,但我并不認為是我不夠努力,我在蒼盾小程序上刷遍了市面上的所有押題卷,并用專門的紙質錯題本對每一個錯題進行錯誤原因與知識點的分析,但真題的選擇題就是很離譜,備考的再好我們也無法涉及所有的知識點。所以在備考的時候要懂得取舍,將時間花在回報率更高的學科上。
英語一:(一戰(zhàn):70分,二戰(zhàn)77分)
單詞:
越早開始越好,我使用的是歐陸詞典app,利用擠地鐵、泡腳、睡前等空余時間將2023考研詞匯閃過、2023考研英語詞匯紅寶書過了2遍。此外,建議刷真題時將陌生的單詞記在專門的單詞本上,使用“A4紙記憶法”進行背誦。每天花費在背單詞上的時間盡量控制在30min-1h。
閱讀:
我使用的資料是黃皮書的歷年真題。暑假期間刷01-10年的真題,可以每天精刷一篇真題,將高頻詞、生詞抄在單詞本上,并找出每個錯誤選項在原文中對應的句子。暑假期間刷題求質不求量,不要聽聞其他人暑假期間把真題刷完了就焦慮自己是不是落下了進度。當正確率提升后可逐步增加每次刷題的篇數(shù),直至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4篇閱讀。網(wǎng)課方面,最好對市面上各大英語機構的老師祛魅,方法再好也只是起到輔助作用,關鍵還是多刷題提升語感。11月可對真題進行二刷,將一刷二刷都寫錯的題進行歸納,總結錯誤原因。12月使用21-23年真題進行模擬,并在更正后進行多刷。
小三門:
完型建議聽易熙人老師的課,并將紅花綠葉詞進行匯總。此外,我會在背單詞的同時順帶背誦宋逸軒完型固定搭配(可能起不到什么作用,主打的就是一個心安)。做題時,按照段落順序從頭寫,不要跳讀,重點圈出邏輯連詞與轉折詞,選出答案后帶入原文檢查語句邏輯。做完后回過頭看整篇文章的主題與段落間邏輯是否通順。第一次做可能正確率比較低,但不要灰心,熟能生巧,多練習幾篇后語感就會慢慢變好。
新題型建議聽劉琦老師的課,掌握邏輯關系詞、代詞、冠詞等語段特征詞(特別特別重要),根據(jù)固定選項首尾句中的語段特征詞去確認未固定選項的位置。聽完劉老師的方法后,即使文章生僻詞再多,我再看不懂,基本也都是只錯一個或全對。新題型筆記可以去利之學姐公眾號回復關鍵詞獲取。
翻譯:
建議每天練習一篇真題,并對照答案采分點仔細修改,實在無法理解的地方就會看唐靜老師對應的真題網(wǎng)課。唐老師廢話不多,干貨滿滿,也會對一些參考答案外的答案進行一定的勘誤。(網(wǎng)課資源同樣在利之學姐公眾號獲取)
作文:
7-10月,我每三天會練習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并使用批改軟件進行批改,雖然市面上的軟件評分標準與閱卷標準不同,但可以借助軟件進行高級詞的替代,并檢查一些小的語句錯誤。11月,將真題作文都寫完一遍后,我會歸納市面上提供的各種范文,總結出萬能模板。如小作文的建議信、通知、推薦信、會議綱要等;大作文的正面話題、中立話題、負面話題、材料作文、圖表作文。12月,我會每天在答題卡上默寫一篇模板,直到對任何類型的作文都了熟于心。
備考心得:
英語相較于政治更容易與他人拉開分數(shù),因此我們在備考時也應該功利一點,對于完型、翻譯等分值較低或者拉不開差距的題型無須過于糾結。此外,單詞真的特別特別重要,當詞匯量增大后,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再難的閱讀好像也不過如此。小紅書上也有很多高分經(jīng)驗帖,不過方法都是因人而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主題寫作:
(一戰(zhàn):106分,二戰(zhàn):132分) 一戰(zhàn)時主題寫作的失利極大地拉低了我的總體成績,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報名了凱程的三階與四階課程,從此開啟了我的“懶人式”提分學習。 備考資料:
《中傳783主題寫作沖刺寶典》(7-8月)
穆清老師整理的主題寫作方法論貫穿了我的整個備考階段:“ABCD”四大元素的排列組合、“三段式”與“排比式”的行文結構、十大必備高級視域使我的論文框架搭建得更加結實。而《沖刺寶典》則是讓我的論文框架變得有血有肉的靈丹妙藥。書中不僅介紹了優(yōu)秀標題、優(yōu)秀提綱等基礎零件的寫作技巧,還為我們提供了高光詞匯、百搭詞匯、常用背景等熱門素材詞條,尤其是書中介紹的“五句法”,讓我徹底擺脫了無話可寫、邏輯松散的窘境。
《熱點論文集》(7-12月)
