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廻想録【月詠み】

2022-12-27 20:44 作者:仮想の世界_virtual  | 我要投稿

廻想録

?

原作:薬師千弦(ユリイ?カノン)

翻譯:仮想の世界_virtual

?

?

玲瓏明月飄綻于暗夜之中

人之所以覺得明月無比高貴

正是因為其月光獨一無二

?

這是她遺留的最后一部作品

歌詞及旋律停在了半途,是一首尚未完成的歌曲。

依靠這首歌曲,我將她拼綴。

?

其曲名為——

?

——廻想Ⅰ——

?

久居我回憶之中的,是那一位少女。

那一剎那,對被過去束縛的我而言成了永恒。

?

無憂無慮的朝陽自窗簾間隙中灑落,閉上眼瞼也能感到其無比的炫目,隨后它便將我從夢境中拉回現實。

睡眠就是死亡的模擬體驗。在睡眠的短短數小時內,人會失去自己的意識,個人的想法也會歸于虛無。

睡眠稱得上是活著嗎?細細想來,“睡”與“死”的區(qū)別,也無非是人否會醒來而已。

我身處幸福的夢境之中,索性覺得晨曦也無需到來了。但就算如此思考,我也依舊會無數次沐浴在清爽的朝陽之中,并不知悔改地再次回到這個世界,真是令人生厭。

當下這一現實,就仿佛一直處在噩夢中一般。我揉了揉惺忪睡眼,覺得自己依舊是一名高中生,過往發(fā)生的一切皆為夢境——我如此愚蠢地幻想著。

我行尸走肉般活在這個世上,每天都不會有什么余剩。工作毫無熱情,從中得到的報酬也只用來墊付最低限度的生活費用,剩余的則充當高中時就習慣開展的音樂活動資金。

——我是為什么而活的?

——我是為什么做音樂?

這一自問每天都在我腦中揮之不去。當然,回答也肯定是沒有的。

回過神來,那個無比觸動我的純粹之物,不知何時也漸漸從我的記憶中褪去。所謂的成為大人就是這樣嗎?這樣的話,我就能甘愿接受往昔的一切嗎?

如今能填補我內心的心象,正是以往那些充滿希望的日常。

以及響徹不斷的音樂。

如此反復回想的話,那些日常就仿佛來自遙遠時代的某個世界,仿佛一支令人深感懷念的故事。那些日常也正是我與一位少女相遇,并隨后與她生活過的時日。

她是我最重要的朋友,也是我的目標與憧憬。我們兩個的關系就像姐妹一般融洽。

如今,那些回憶也是無比炫目,炫目得令人不自覺地瞇起雙眼。

曾經的我看到現在的我會作何感想?

今天是我第一次擅自翹班。我將手機關機,并隔絕來自外界的一切,不可思議的是,我心中卻未涌現什么罪惡感,反而是一種奇妙的解放感縈繞心中。

板紙箱中塞滿了學生時代的回憶——音樂CD。我將它們取了出來,并開始播放。

音樂緩緩流淌,不知不覺就到了正午,播放CD時,時間的流逝似乎要比工作時快上好幾倍。

我靠著陽臺的欄桿,空虛而朦朧地眺望著外面的景色,仿佛只身一人靜待時間流逝。

蒼穹無比澄澈,像是要將幽寂銘記一般。

在這張遍染綠色的“油畫布”上,一滴墨水啪嗒落下,滲入其中,“油畫布”也浮出了微白色。

正午之月

每次看到它時,我總會想起往日的她,以及她所訴說過的話語。

而且我也察覺到了,自那日起就未曾消失過的心中痛感,也漸漸地弱了下來,反而一陣難以言喻的空虛感涌了心頭。

直至如今,我仍舊無法面對她的死亡。因為我心知肚明,自己不可能能再次與她相見,只要接受了她死亡的事實,我就會感覺她真正地消逝而去。

我依舊沒有勇氣對她說聲“再見”。

?

Yuma,我該如何是好呢?

?

世間萬物,終有一日會迎來終結,這我自然清楚不過了。

可我還是無法接受這份記憶將會被涌動不斷的時間攫取而去。

?

所以,我才開始將你拼綴。

?

旅途中

心中感覺似乎失去了什么

?

就算折返回去,也無法尋覓到它們了

?

我怎么會有失去的東西呢?

我如此佯裝,深信不疑

?

——廻想Ⅱ——

城市稍顯狹窄的天空之下,四周被高大的建筑物所包圍。

呼嘯的鵝毛大雪吹來了初冬的氣息,如翎羽一般靜靜盤旋在空中,尚未積篡便早早融化,稍稍浸潤了地面。

百貨商店前的一座小廣場熙熙攘攘,在那兒,我平生第一次聽到了她的歌曲。

音色澄澈無比,富有力度,歌聲也顯得悠然自得,震動了冬日的寒氣,掠過我的耳畔,逐漸流入我的身體之中。

歌聲的主人,是一位身著學生制服,同時一邊彈奏木吉他一邊歌唱的美麗長發(fā)少女。

少女的身影讓我倍感熟悉,我曾經在上學路上遇到過她。她透露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神圣莊嚴之感,以至于讓那時的我產生誤解:我和她是完全不同的。

