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爭議的佳作
你可以看完文章和我討論,我接受一切評述,但是不調(diào)查研究,不給我和文章起碼的尊重,你對我的批評就不會被認可。
全面劇透警告。
大概你們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四星點進來的,我就明說了,這電影非常好,但是它在我心中就值這個價。
這并不妨礙我N刷這部佳作,但是質(zhì)量和品質(zhì),很少能被口碑改變。
第一顆星:劇情
我們先把故事捋一遍。
因為不明原因離家出走的男主來到(詭異的陰雨連綿的)東京,在都市傳說媒體找了份工作,并發(fā)現(xiàn)了有過一面之緣的女生其實是傳說中的"100%晴女",于是乎和晴女陽菜(及其弟)一起開始接放晴委托,主要目的和核心驅(qū)動力是賺錢。隨著時間推移,男主的家人報警,男主也因為拾得一把槍支被公安機關追查,已經(jīng)墜入愛河的男主女主為了維持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決定逃亡。過程中暴雨不斷加大,最終,女主因為男主對于“想不想放晴”這一問題的答復選擇獻祭自己,成功使得東京放晴,自己消失。男主覺醒,不顧一切地前往鳥居祈禱,最終以東京淹沒換回了陽菜。三年后二人的生活開啟了新篇章。全劇終Fin。
你注意到,我省略了大部分感情培養(yǎng)過程的細節(jié),這對傳遞共情是危險且有害的,但是如果只是單純地梳理思路,這能讓我們非常明確地找到整個電影的主線故事架構:一部非常標準的新海誠式電影劇情。
誠然,劇情思路,畫面分鏡還有角色臺詞甚至是場景基調(diào)都與誠哥前幾作有巨大的進步、改革和拓展,但是敘事手法沒有變,角色視角沒有變,故事邏輯沒有變,這就讓整部電影帶上了一股濃重的“誠哥味”,讓很多人有了強大的既視感。能讓老粉絲大呼情懷回歸,新粉絲贊嘆手法強大,剩下的人要么三天忘卻,要么為了價值觀開始在評論區(qū)大肆引戰(zhàn)。
這好嗎?這當然好。
別忘記,天氣之子是一部絕對的商業(yè)片,商業(yè)片的第一目的一定,絕對是盈利。一套已經(jīng)被時間證明了價值的敘事邏輯和手法,對于商業(yè)片而言一定是最為穩(wěn)妥且高效的手段。之所以如此,商業(yè)片劇情的重要構成要素有如下這幾個部分:
1.清楚的故事:不需要復雜的相關知識和前作基礎,能讓人看懂。
2.吸引人的大綱:能在預告片階段就開始吸引人眼球,在宣發(fā)階段得到潛在票房。
3.有趣的劇情:保證觀眾不會因為影片的枯燥而離場。
4.強勁的制作:一方面襯托23,另一方面激活人的滿足感,讓人覺得物有所值。
5.輕薄微酸的后勁:讓觀影完畢的觀眾短時間記得電影提出的問題和回味,持續(xù)到他們在網(wǎng)站打出五星好評或是買下一張票為止。
這五點,天氣之子無疑都做到了。所以這一星可以在毫無理解毫無思考毫無邏輯的基礎上無腦打出,理由:我爽了!我服了!我哭了!我覺得值了!