由于我更喜歡紙質學習,因此我在知網(wǎng)上下載了段鵬、曾一果、彭蘭、張志安等老師的經(jīng)典論文,并打印成冊,方便我對論文框架的提取與對高光句的圈畫。在上機構網(wǎng)課時,師姐經(jīng)常從社會維度、技術維度、文化維度、人本維度出發(fā),為我們講解相關論文,因此我在選取論文時,也著重于學習中傳較易出題的維度。此外,由于我特別喜歡清華教授史安斌對于國際傳播的研究,因此大量下載了“轉文化傳播”、“平臺世界主義”等相關論文。幸運的是,2023屆783考的主題就是國際傳播與文化,我大量運用了史教授的前沿名詞與觀點,成功抓住了閱卷老師的眼球。
《中傳783高分寫作精選》(9-12月)
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資料沒有之一,相比于大牛的論文,師哥師姐在備考期間寫的高分論文更加通俗易懂,也更符合考試標準。我可以學習他們的標題與行文邏輯,摘抄素材與專有名詞。相比于自己去論文里挑選晦澀難懂的專有名詞,我更愿意直接看別人是如何將學者的觀點絲滑地融入“五句法”論述。
模擬練習:
為了督促自己練習,我購買了凱程的783批改,共練習6篇。9月27日我開始第一次機打練習,由于是初次嘗試,我時常對框架和素材不夠熟練,邊寫邊翻閱筆記與資料,足足寫了9個多小時,并經(jīng)過師姐3次修改后最終定稿。第二次練習時,由于對材料涉及的話題不夠熟練,我花費的時間更多,但批改師哥反饋的低分直接給我潑了一盆冷水,讓我有了直面現(xiàn)實的壓力與緊迫感。因此在11月到12月,我每周練習一篇論文框架,每半個月完成一篇完整的論文??记耙粋€星期,我在紙質答題卡上限時全真模擬,目的就是為了熟練論文格式、行文間距以及控制字數(shù)。
12月,在打磨完6篇論文后,我會將每篇論文的框架與核心觀點提取出來,并不斷優(yōu)化標題與小標題,方便考前的快速復習。記得12月24號晚上,我單獨花了一小時時間優(yōu)化了第6篇論文的小標題,而我練習的最后一篇也十分幸運地成為25號我寫在答題卡上的那一篇。
備考心得:
半年時間里,我的783提分十分顯著,證實了練習783的重要性。練習783,就像是拿著錘子不斷雕刻自身,過程充滿著自我剖析的痛苦與自我懷疑的絕望,但也終會迎來打磨出完美作品時的喜悅。
人文社科基礎:(一戰(zhàn):112分,二戰(zhàn):129分)
我時常會慶幸自己選擇了跨考傳播學,讓我能夠靜下心來與歷史對話。翻閱厚厚的書籍,感受時間的重量,在一次又一次“心流狀態(tài)”里和不同的人物進行思想的碰撞,是我備考期間最喜歡且最享受的事。
備考規(guī)劃:
根據(jù)考點清單匯總,我將大部分時間分配給了知識點多且碎的文學和哲學,雖然文明史的知識點也很繁雜,但其題型只有選擇與論述,因此不必死磕。至于媒介社會學,我認為無需擴展過多書外的知識點,因此只將時間花費在了專題學習和預測論述題的答案撰寫上。 7-9月通過觀看網(wǎng)課對知識點的講解加深對各科重點的印象,10月完成對各科每章節(jié)知識點的串聯(lián)與系統(tǒng)性整理。11月完成考點清單上每一道題的答案撰寫,并開始車輪背誦,12月收集各機構的押題卷,進行閉卷模擬與答案背誦。
各科計劃:
文學史:
雖然2022年起883不再考名詞解釋,但在備考期間使用名詞解釋的方法記憶各知識點是十分高效的。我從文體、人物、作品、風格流派、歷史事件等維度對全書進行的梳理,并著重復習“詩經(jīng)”、“李杜”、“性靈文學”等高頻考點。簡答題方面,我從對比類(文體對比、創(chuàng)作風格對比、作品對比)、理解類(理論主張、文學運動、文學發(fā)展)、要點類(藝術成就、發(fā)展階段)三類,對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進行關聯(lián),橫向分析差異與聯(lián)系、縱向分析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特別關注原書的目錄,中傳老師出題特別懶,目錄的出題率極高,尤其是單拎出來為一小節(jié)的人物與事件。
文明史:文明史的學習十分注重系統(tǒng)與連貫性,因此我從國別維度(古埃及、古西亞、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中古伊斯蘭、中古西歐、近代西歐、日本、中國)和時間維度(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工業(yè)文明興起、工業(yè)文明在全球的擴張)對原書進行的拆分與整合,增強了各章節(jié)間的關聯(lián)性。由于文明史的知識點過于海量,因此我只注重了核心知識點的學習與記憶,至于細枝末節(jié)的知識點,與其花費大量時間,不如相信命運。(比如今年文明史選擇題爆冷門的“歐洲孔子”,這兩分該丟就丟吧....)