她的歌聲與歌曲,更讓我如此深信不疑,同時也徑直貫穿我的心靈。

隨后,她將那時歌曲的曲名告訴了我。

《生之所依》

歌如其名,這首歌自然成為了我的生之所依。

我因對她心生憧憬而開始了音樂,不知不覺間已過去了6年時光。

曾經是她賦予了我“rino”一名。

這是我的音樂家之名,既是另一個我,又是真正的我,又是虛偽的我。

而這一名,如今則被投映在街頭那一巨大的顯示屏之上,我抬頭仰望著它,又沉浸在了過往的回憶之中。

在日常數不清的瑣碎閑談中,我回憶起了她曾經的話語。

她偶爾會說些讓我摸不著頭腦的話,話語顯得深思熟慮而又富有哲理。

我一直覺得,我們倆注視的世界似乎迥然不同,她仿佛在注視遠方的什么,好像是思索著某處的何人一般,一臉憂郁地眺望著遠方。每次看到那讓我捉摸不透的側顏,不知為何總會讓我心中一緊。

創(chuàng)作,是世界上最為美麗的事物——她曾如此對我說道。

如今,我似乎多少理解了這話語中蘊含的意味。

為了更接近她的心意,同時也渴望更進一步了解她的一切,我繼續(xù)走在音樂的路上。

一心篤定音樂之路便能給我所謂的救贖。

或許,我自己并沒有什么真正的價值。歸根結底,我不過只是一個模仿描摹她一切的冒牌貨。

無論是記錄歌曲的五線譜上,或是寫就詩詞的筆記本之中,我一直凝視著她曾經的面貌。

我不過是在一心追尋著她的身影。

將“rino”稱之為她親手所鑄之物也并不為過。

如果這世間真有什么音樂之神的話,毫無疑問,被音樂之神寵愛的人一定是她。

為什么活在當下的不是她,而是我呢?我至今仍不明白。

一不留神,我又繼續(xù)綴寫了有關她的歌曲,想必她一定會大吃一驚吧。

不過,即便如此,我仍舊想要無數次拼綴起她的一切。

不論是跨越悲慟,又或是向前邁進,對我而言怎樣都無所謂。

自言自語地說著“什么也沒想”,從而繼續(xù)麻木自己,隨后佯裝大人,最后便發(fā)現一切都只是謊言,失去更為彌足珍貴之物。

或許我并沒有什么想要傾訴的話語。所謂無可救藥的心意,難以言喻的回憶,也不過是生命徒勞的吶喊。

一切都是謊言,都是虛假。每每唱起這樣的歌謠,她的話語總會將我潰爛的內心戳破。

再怎么前進,她依舊是遙遙領先于我,差距自相遇起就未變分毫。

?

那日與她初次相遇的種種,至今仍舊讓我記憶猶新。

終日被瀝雨籠罩的公交站下,是她伸手將傘遞給了我。

如果提前知悉了那天的天氣預報,如果沒有乘上那一時段的公交車,恐怕這一切都會迥然不同,如今我也堅信不疑。

這一想法究竟是正確還是錯誤?

“沒有什么正解”,如若是她的話,一定會如此對我說道。

同時,也會告訴我“沒有什么錯誤”。

倘若沒有與她相遇,恐怕那日也會與平時無異,成為司空見慣之中的零星日常。

無數次走過的道路上所見到的景色、早已爛熟于心的歌詞、銘記于心的故事,在與她相遇后,一切都有了煥然一新的變化。

?

以及,失去她后也依舊如此。

?

吶,yuma。

倘若沒有這樣的生命,我們從最初起便不會失去一切吧。

無論傷痕、錯誤、悲傷、痛苦、謊言、疼痛,一切的一切自最初起便不會知曉吧。

倘若沒有這樣的生命——


真心實意

不正是意味著誆騙他人嗎?

?

喜愛美麗

不正是十分丑陋不堪嗎?

?

——所謂正解——

連自身都已迷失的我,怎能揣摩理解他人的內心?

誰都會在心中懷揣幾段令人后悔的回憶,畢竟世間怎么會有人過著毫無悔意的人生呢?

行動招致的后悔、未嘗行動招致的后悔、一番抉擇過后的后悔、不值一提的瑣碎小事、嚴重到影響人生的大事,這些事或多或少,人也是肯定有的。但其程度大小對后悔自身產生不了任何的意義,無論美好痛苦,滑過咽喉、落入胃袋后便會千篇一律。

人類會接受失敗與過錯,并將二者視為精神食糧,隨后活用到極致。畢竟二者已成過去,不會復歸,唯有未來亟待迎接。人就是如此在反省與教訓中成長。

如此念想的我,卻依舊拖曳著過去,不肯放手。

毫無疑問,與他共度的回憶都是如此美不勝收??伤坪跏俏腋沐e了哪個選項,原本將他救贖的手段,我本應找到的才是。

清晨的每度來臨都令心中苦痛不已,被無精打采照亮的我,不禁腿腳癱軟。

東堂君,你說得確鑿無疑。

現實處處都是由丑陋、殘酷、可憎之物構成。但從這層意義上來看,也唯有創(chuàng)作稱得上美麗。

我似乎明白了,他是懷揣著何種心情而不斷下筆,又是憑借何種思念而親手在稿紙上構筑世界的。

永遠為之深信的一切,以及不斷奔向黑暗彼岸的一切,唯有這些才是救贖。盡管我們的創(chuàng)作迥然不同,但我依舊覺得我們極為相似。

人類或許會美化內疚的回憶,又或許會依靠漫無邊際的朦朧來填埋空虛的時日,但這兩種行為終歸只會鑄就不值一提的日常。因此,人真的能對此感到安心嗎?這樣豈不是會變得不倫不類?

生活充滿了荒謬和不合理,也漸漸地將感情吞噬。

每度回憶起活著的丑態(tài),慘不忍睹的傷痕便無可抑制地繁殖。

難道那時他已經憔悴到連這種傷痛都注意不到了嗎?為什么我沒有注意到他會陷入這種狀態(tài)呢?后悔的念頭,盡數絞痛著我的心靈。

?