有人就會想問:這就是你的劇情分析?就這?這點基礎還有底氣打四星出來混?別急啊,咱們的下一個篇章是——
第二、三顆星:設計? The Design(想想我為什么用了專有名詞前綴)
商業(yè)片的第一目的是盈利,這并不妨礙其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好的商業(yè)片是用票房成績來判斷的,而好的電影,源于其架構者的設計和對觀眾造成的影響。
我們這就來那半外行人士的視角,看看新海誠這位大師是如何建構起這座劇情城堡的。
1.帆高坐船來到東京,遭遇大浪,被須賀救下。動
2.主角凄慘的東漂生涯。靜
2.EX.與陽菜結下了第一次羈絆
3.看到“小三”前輩,被都市傳說社雇傭。動
4.采訪日常和雜務。靜
4.EX.天氣系能力及其代價第一次出現(xiàn)。
5.從疑似風俗店男子手中“救下”陽菜,晴女能力展現(xiàn)。動
6.天氣出現(xiàn)詭異的超自然變化。靜
6.EX.須賀與未知婆婆的對話,談論的是一位女子(一刷推測前妻or女兒,后期被證實)
7.帆高和陽菜以及海王共同籌劃放晴委托。動
8.與立花瀧的談話。靜
8.EX.天氣系能力及其代價第二次出現(xiàn)。電影核心探討問題:“適者生存”出現(xiàn)。
9.風俗店大叔被追捕,主角被通緝,主線啟動。動
10.主角面對了自己的感情,為陽菜挑選生日禮物。靜
10.EX.與宮水三葉短暫對話。(要不是老B站人就真宮本茂去了)
11.須賀與他女兒的委托(暗線劇情最感人的點),主角團全員匯聚。動
12.陽菜在消失的邊緣游走一次。靜(為什么這么嚇人的劇情是靜?要和前后的緊湊度對比著看,電影劇情發(fā)展的要素是沖突,這里的沖突,就算有也不明顯。)
12.EX.陽菜成為晴女的真正原因。
13.警察的搜捕。逃亡及其準備。風暴降臨(BGM 首都危機,近幾年看過最成功的場面描寫的源頭)。動
14.戒煙很久的須賀突然醉臥。靜
14.EX.須賀,他妻子和女兒的合照故事。
15.逃亡路上與警察發(fā)生沖突,陽菜釋放雷遁 · 麒麟。動(雷遁告訴陽菜,自己為了帆高,無論怎樣的奇跡都能引發(fā)出來)
16.帆高,陽菜和海王三人愉快的旅館一夜。靜。
16.EX.“帆高,你希望這場雨停嗎?”
17.夢?,F(xiàn)實。夢。夢。現(xiàn)實。動(賺足眼淚的一段,情感操控手法和能力堪比精神控制,新海誠一絕)
18.與警察的對話。逃跑。大叔和弟弟出發(fā),前往同一個地方。靜(為什么這里是靜?和上面同理啊。)
18.EX.帆高的心境。鮮衣怒馬少年時。
19.與須賀的對話,爭執(zhí)和扭打。動
—————————————————分割——————————————————————
20.槍響,爆發(fā),高潮到來。動靜到此失去意義,以下其實是同一個板塊。
對峙與沖刺,誰覺悟了?誰改變了?誰堅持了?這些似乎都不太重要了。隨著BGM逃離地面響起,新海誠式的燃自此升起,雖然我們都知道,火焰過去,剩下的只有灰燼。但為了陽菜,為了明日香,為了姐姐,有人甘愿在黑暗中燃燒。

Finale:兩人躺在鳥居之下的時候,故事其實已經(jīng)完結了。但是還有兩個重要內(nèi)容。
1.人能改變世界但是不能主宰世界。東京過去是海,也必將回到海。
2.“你也別老糾結這些破事了,趕緊去找她吧!”請活好當下,無論是誰。
至此我們似乎可以開始分析架構了。
