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虛則喘,脾虛則懶,腎虛則腫,1味中藥,補脾、補肺、補腎

肺虛則喘,脾虛則懶,腎虛則腫。大家好,我是賈醫(yī)生,今天我來教大家用1味中藥,補三臟之氣,補足你的肺、脾、腎,早學會早受益!

先來說肺虛則喘。
因為肺主一身之氣,如果肺氣虛弱,人就會感覺胸口悶悶的,喘不上氣,稍微走幾步路都能累的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咳嗽的聲音也比較低微,平時也很容易出汗,不敢見風,一吹風就感冒,生個病十天半月都不見好等等,這些都是肺氣不足的表現(xiàn)。

再來說脾虛則懶。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而氣和血又是我們生活活動的原動力,并且脾主四肢,主肌肉,所以如果脾氣虛弱,不能將食物運化成水谷精微,氣血生化無源,肌肉也失去了濡養(yǎng),人就會很容易感到疲憊,干什么事都沒精打采的,四肢倦怠無力,吃不下飯,經(jīng)常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等。

最后來說腎虛則腫。
腎為水臟,我們體內津液的輸布和代謝,都需要依靠腎氣的主持和推動,如果腎氣虛弱,津液輸布失常,停滯在體內,就容易造成肢體水腫,并且人也會變得健忘,經(jīng)常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夜尿次數(shù)多等等。

當你出現(xiàn)上面這些情況的時候呢,也不必太過慌張,有一味中藥啊,可補三臟之氣,這味藥就是——黃芪。

黃芪素來有“元氣小人參”的美譽,補氣效果好,并且價格還便宜,它的藥性呢也比較平和,體質比較虛弱的人也不用擔心會虛不受補,所以自古以來都是補氣的首選用藥。
肺虛的人呢,可以用黃芪來補肺氣,黃芪入肺經(jīng),可以補足肺氣,如果是經(jīng)常感冒的人呢,還可以搭配一味防風來防風固表。

脾虛的人呢,也能用黃芪,因為黃芪可以補中益氣,幫助脾的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并且還能升舉脾氣,避免內臟下垂的情況。如果你濕氣比較重呢,可以再搭配一味白術來健脾利濕。
腎虛的人也可以用黃芪,因為黃芪除了能補氣之外,還有利水消腫的效果,可以促進水液代謝。如果出現(xiàn)了腎虛不固的癥狀,比如說尿頻、遺精、早泄等等,還可以再加一味芡實來補腎固精,增強腎的固攝能力。

當然了,黃芪雖好,但也不能隨便亂用,如有需要呢,建議大家還是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參考使用。今天的內容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