如果能再次與他相見,我一定要向他傳達。

我——

?

所謂價值之物是什么呢?

是許多人都為之渴望的東西嗎?

是會因失去而惋惜的東西嗎?

是稀有的東西嗎?

是獨一無二的東西嗎?

終究只是他人偽造品的我們

究竟又有什么價值呢?

?

——幻想與醉心——

家中家外,沒有一處稱得上是我的容身之地。

雖然周遭沒有一個朋友,但孑然一人的生活反而讓我沒有了任何擔憂。倒不如說,這種生活更使我感到輕松愉快。原因既不是我故意裝腔作勢,也不是我極其不擅長與人交流,而是我漸漸自然脫離人群而活罷了。

我既不想拜托他人,也不喜歡任人頤指氣使、使喚他人,因此我與繁瑣的人際關系無緣,同時做什么事兒也都有了選擇的自由,那時的我只覺得自己沒有什么不足之物。

也是自那時起,讀書便成了我生活的中心。

而那最初的契機,就是我曾經拜讀過宮澤賢治的作品《夜鷹之星》。

自察覺這一事實后,書中描寫的一切反而化成了我周遭的現實。我不惜熬夜損失睡眠,也要一頭扎在文字的世界里。

成為一名初中生前,我開始寫起了小說。當然,我起初寫得一團糟。在我學會先構大綱、后筑內容之后,我便開始覺得自己在寫一些乏味枯燥的東西,于是常常把稿紙揉成一團,隨后扔進垃圾桶。反復如此后,我可算寫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

雖然內容粗糙,但完成一部作品的自豪感讓我倍感開心。我渴望自己寫的作品能夠被他人所讀,但轉眼一想,似乎也沒有人會讀我的作品,因此我只好將這部小說放在了自己房間的抽屜中,沒有給任何人過目。

自那之后,我又斷斷續(xù)續(xù)寫了幾部小說,但依舊不曾給人過目。

在我升入初中后,我繼續(xù)保持著去圖書室的習慣。雖然讀書也是我來到圖書室的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或許只是我不愿回家而已。

在這個靜謐而和諧的圖書室里,我能感受到一絲安心,同時在這兒也不會被任何人打擾。因此,聽著唱片機中播放的音樂并同時讀書的時間,則成了我無聊生活中的慰藉。

我花了大約1個月的時間,將中意的書籍讀完后,又再次開始綴寫小說。

那時,我開始產生了一種朦朧的想法:成為一名小說家。雖然我很清楚這是癡人說夢,可那時心中確實有一種灼熱的意志開始于心中萌芽。

在我曾經的人生中,我不曾萌生過想要做些什么的想法,如今卻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

自己給自己的作品一個合理的評價,實在是難如登天。而且這個世間又會有多少人會對自己的感性產生共鳴呢?

我的心中有了兩份情感。一份是“無需得到他人的理解”,另一份是“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

不惜犧牲一切,甚至獻出自己的人生的事物,別人真的會有這種東西嗎?環(huán)顧教室四周,沒有一個人能給我這種感覺,不過我倒是也看不透他們的想法就是了。

我試著細聽班內同學們的聊天內容,卻發(fā)現盡是清一色的無聊話題,譬如電視上播放的體育節(jié)目、喜歡的藝人是誰、現在流行什么東西之類。我完全理解不了他們,正如他們也無法理解我一般。不過我們應該是相同的,盡管愛好傾心的對象不同,本質應該沒有改變。

我真的能有朝一日,遇到與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嗎?

?

黃金周結束,我寫就的小說也在某種程度上有了初形。如今,空氣開始彌漫著夏日的氣息。今天酷暑臨頭,空調卻依舊沒有轉動的跡象。于是我只好為了通風打開窗戶,但依舊是熱得難受。

到了圖書室后,我繼續(xù)坐在以往的位子,并戴上連接至唱片機的耳機。中意歌曲的前奏娓娓道來,讓我心情愉悅。在我讀寫小說時,我一直會聽一些西洋音樂,原因很簡單,日語歌曲中的歌詞會不知不覺將我的注意力吸引。雖然不含歌聲的歌曲,即純音樂之類倒也不是不行,但我喜歡的樂隊歌曲純音樂中都是有主唱歌聲的,因此還是聽些西洋音樂之類喜歡的音樂更能讓人心情高漲。

由于身處圖書室,所以我不能讓耳機漏音,只能抑制自己想要提高音量的心情,同時取出稿紙。我草草瀏覽了曾經所寫的內容,并確認了大綱,隨后在心中默默為自己打氣,開始下筆。

總感覺今天狀態(tài)不錯,我一邊推敲用詞,一邊在紙上快速動筆,偶爾會用腳輕踏地面,但進展確實十分順利。

一段時間過后,我將鋼筆擱置一旁,想稍微休息一會兒。

就在這時。

突然,一陣強風吹進圖書室中,窗簾也開始劇烈擺動。

竄入房間的這陣強風,吹翻了我桌子上放置的所有稿紙。

飛揚在空中的稿紙,紛紛揚揚飄落在地。我一瞬間愣在原地,隨后立刻取回了神,迅速將飄落地面的稿紙拾撿起來。

大體上確認了稿紙的數量,卻發(fā)現少了一張。我再一次向周圍投去視線,發(fā)現旁桌的女學生手上正拿著那張稿紙,于是視線也轉向她的手中。從我所在的位置看去,她的表情恰好被頭發(fā)隱匿,讓人完全看不見。

被她讀到了?讀到了哪個部分?不、不用在意這種問題。讓我始終沒想到的是,平生第一次被別人閱讀自己的小說,竟是通過這樣的形式。

“那個,是我的小說…”

微妙的緊張感,讓我不由得發(fā)出了比想象中更小的聲音。

聽完我說的話,女孩子慢慢將身體轉過,隨后用雙手拿起稿紙,遞給了我。我用稍顯笨拙的手勢接過,微微點頭致意,隨后想要回到座位上。

“這是你寫的小說?”