首先要說的就是,作者毫無疑問是采用了動靜結合的表達手法。雖然這東西小學就聽過初中就學過高中就練過,但是不得不說,誠哥對動靜節(jié)奏的把控是他無數(shù)作品成功的基石。
其次,主線劇情之中的每一次“靜”都有產(chǎn)生枯燥的風險,為了避免這一風險,誠哥在每一個“靜”中都加進了干貨的EX內(nèi)容,絕無讓你感到無聊的可能。并且所有的EX內(nèi)容都對二刷極其友好。這進一步提升了影片在商業(yè)內(nèi)容之外的質(zhì)量,與立花瀧和宮水三葉的會見談話更是對于老粉的巨大禮物。
但只有動靜是不夠的,還需要把情節(jié)串聯(lián)為完整的故事線路,那么我們就能看出來,天氣之子的故事是分著明暗線的。
明線:帆高和陽菜的戀愛故事。少年和少女一波三折的感情。
暗線:須賀的過去,現(xiàn)在,蛻變和未來。
明線的內(nèi)容并無過多可講,象征主義也好人物映射也罷,為了商業(yè)片的實質(zhì)還是需要作者做出犧牲和讓步,評論區(qū)里講的人很多,再次贅述這些未免顯得有些婆婆媽媽。
這就讓暗線的解析價值高的嚇人。為什么,一個在戀愛故事中的大叔能一個人承載起一整條暗線?因為這就是我們,全世界人最終的“人格映射”。
巧合和沖突是喜劇故事的根源,我們不能指望離家出走在快餐店沉眠時有超能力美少女送來免費的Big Mac,也不能隨手就從來垃圾堆里撿起一把馬卡洛夫TT-33。更多的人,會像須賀一樣,肩負著成年人的包袱,事業(yè)和痛苦,在無所畏懼與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遙望著明天和幸福。人大多數(shù)時候是痛苦的,須賀不過是放大了這個特質(zhì)而已,這讓我們的人格映射產(chǎn)生了可能。
須賀的角色構建,很多人以為起源于八卦社。但其實在船上的經(jīng)歷早就向我們暗示了須賀的實質(zhì)。什么人會在巨浪滔天暴雨傾盆之際走向甲板呢?帆高這樣的少年,還有須賀。救下帆高從不是一個巧合,正因須賀身懷同樣一顆少年心臟,才會在雨落之際走向甲板,才會救下主角展開故事。實際上,須賀本就是另一個帆高,只是和觀眾一樣過于平庸,有時看不見它的光芒而已。
須賀的妻子是否是晴女?相信以B站的人員構成,答案一定偏向于前者。但是這個問題真那么重要嗎?我們能確定的只有明日香已經(jīng)故去這一個事實,至于她死法如何,并不重要(無意冒犯)。重要的是明日香的死和須賀的關系,還有對須賀的影響。
在須賀與丈母娘對話時,丈母娘毫無道理的拋出了“你看上去就像是抽煙的人”這樣毫無根據(jù)的說辭,然而不知是面對丈母娘心生膽怯或是對于自己心生厭惡,他沒有否決。須賀是一個不能直面內(nèi)心貫徹自己的人,不敢正視自己的想法,不敢正視自己的快樂,給世界觀套上了世俗規(guī)則政治手段思想套路人情章法的套子。知道女兒和自己一起是快樂的,卻不敢出言去爭取,依照這個邏輯,很可能,他本來有機會拯救自己的妻子,卻沒能邁出這一步。
這就是為什么大樓對峙時,戰(zhàn)栗的須賀面對槍口,自以為此身沐浴光明,實則一半已入黑暗。

如果明日香是晴女,那么須賀就是帆高自己。但如果明日香不是晴女,他就與你我并無二致。
帆高這對天的一槍打醒了須賀,他不惜襲警推開阻礙在帆高路上的壁障,大呼“你們在對他做什么?。 彼斎粵]有針對警察,他看見的是世界,現(xiàn)實,世俗規(guī)則政治手段思想套路人情章法一切一切束縛住當年的他的東西??雌饋硎撬融H了帆高,實際上他救贖的是自己。
還記得人格映射嗎?