哲學:
哲學我真的瘋狂推薦凱程的穆清老師!清清子為我們梳理的邏輯框架十分適合跨考生對晦澀難懂的哲學建立起基本的學習框架。首先,要對張世英先生主張的“萬物一體”進行剖析,從“真善美”與“歷史觀”角度足以將書上的真理觀、審美觀、倫理觀、歷史觀進行串聯(lián)。其次,應該明確個人發(fā)展的三大階段,將“超越與容納”和“超越與復歸”關系進行橫向對比,并聯(lián)系各學者的觀點進行分類與對比。值得注意的是,書上成點出現(xiàn)的知識點,極其容易出簡答題,但從中傳的出題風格來看,哲學簡答題的難度是逐年提升的,因此還是需要我們加強對哲學底層邏輯的理解。
媒介社會:
在學習媒介與社會學之前,我先聽了穆清老師對整本書行文邏輯的講解,在掌握原著框架后再去進行具體章節(jié)的學習,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全書可分為媒介產(chǎn)業(yè)、媒介內容、媒介受眾、媒介技術、媒介效果五大分塊,分別對應“5w”中的控制研究、內容研究、受眾研究、媒介研究和效果研究。全書貫穿著一個核心公式,即結構性束縛與能動性,我們應將兩者間存在的張力進行剖析,并以此為邏輯來分析“媒介與社會世界的模型圖”。媒介與社會學的選擇題出得極其刁鉆,因此應該對每一個知識點都充分理解;此外,11月開始應積極關注各機構的押題卷,對每一題都進行練習,不斷打磨小標題,更新論述素材。
備考心得:
在學習883的過程中,我沒有忘卻自身的理科思維,將學習工科時的嚴謹與系統(tǒng)化帶入到了883的學習中,通過對各科進行思維導圖的建立、地毯式的查漏補缺、和車輪戰(zhàn)式的背誦,我在考場上答題時就像遇到老朋友般親切。除卻應試的學習,我在備考過程中對哲學產(chǎn)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物物而不物于物”像是我備考期間的信條,支撐著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孤獨又黑暗的夜晚。
材料評議:
個人情況:本科中傳工科,績點3.0/4.0,輔修新聞學雙學位績點3.5/4.0,四六級擦邊過。兩年班長和院學生會干部經(jīng)歷,國慶70周年閱兵儀式大學生方陣動作教員、優(yōu)秀骨干。小紅書輿情監(jiān)測實習、全球輿情大數(shù)據(jù)團隊數(shù)據(jù)組成員。一項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省級大創(chuàng)項目。最終材料分70分。 準備階段:中傳的材料評議環(huán)節(jié)十分繁瑣,建議準備考中傳的友友好好記錄自己在大學生涯里獲得的榮譽與各類經(jīng)歷,防止要提交時手忙腳亂。應屆生可以嘗試發(fā)表論文,但要注意甄別一些騙取大量資金的論文代發(fā)機構;往屆生可以嘗試找一段與
自身報考方向相契合的實習或志愿服務,四六級分數(shù)不高的可以考雅思托福。
核心部分:
我并沒有發(fā)表論文,也沒有獎學金和國獎,但在材料分普遍偏低的傳播研究院獲得了70分,足以說明自身情況與報考方向的契合度有多么重要。在選擇考研專業(yè)時,我便考慮到了自身的工科背景,選擇了智能傳播方向??蒲性O想部分也十分重要,若不太契合自身報考方向可能會被導師提問,為了防止面試時的尷尬,科研設想的選題值得反復斟酌。此外,個人陳述部分不必太多模板化,在報考原因等板塊可以結合自身的故事真情流露,讓老師看到一個立體的考生形象。
復試環(huán)節(jié):
中傳的進復試名單公布與復試時間僅相差不到一星期,因此準備時間十分倉促,建議材料出分后就著手準備。
英語:
首先準備一個3分鐘左右的自我介紹,每天練習一遍,直到可以有感情地脫稿背誦。我在材料出分后便和兩個小伙伴一起組隊練習英語口語,每人現(xiàn)場出一道題,根據(jù)骰子的大小來決定答題順序,出的題目涵蓋生活英語和專業(yè)英語,且多從中傳往年的真題庫里抽取。比如生活類英語包括:你為什么選擇中傳、介紹你最喜歡的一本書、你經(jīng)歷過哪些挫折以及你是如何克服的。專業(yè)類英語包括:談談你對集體主義的看法、如何理解非虛構寫作、如何看待數(shù)字鴻溝、你認為紙質報紙會消亡嗎、如何看待反轉新聞等等。在練習完后,將每道題的答案整理為一個文檔,方便后續(xù)的復習。
專業(yè)課:
中傳改革后初試所考的內容較少涉及專業(yè)課,因此專業(yè)課的復習要占大頭。因為我報考的是傳播學,因此我會去搜集各大新傳機構傳播學基礎的公開課,對較為基礎的專業(yè)知識進行一定的掌握。其次,要關注專業(yè)領域的熱點,比如與智能傳播相關的chatgpt、虛擬數(shù)字人、文心一言等,可以通過閱讀彭蘭等前沿學者的論文,提取出具有參考性的觀點,并用自己的話總結闡述。最后,可以適當關注一下報考方向的導師近年發(fā)表的論文,如智能傳播方向的劉燕南老師在電視視聽率領域深耕多年,往年的面試題也出現(xiàn)了“你認為傳統(tǒng)電視傳播效果的評估形式與網(wǎng)絡時代收視率的評估形式有何差別”等與導師研究課題相關的題目。
復試現(xiàn)場:
在現(xiàn)場報完道后師哥師姐會帶領所有人進入備考室備考,并告知考試順序。順序是由初試與材料的綜合成績所決定,分數(shù)高的先考。當?shù)弥沂钱斕斓谝粋€面試的考生時,我有些緊張,但立馬就調整了自己的心態(tài):第一個人面試,老師往往會用來熟悉流程,不會過于刁難。復試過程也果真如此,老師們都很和善,甚至在抽題環(huán)節(jié)時,老師們還在和秘書討論抽題的形式。 首先是自我介紹環(huán)節(jié),大概3分鐘左右,沒有老師打斷。然后是抽題環(huán)節(jié),秘書會出示三種顏色的信封讓考生選擇其一,我當天穿的是粉色馬甲因此還在現(xiàn)場開了一個與幸運色有關的玩笑,老師們聽完都笑了,現(xiàn)場氛圍也比較活躍。第一道是基礎題,涉及到新聞學的基礎知識,我自認為答得不是特別完善,但老師們也都沒有打斷;第二道是熱點題,我剛好準備過,因此回答的比較流暢,也結合了自身的項目經(jīng)驗發(fā)表了一些格外的看法。由于答完之后還有時間剩余,我們方向的導師就熱點題進行了加問,但也不難,只要條理清晰地發(fā)表自身的看法,老師們都不會太為難我們。 英語面試與專業(yè)面試是分開的,當面試完專業(yè)課時就可以回到備考室等待師姐的傳訊。英語面試部分首先是3分鐘的自我介紹,然后是抽題,我抽到的兩道題都是之前準備過的生活類英語,且都是中傳之前考過的題目,因此回答的比較流暢,老師也時常會與我們進行眼神交流并微笑,真的特別友好! 一些碎碎念:由于我們這一屆剛開始恢復線下,在備考時無法確定是否要筆試,因此備考內容會涉及大量的專業(yè)課基礎。雖然傳播研究院今年沒有筆試,但面試的基礎題足以證明老師對于新傳基礎知識的重視。其次,在面試過程中,一定要落落大方且自信,讓老師們有種不選你都不行的想法,既然都走到最后一步了,何不給自己的考研生涯添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呢?
寫在最后:
考研這件事,從頭到尾,都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努力,而是玩命努力后才真正看到希望。我無法替過去的自己美化任何一段經(jīng)歷,苦難永遠只是苦難,但幸運的是,我從來都沒有喪失專注于對抗苦難的執(zhí)行力,以及與苦難抗爭到頭破血流的勇氣。就像哲學家薩古魯所說的:“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把它做好就是關鍵所在,因為投入也就意味著不帶偏見的包容,無偏見、全然的投入,你會看到,生命會以美好的形式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