她用溫柔的聲音對我說道。

?

1+1的結果為2

果真是正確的嗎?

渴望成為一名聰慧之人

便一心將知識塞入腦中

縱使奮力記憶 日夜不停

也依舊無法解答 無法闡明

記憶百年前的知識

記憶千年前的知識

終于通曉了幾乎一切

卻依舊不明白何為明日

1+2的結果 是什么來著?

?

——時針——

究竟是何時起,心中事與愿違、無法饒恕的事物開始無可抑制地增加呢?

又究竟是何時起,我開始懷著冷酷的感情去看待那些人們?yōu)橹Α^力拼命的事呢?

世界盡是由枯燥乏味的事物鑄就,而大家便一心沉湎于這些枯燥的事物而活。

在成為高中生后,我也仍未懷揣哪怕一個夢想。與其之后遺憾終生,還不如一直空虛而活,迎來人生終結。畢竟樸實無華的生活也無妨,不按劇本而行的人生又有什么關系呢?

就算曾經做過什么,或為了什么而付出大量的時間,又或為了什么嘔心瀝血為之努力,也終會有一日化作泡影……若是如此的話,那索性什么都不需要了。

如同破碎鐘表般一成不變的每日,讓人難以對其抱有期待,無論前進或后退。

開心地過著每一日的那些班內同學,譬如他、她、又或是誰,恐怕都不會像我這樣做著無聊而深入的思考,因此我真想如他們一般不假思索地生活下去。

枯燥無比,無聊透頂。

所謂的戀愛、未來的夢想,都無一例外地像個笨蛋。

不對,真正的笨蛋應該是我吧。

?

社會和學校,都借著所謂規(guī)則和規(guī)范之名,對人加以束縛,卻心照不宣地“教導”著大家要與眾不同、活出自己最重要。

若有人隨性而活,就必然會有人屈于拘束之下。

因此,遵循人類生活,并在一般常識的框架下所展現的自己,又能否稱得上是真正的自己呢?

諸如平庸、認真一類的形容詞匯,對于素不相識的誰來說,這些無非是方便強加給自己的標簽而已,對此我頗有感受。

何為美麗,何為污穢?無論正解還是錯誤,回答應該都不會存在。

放學后遍布校舍的金黃色、乘著滿人電車回家時眺望的茜色、行于夜路中仰望到的天空深藍色,雖然很是無聊,但它們的美麗一定不曾改變。

自己作為世界的一部分而活真的合適嗎?盡管我心中很清楚,僅靠漂亮話根本活不下去。

想著要認真而活的原因,也無非是自我良好作祟而已。

看著他人臉色,不添麻煩,或者防止他人討厭自己而活,都并不是為了他人著想,只是為了一己之私。

其實,我最討厭這樣的自己。

?

降生于世的理由、活于此世的理由,都不曾有人告訴我,于是只好由自己發(fā)掘。那么,尋覓不到這些理由的人類該如何是好?

我感受著一股疏遠感,同時身為人類,扮演著人類。本應處處可去的我,卻處處都沒有我的容身之地。

我行走在狹窄不堪的城市街道上,倏地望向天空。天空廣袤無垠,太過遼闊,遼闊地令人憎恨。

稀薄的云層覆蓋了寒空,湛藍寒空上尚存一絲朦朧茜霞。盤旋于空中的雪緩緩落下,指尖觸碰后便立刻消融,柔和無比。

寒冷刺骨的風、雪白的呼氣、靜謐的景色。

倏地聽到了一陣少女的歌聲,一頭烏黑長發(fā)映入眼簾。

?

深吸空氣 又會痛苦地吐出

由此便能得知自己還活著的事實

并為自己賦予價值而拼命努力。

集篡無可救藥的每日或許自然是有意義的

花謝凋零 倍感惋惜

即便如此 飛舞凋零的花兒依舊美麗

人亦是如此

或許趁著自己還有價值時赴死為好

?

——現實——

我曾有個姐姐,之所以用“曾”字,歸根結底也是她早已去世的緣故。

實話說,我對姐姐的過往甚至談不上是朦朧而知,因為我實在是沒有任何記憶。我對姐姐的稱呼也不甚明了。姐姐的事兒已經是六七歲之前了,盡管再小時候的事我還依稀記得,但唯有對姐姐的記憶在那個年齡段中完美脫落,或許不是我突然間將她忘卻,而是我不知不覺間將她忘卻了。

醫(yī)學上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解離性失憶”,病癥發(fā)作后我才對此知曉,據說是大腦為了保護我才將那段記憶抹去。

父母對姐姐的事可謂閉口不談,甚至連姐姐生前的照片、服裝、私人物品都被他們藏在了什么地方,又或許這些已經被他們處理掉了。不過這點可能是我想象過頭了,當時的我受到了十分嚴重的打擊,所以父母才將姐姐的回憶從我心中攫去,甚至讓我無計可施,以防我想起姐姐的一切吧。這樣我就能過著普通的生活,從這段痛苦的回憶中逃出,并漸漸地忘卻姐姐的一切。