你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可能記得“集體利益大于一切”,你可能會在腦中為了“更偉大的利益”犧牲掉自己的阿麗安娜。你可能為生活疲憊,為了生存妥協(xié),但是天氣之子的須賀,揮出了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拳。這就是熒幕前的你,如果你能看懂為什么憂慮了1小時47分鐘的須賀突然爆種,如果你思考起了須賀的妻子是不是晴女,須賀為了誰,犧牲了誰,那么這部電影已經(jīng)對你完成了映射,無論承認與否,或多或少,《天氣之子》把你改變了。
與很多佳作一樣,一次看懂的明線是主角的奇遇,多次品味的暗線是自己的故事。所謂構建故事的極致,大抵如此。
第四顆星:內(nèi)核
優(yōu)秀的作品,無論小說,電影,美術創(chuàng)作,物理公式,數(shù)學模型以至于法律條款,只要它能優(yōu)秀地總結出問題,就會不可避免的走向哲學層次。
有人(似乎還是很大一部分人)說這部電影討論的是“個體與群體利益價值”的問題,并未“應不應該犧牲少部分人拯救大部分人”展開無休無止的罵戰(zhàn)。然而很遺憾,你們的戰(zhàn)場似乎設錯了地點,個群問題的戰(zhàn)場可以是美末1可以是叛逆的物語,但是就是不能設在天氣之子。
理由有二:
個體就算要拯救群體,那也要在確保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前提下。依賴個人的超自然力量討論要不要犧牲個體利益,就好比五角大樓開會討論鋼鐵俠要不要扛核彈一樣。那是個人的能力,自然取決于個人的選擇。這部電影甚至沒有塑造明確的群體形象。
其次,從本質(zhì)來看,陽菜發(fā)愿的原因是帆高的愿望,陽菜的回歸是因為帆高的悔恨。始于個人終于個人,少男少女之間純真的愛情引發(fā)了奇跡,除了結果,和世界人民一點關系都沒有。因為本不應該存在的奇跡謾罵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人,好像三體II中羅輯的遭遇有點類似。
那天氣之子到底討論了什么?四個字,適者生存。
片里的爺爺說的好啊,我們老說什么歷史最高歷史最高,人類歷史才多少年?原始海洋打了八百萬年的巨雷,涌動的溫泉被燒灼了數(shù)億年,洋流和漩渦自20億年起就在激蕩,這有你人類什么事?三體III的綠眼鏡一張胳膊:生命的家園是生命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我們?nèi)缃窨此圃跊Q定環(huán)境,實際上這不過是新的適應。
還有就是,塵歸塵,土歸土。東京過去是海,未來也必將成為海。雖說未必有超自然因素的影響,但是因果輪轉(zhuǎn),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這樣的內(nèi)核緊跟時事,在未來我們必將面對著越來越多的適應問題,這也能讓這部電影保值期很長。曾經(jīng)的老虛和新房在訪談里說過:我們本來就沒指望觀眾一遍就能把它看懂。這部電影的主場并不是電影院。我們希望他們能買藍光碟,然后回家多看幾遍。
看看,什么叫大師的追求。
你們最期待的:還有一星去哪了?
這部電影,敘事滿分,故事感人,節(jié)奏優(yōu)秀,內(nèi)核夠硬,就是理解普適度不夠高。
新海誠很明顯沒有意圖完全復制《君名》的成功,他進行了優(yōu)化,加深了鏡頭擺布和內(nèi)核植入,這導致影片質(zhì)量變高,受眾卻變小了,能理解內(nèi)核的人,不能理解內(nèi)核的人,半知半解的人和只看了劇透的云觀眾就開始了無窮無盡的罵戰(zhàn)。就像末尾互相拉扯的須賀和帆高,每個人都想貫徹自己的價值觀給對方,最后就變成了撕咬和踢打。
問題出在哪?敘事清晰度。
不是所有人能能N刷看出暗線,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思考劇情內(nèi)涵,而這些人,很容易就會發(fā)布輕率的言論,卻忘記了,電影藝術,從來沒有賦分對錯,你看如何就如何。君名的口碑來源于它輕快簡單的故事,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救了你,我們幸福的生活著(天氣之子里的君名糖把我齁著了),而天氣之子卻沒有完成價值觀和故事內(nèi)容的普適化,最終這必將導致失序的爭論和彈幕環(huán)境的惡化。
最后,峰終定律可能會讓你忘記我之前所說的一切,讓你覺得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為搏眼球的的做戲。但是請你往前翻翻,說不定就能給你以二刷的動力。
我無懼于批評
因為天氣之子,它教會我

(想不到初次撰稿就批判性這么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