就連她的死因,我也是一片茫然。

而上述究竟是我的夢,還是僅僅屬于我的妄想?我不清楚,不過偶爾有一位姐姐一般的女孩子會浮現我的腦海中,她與我完全是一模一樣,如假包換。

令人痛苦不已的違和感,如亡靈一般縹緲無蹤的身影,就像是詛咒一般,漸漸侵蝕我的心靈。我隱隱感覺到,自己好像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我是從何時,學到了世間萬物,終歸都有一天迎來生命終結的道理呢?又是何時開始對此頗有感觸呢?死亡近在咫尺,我卻覺得死亡有種超脫于現實的感覺。

光是東京,每年就會有十萬人殞命。人的死,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人們卻對死亡懷有恐懼,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們很少會對死亡有什么深刻體會吧,畢竟他們身處大人長久的守護之下,在孩子們看來,壽命將至也無非就是神志不清、兩眼一黑的程度。孩子們懷著輕浮的視角看待死亡,不斷長大,也正是如此,孩子們能將“去死”、“想死”之類的字眼輕易脫口而出,不過,或許這是大人的過錯吧。

只會說些“珍惜生命”的話而不付諸實踐,孩子們是不會明白生命彌足珍貴的道理的。

親人的死、熟人的死、友人的死、附近鄰居的死、電視及報紙上報道的死、冷冰冰數字的死。人不知何時起開始知曉死亡,習慣死亡,變得輕浮起來。

不過,一旦在哪兒親身經歷了“死”,又或是親身面對悲傷的死,人便會初次知曉死亡的真正意義。這樣,人就會漸漸地不會傷害他人,并對他人多一分憐愛吧。人也會明白失去無法替代之物,并對此心生恐懼的感受吧。

?

活著就需要謊言

你也覺得自己的生命

有一種虛構之感吧

就像墮入水中的顏料一般

縱然失去了價值 卻依舊美不勝收

所謂唯一的真實也無異于謊言

又肯定在何處泫然欲泣吧

倘若這些雨滴能盡數化為花瓣

那定會美不勝收吧?

?

——任憑雨淋——

透過車窗望見的是被雨淋濕的街道,幾分鐘后,我就能從這潮濕陰暗的狹窄車廂中解放。

心情急不可耐,焦躁感如波浪般翻涌。

手中握著吉他琴盒肩帶的力度強了幾分,我又想起了rino的歌曲。

我再次深刻認識到了自己并沒有什么特別。自己的平庸在rino的才能面前更顯刺眼。盡管她表現得十分謙遜,可這反而更加映襯了我的悲慘。當然,這些只是出于我的一己私情,只是源自我的羨慕與嫉妒而已。

她擁有的感性、旋律感、歌聲,無一例外都是理想型。一位與我同年齡的人能同時懷有這些,多少有些令人嫉妒。不過我本就打算將自己的嫉妒于她面前隱藏起來,一直搪塞敷衍過去。

我并非對她心生厭惡,不如說,能如此與我心靈相通的也只有rino一人了。但也正因她存在于我的身旁,我才愈發(fā)覺得自己更為可悲。

如果說思考以上這些多多少少有些緣由,那與rino的邂逅卻總讓我感覺是命運使然。畢竟我實在想不到,居然會有人特意向疏遠他人、不與他人牽扯上關系的我遞上那把傘。

倘若我不曾知曉那天的天氣預報,便直接乘上了那一時段的公交車的話,想必一切都會因之不同。

我向手中握住的紅傘投去了視線,自從拿到這把傘以后大約已經2年了吧。

東堂君曾問到生日那天想要什么禮物,我不假思索地便將“傘”脫口而出?!盀槭裁词莻隳??”東堂君回問道。我立刻將原因告訴了他,無非是討厭雨而已??赡菚r我總覺得,只要有了東堂君給我的傘,就算身處陰云密布的大雨中,我也能多少接受這一切了。

自從東堂君遞給我那把傘以后,我就一直撐著它,漫步于天氣預報預告降雨的日子里。

?

——為什么,不是我呢?

?

我早就察覺了,也早就心知肚明了,世間并沒有什么神明。

努力并非一切都有所回報。

我是從何時開始想要比任何人優(yōu)秀,并渴望得到許多人認可的呢?

曾經的自己不在乎一切評價,并能從創(chuàng)作之中感受到充實,而如今的生存方式,在曾經的自己看來又是否會是丑陋不堪?

rino親口對我說出喜歡的那首曲子中,我從未摻雜任何俗念,一心將切實而又光明的夢想、理想化作了歌謠。我想,一定正是這種歌謠中才隱存著閃閃發(fā)光的何物。

?

可就算如此沉溺于蟬鳴蛙噪般無聊的思考之中,一切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

只好憑傘將自己遮掩。

?

雨滴劃過日光室的窗 透過窗戶望見的花兒

自由驅馳于彼岸天空的鳥兒

掠過夏日樹蔭的風兒

一切顯得司空見慣

我只覺得它們惹人憐愛

?

——廻想***——

清晨。入冬前街上樹木的紅葉紛紛凋落的某一天。

我如往常一般,比家里的所有人都要早先起床,隨后乘上通往學校的公交車。我習慣坐的座位是后方倒數第二排靠窗的座位。但今天卻被其他人捷足先登。在那兒坐下的女孩子與我穿著相同的制服,我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女孩子。迷茫一番后,我坐在了她旁邊的座位。女孩子注意到了我的到來,視線瞬間移向了我,隨后又再次望向了窗外的景色。

距離學校最近的公交站臺映入了眼簾,我與身旁的女孩子同時站了起來,不料大雨卻傾斜而下。本就未帶雨傘的我,下車后便立刻奔向了公交站臺頂棚下避雨。那時想著反正還有時間,干脆就先看看情況,同時站到雨停吧。

“一起走吧”

公交車上與我坐在一起的女孩子立刻赤紅的傘伸向我的頭頂。

“啊…嗯,謝謝”

在我道謝過后,她什么也沒說,只有嘴角稍稍上揚,隨后轉向了前方。

我配合著她撐傘的步調,走在街道上。

“謝謝你,幫了大忙…我完全不知道今天會下雨”

“不用謝,誰知道天氣會突然轉陰呢”

她的交談方式幾乎感受不到什么起伏,營造的氛圍感頗為冷靜,甚至讓人感覺我們不是同一年齡段。

她那頭美麗的烏黑長發(fā),讓人感覺像是個大人,不過領帶顏色和我一樣,都是一個年級的。如果真的對她一無所知的話,我可能會覺得她比我年長。

走了段時間后,她終于開口了。

“你一直都乘那輛公交車嗎?”

“嗯,難不成除了今天以外,我們曾經無數次都坐在一起過?”

“誰知道呢,我平時都會稍遲一些上車的”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記憶中,我從沒有在那輛公交車上看到過她的身影,雖然我個人對車上的乘客也什么記憶就是了,不過若真有這樣一位穿著相同制服的美麗女性每日乘車的話,我的大腦應該會不容分說地將她銘記才是。

“明白了…今天怎么這么早?”

“平常很晚,只是今天心血來潮,想著偶爾早起一次上車也不錯?!?/p>

聽罷,我開始對她產生了各種想象,比如她意外地會睡到很晚才醒。由于她給人一種十分認真的感覺,在此之前我便擅自對她抱有一種早起上學的印象。

不論言談舉止還是氛圍感,她都是我人生中初次遇到的類型,因此我實在揣摩不出她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又或是懷著什么樣的思考。

“……話說你之前戴著耳機,應該是在聽音樂吧?”

這一發(fā)問連我自己都覺得奇怪,沒準會被她誤解為我是個問些奇怪問題的家伙。

“嗯,是音樂”

平淡的回答,不過也不是那種冷淡的說法。

“你喜歡什么類型的音樂?”

面對我的問題,她閉上了嘴。我悄悄向她看去,她也向我投來視線,雙眼交匯。長長的睫毛在眼瞼下投入美好的弧形,一雙又黑又大的濡羽色眼瞳將我凝視。這副眼神,不禁讓人看得入迷。

“秘密”

說完,她的嘴角浮現了一絲微笑。

?

人生只有一次

因此我渴望什么特別的東西

我想見證具有價值的終結

?

人生只有一次

這就夠了

我只知曉一條道路

?

——廻想Ⅲ——

——沒有感情的作品,稱不上是藝術。

這是法國畫家保羅·塞尚說過的一句話。

Yuma也不知何時就引用了這句話,在我看來,她似乎有在自己的作品,特別是自己的歌詞中強調這一點,不過這只是我一方面的印象之談。

我特別喜歡她作品中的動人心弦的話語,或是打動人心的句子。能夠寫出如此響徹我心的歌詞的人,恐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也僅有她而已了。

乍一看,歌詞感覺像是內省、厭世之物,但我覺得,她的歌詞中一直都充滿著希望。這種希望,就像努力抓住冰冷的黑暗中射入的一縷光芒一般,一直存在于它的歌曲中。

她看似充滿自信,卻也有著弱不禁風的一面。在我看來,她愛著自己的作品,卻害怕來自他人的評價。

?

她曾稱自己的作品為“正午之月”,雖然確實存在,卻帶不來任何光芒。

?

——這怎么可能啊,yuma。

我正是依靠你賜予的月光才活到現在的。

《正午之月》

這首歌曲吟詠了身為明月的你。

?

初次綴寫下你的一切,正是這首歌曲。

以及,我在這世間小有名氣的緣由,仍是這首歌曲。

也多虧了這首歌曲,我賺得了不少的錢,我也因此從常年工作的公司辭職、赴往都市、并真正作為自作自唱的歌手活下去。

不過,將她的一切綴寫的作品賦予價值,利用她的一切賺錢謀生,總讓我懷揣著無法言喻的復雜感情。

*? *?? *

我曾拜訪過她的房間,房間依舊如曾經一般,與她活著時相比沒有絲毫變化。

就好像只有此處的時間暫停了一般。

?

隨后,我在那兒發(fā)現了她的日記。

?

我也第一次觸及到了她的真意。

?

世界并非舍棄了我

我并不屬于這世界

?

——思緒存于大地——

今天的我睜開朦朧睡眼,我再次絕望地感受到,這一切并不是什么噩夢。

我難以習慣毫無聲色的日常,隨著時光漸長,我唯一能記住的,便只有我的世界逐漸失去色彩這一實感。

緊閉的窗簾縫隙中,些許陽光透入房間的一隅,自那天起便壞掉的吉他安詳地臥在那兒,我眺望著它,又仿佛眺望到了自己。

再也修不好、治不好了。

自那之后,我再也沒有與母親見過面。那天晚上,母親與我爭吵許久,我能隱約感受到母親在門的另一側似乎對我說了什么,可我卻聽不見母親說的話。

估計母親也沒想到我會變成這種狀態(tài)吧。

?

來自萩野老師和rino的聯絡,我也一直擱置一旁。最后一次與rino見面是什么時候來著……大概三周前吧,屆時見面的話,我該用怎樣的表情來面對呢?

心因性耳聾。據說耳聾的原因并不是聽覺器官上有什么生理疾病,而是大腦處于無法識別聲音的狀態(tài),目前還沒有任何治療方法。

第二次診斷的那天,我醒悟到自己的聽力沒有什么恢復的希望,于是便嚎啕大哭,聲嘶力竭,甚至那時自己究竟發(fā)出了什么聲音也渾然不知。

我倏地想到了已經去世的父親,似乎明白了父親究竟懷揣何種心情來選擇死亡。我終于明白了,在無可奈何的現實面前,或許死亡才是逃避一切的歸宿。

貝多芬的《悲愴》在我腦海中流淌。

我曾聽說,《悲愴》是音樂家哀嘆自己失去聽覺的曲子,而聽覺則無異于音樂家的生命。貝多芬年輕時便早早患上了聽覺障礙,40歲時則完全失聰,但他并未因此放棄作曲。

我和rino第二次見面的那天,我倆去了音樂教室,那時的光景我還歷歷在目,仔細想來,那天我在rino面前彈奏的曲子就是《悲愴》。

我小心翼翼地掀起塵封許久的鋼琴蓋,手指游走于琴鍵之上,僅是如此,雙手的顫抖便無法停止。我坐在椅子上,做了個深呼吸。并慢慢地彈起自孩提時代就已練習無數次的《悲愴》。

或許是手指早已銘記旋律的原因,盡管我彈奏得并不久,雙手卻熟練自如地按下了琴鍵。

可我的世界卻再無聲音響起,演奏明明切實響徹教室的每個角落,我的雙耳卻聽不到這一熟悉的旋律,感覺就像是只有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一般。

?

我穿上制服,離開家中,走向家外。我并不是要去學校,也并不是專門去往某個地點,只是想漫無目的地背起塞著電吉他的吉他盒。

我乘上電車,不由自主地來到了曾經無數次舉辦街頭live的街道上。

天空漸暖,萬里無云,梅雨過后,晴日當頭。

我慢悠悠地走在路上,突然眼前出現了什么東西,我因此駐足觀察。眼前伸出的手中緊握著一根繩子,只見繩子突然向上飛起,視線像是順著它一般,我稍微抬了抬頭。那是一只充滿了氦氣的氣球,氣球的形狀是一顆紅心。似乎是附近在進行什么宣傳,或者舉辦什么促銷活動,我也不太清楚,不過工作人員似乎在發(fā)放這些氣球。盡管這些氣球在我看來是小孩子才玩的東西,可我一番猶豫過后,還是向工作人員領了只氣球。

十字路口,信號燈變化后,人們一擁而上。

混入人群后,我又仔細想了想,一個高中生拿著一只心形氣球會不會顯得十分奇怪?盡管我有點害羞,可我小時候卻最喜歡這些氣球,那時一旦有了這種氣球,我還會高興得跳起來呢。

巨流河川終將匯入大海,我走在橫跨河川的橋上,太陽的炫目令我不自覺瞇起雙眼。

那時,兩個曾經的記憶畫面如閃光燈一般掠過我的腦海。

——創(chuàng)作,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事物。

歸路上的天橋、夕陽、他一如既往溫柔的音色、再也無法聽到的聲音。

他的話語與意志,如今依舊響徹我的內心深處,不曾消逝。

——畢竟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吧。

夏日花火、她縹緲的音色。她偶爾會嘟囔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話,我十分羨慕她那獨一無二的感性。

?

自我開始創(chuàng)作之后的5年之中,發(fā)生了各種各樣的事兒,其中一些事兒甚至稱得上我人生的全部。令人欣喜的事兒、令人悲傷的事兒,總之有著各種各樣的事兒。不過,我覺得沒有一件事兒是徒勞無益的。

盡管這個世界上已沒有了我的生之所依,但我依舊認為,自己曾經的人生已經有了其獨屬的意義。

?

東堂君——我從他那兒得知了故事的結局,結局是happy ending,并不像他的風格。但其中的原因,我卻心知肚明。因為這個故事,是他專門贈予我的故事。

現實不會像故事那般美好,奇跡之所以是奇跡,也正是因為奇跡不會發(fā)生。

可名為希望的謊言卻依舊美麗。

?

rino,盡管你對自己的才能缺乏信心,但我是明白的。世界終有一日會將你發(fā)掘,所以,請你繼續(xù)歌唱。

我——無非是音樂之神將你引導的一個契機罷了。大概,就像是神明的尊意,這種想法大概不為過吧。倘若如此的話,我的人生便會有了真正獨屬的意義了。

只要你能繼續(xù)歌唱。

?

傷害我的那些話語

我不愿回想

因為我已原諒了它們

傷害我的那些話語

你若不愿回想

那定是你未曾原諒

?

——廻想Ⅳ——

“在尋覓到生之所依的同時,同樣也尋覓到了赴死的緣由,那時的我還尚不清楚”

她日記上的這句話,在我腦海中循環(huán)許久。

她心懷著比起我來,不,比起任何人來都要強大的意志與宏愿。

借她的話來說,那就是美麗到近乎丑陋的東西。

不過,那條道路卻丟失了。

倘若我的境遇與她相同,屆時我會怎么做呢?會不會與她一樣選擇終結呢?

或許只要活在這個世上,我就無法理解她真正的心意。

我不清楚。

?

不過

即便如此

?

yuma,我是如此希望你能活下來啊。

?

音樂什么的怎樣都無所謂了,不是嗎?

我——無論身處怎樣的世界,只要有你相伴,我就會萌生活下去的念頭了啊。

yuma,你曾念叨許久的向陽之家,我好想與你一同建造啊,好想與你一同于庭院種下虎眼萬年青的花圃,與你一起去往向往許久的利富島,在那兒,我們就能一起在美麗的大海中游泳了。另外,對我而言費解難懂的那部電影,也是你期待已久的續(xù)作,終于在今年上映了喔。

要和貓咪一起生活,要去海外旅行,要親自寫小說,要漫步于月球表面…你看,人生不是還有著無數的樂趣嗎?

?

可是,yuma卻并不是這樣呢,無論何物,都抵不過你對音樂的熱愛。

這就是“生之所依亦是赴死的緣由”的真正含義吧。

?

這就是她遺留下來的最后一部作品。

歌詞及旋律都停在了半途,是一首尚未完成的歌曲。

我依靠這首歌曲將她拼綴。

其名為

——《如果能成為誰的心臟的話》

?

我要選擇與她迥然不同的活法。

?

為誰也好,為自己也罷

我要活下去。

?

如果它有顏色

那一定是不詳的顏色

如果它有形狀

那一定是歪曲的形狀

如果它有聲音

那一定是美麗的聲音

大家都恐懼著它

可也有人不曾恐懼

?

——Epilogue《或者》——

“聽說你們學校的一個女孩子去世了”

萩野老師面帶愁容,用著憂郁的聲音說道。

“您已經知道了”

那個女孩子與我一個學校,同一個年級。我不清楚背后的詳細原因,她似乎最終還是去世了,學校方面也沒有發(fā)出正式的通告,聽說死因是自殺,不過這一流傳的謠言也只是猜測,毫無根據,。

“yuma對那孩子了解嗎”

“不太清楚……不過上下學時我們乘坐的似乎是同一輛公交”

我與那個學生沒有任何聯系,但每每想起她的事,我的胸口總會傳來一陣難以名狀的疼痛,這是為什么呢?同為高中三年級的她,明明還年輕,有著屬于自己的未來,卻依舊選擇了死亡?;蛟S這樣的事實讓我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因此胸口才會疼痛不已,目前也只能這么解釋了。

“我對她不太了解……雖然不太了解……但胸口就是痛得停不下來,明明每天都會有素不相識的人在何處去世…”

“……也是呢……”

去世學生的名字似乎叫做“鷹森實”,上學時我曾在同一輛公交上與她坐在一起。知曉這一事實的緣由,還是前幾天等回家公交時接受的警方線索調查。

那時,警察將她的照片給我看了看,少女留著齊劉海,并將自己的發(fā)型剪至與后頸平齊,同時臉上露出笨拙的笑容。我對少女的這副模樣確實有些印象。畢竟我們在公交車上遇到過無數次,我還曾坐在她相鄰的座位上。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盡管距離很近,但我們卻不曾有過交談,

“yuma會不會是這么想的呢”

“……?”

“如果自己成為她的朋友,那就能為她做些什么,改變什么了”

“……真虧您能察覺到啊”

“嗯,yuma給我的感覺……怎么說呢,對痛苦非常敏感,而且待人溫柔”

“………………”

我一直都覺得,活著的人是無法真正理解選擇死亡之人的心意的。我也沒自我陶醉到認為自己能夠給誰帶來救贖,不過,為什么我會有一種類似后悔的失落感呢?

死亡究竟算不算救贖呢?誰都能輕松說一些 “痛苦時逃避就好了”之類的話,可對于深陷絕境的人而言,逃避的歸宿,或許也就只有“死亡”這一選擇。

不要舍棄希望!活著就肯定有好事發(fā)生!歸根到底,能說出這種話的恐怕也就只有健康活著的人罷了。這種話對于早已絕望的人而言起不了什么作用,更別談什么慰藉。

?

如果能有什么契機的話,我真想與她成為好朋友。

譬如,下公交時,突然大雨傾盆,恰好她也沒帶傘,這時我就能將傘遞給她。我開始想象或許能成為日常的這一幕。

細微的選擇就能改變人生的軌跡。比如有些人,我們會在離別之路上遇到他們,我們也可能從未遇到他們,人生也一定如此,存在著無數條分歧之路。

那些后悔的事,或許在不后悔的路上,又會因為其它不同的理由而再次令我們后悔。因此,無論走向什么樣的道路,都不存在正解,亦不存在錯誤。

?

夢想不曾實現,就一定是不幸嗎?

失去什么東西,就一定是不幸嗎?

夢想的追逐、失去的一切,就一定是不幸嗎?踱讓一切、失去一切,就稱得上是幸福嗎?

或者說,怎樣也無所謂了。畢竟無論采取怎樣的活法,我們也不會知道人生的前路有什么在等待著我們。

為了知曉這些,我們試著活下去,這樣想的話如何呢?

?

一切事物都會迎來終結。產生錯覺,認為會永遠持續(xù)下去的這人生亦是如此。

沒有人是懷著什么期待而出生的,因此要如何使用這有限的時間,還是得由自己親自決定。

選擇死亡,或許也是其中的一個回答。

不過在我看來,這種回答多少有點浪費。

?

畢竟我們選擇了活著不是嗎。


廻想録【月詠み】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同心县| 吉林省| 格尔木市| 广汉市| 南投市| 诏安县| 会同县| 银川市| 辽宁省| 沙坪坝区| 衢州市| 临洮县| 屏南县| 清镇市| 汾西县| 连云港市| 铁岭县| 冷水江市| 海口市| 玉树县| 嘉荫县| 徐闻县| 金湖县| 祁阳县| 沅陵县| 芜湖县| 思南县| 阳城县| 高要市| 偏关县| 吉木萨尔县| 磴口县| 海安县| 青铜峡市| 修文县| 建德市| 大新县| 高台县| 双柏县| 黄浦区|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