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豚/作畫廚/作畫愛好者入門資料收集與介紹
前言:本文目的主要是為了做一個資料的整合,方便在B站搜索關(guān)鍵字的新人作畫愛好者。由于對日語一知半解,基本只總結(jié)華語資料和其他語種的工具站,以下的作畫統(tǒng)一表示日式作畫,作畫圈統(tǒng)一指代華語作畫圈。感謝作畫廚朋友和前輩給出的一些修改建議,使本文從單純的資料羅列變成了簡單的入門指南。
為了讓路人也不至于完全看不懂,這里想著對作畫進行一個科普。但作畫并不是一個有標準定義的詞匯,還是打個比方便于大家理解:用大學里的選修課作比喻,作畫愛好者選修的是一門名為《日式作畫賞析》的課程。在這門課程中,可以學到的知識有:
日式動畫的制作流程;作畫的歷史起源與發(fā)展;作畫的基本要素以及研究技巧;各種經(jīng)典作畫技法及其變種;以及有名的作畫片和原畫師。
享受到的趣味有:
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提高自身的動畫品味與審美水平;提高自身對影像的敏感度;與同好們討論認人的樂趣;以及在更多維度上享受動畫本身。
理解了研究作畫想要達成的目標和核心趣味,就能明白作畫到底為何物。

1、需要確立的基本觀念和常識
要入門作畫,首推nbht的知乎專欄《作畫愛好者(作豚)的自我修養(yǎng)v2.99(beta)》

本文對作豚的定義、如何入門作畫、華語作豚圈的環(huán)境、作豚與作畫實踐/原畫師的關(guān)系總結(jié)得非常明白,有利于建立起比較正確的作畫觀/作豚觀。對于想成為作畫愛好者而不是作小鬼的人來說,本文是必讀的。
除了這篇文章之外,還推薦nbht的作畫愛好者論:


由于作豚的風氣在各大論壇都不太好,作豚前輩們在各個文章里都會強調(diào)認清自身定位的重要性,這里也是一樣。一定要明白,作畫愛好者,是動畫愛好者的延長線。
2、作畫入門解說
nbht出品的日式作畫基礎(chǔ)解說 完整版。
常看常新的視頻,很多作畫愛好者都是在由這個視頻真正入門作畫的。
重置升級版見日式作畫基礎(chǔ)解說①——時間和造型:

視頻版作畫科普——報菜名系列節(jié)目:

可以通過這個系列節(jié)目了解一些基本術(shù)語,認識一些人氣比較高的明星原畫師及其基本特點。
馬小褂老師翻譯的作畫講座:日式作畫與幕后的動畫師們(13版)
講座中三位美國作畫迷對日本動畫的作畫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上述視頻是作畫廚角度的作畫解說與科普。臺灣原畫師邱家和最近在臺北藝術(shù)大學的演講課程比較系統(tǒng)性地講解了如何作畫,對比幾個視頻可以看出作畫廚和業(yè)內(nèi)原畫在看待作畫時具體關(guān)注哪些不同點。


完整視頻版:錄播:日本原畫分析與動態(tài)設(shè)計概論
剪輯精華:日式動畫分析概論【EP.1】掌握動態(tài)三大要素「重心、曲線、拍數(shù)」
3、各種術(shù)語解釋
為了避免看不懂訪談或看不懂群友在討論什么的情況出現(xiàn),了解一些術(shù)語是非常有必要的。
光看上述的作畫科普視頻還是有點不夠,這里推薦Anitama的術(shù)語解釋文章:

還有日式原畫作業(yè)攝影基礎(chǔ)用語解說書籍:《「撮ま!」準備號》
https://satuma.grupo.jp/free838189 (原版)
比Anitama的術(shù)語翻譯文更全面,更深入。
中文翻譯版在網(wǎng)絡(luò)上可以直接搜索到,不放資源了。
除了標準的術(shù)語以外,這里簡單列舉幾個原畫師的稱呼,解釋一些常用名詞。
黑話是小圈子的身份標簽,作豚黑話也在一定意義上具備身份認同的作用,但更多還是為了方便溝通。為了不過于降低門檻,這里就不列舉(也不可能列舉)所有的作豚黑話,只是將常用的縮寫/術(shù)語解釋一下。
遇到不懂的縮寫不用擔心,只要情報力過關(guān),總能找到解釋的。
不過還是推薦大家交流的時候好好將名稱寫出來。

其實本文初衷就是為了解決新人看不懂縮寫的問題(

4、常用工具
sakugabooru:
最大的作畫資料庫,作豚討論某個卡基本甩個booru鏈接就行了。

搜索原畫師名稱的時候,可以直接上 bgm.tv 搜索原畫師,復制其羅馬音即可。
有時候由于網(wǎng)絡(luò)波動,sakugabooru可能比較慢,可以科學上網(wǎng)試試。
要注意標注了presumed?的卡是推測,不是定案。
使用booru的時候,記得善用標簽和評分。
使用idm插件能將帶標簽的MP4文件下載下來,便于后續(xù)查找。
booru是數(shù)據(jù)庫不假,但是近些年來收錄了越來越多的水卡,所以還是建議建立屬于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交流起來也會更方便一點:

作畫@wiki:

作畫wiki雖然可以用來查看原畫師參與的作品,但遠遠不止那么簡單,還包含了術(shù)語介紹,原畫師mad,作畫メモ,公司介紹等等。懂日語的話是很好的資料站。本來華語圈也有一個作畫wiki,可惜很久以前就廢棄了。
另外,作畫wiki還有別的用處。比如某作畫研究群的入群問題是某老害的常用馬甲,直接到作畫wiki上搜索該老害,然后 ctrl+F 輸入“名義” 就行:

推特:
前兩個平臺是很好的入門作畫的工具,但要進一步深入作畫的話一定要上推特關(guān)注業(yè)內(nèi)原畫師的發(fā)言。有作豚前輩總結(jié)了《動畫人推特/blog/HP綜合表格》,可以參考這個表格關(guān)注自己感興趣的原畫。
seesaawiki:
staff 數(shù)據(jù)庫,記錄了一部動畫每一集的表記。

5、作畫MAD

作畫mad本身用處很多,但做作畫mad是一件有門檻的事情。作畫mad遠不止將booru上的卡拼接起來,然后配上bgm就行的,而是需要注意選卡(正確率和好看程度)、剪輯銜接以及音畫配合。要詳細說的話還是比較深奧的,可以參考各個mad作者發(fā)在簡介,評論區(qū)以及微博的剪輯思路。
由于Anitama開拓了作畫mad領(lǐng)域,現(xiàn)在B站上作畫mad已經(jīng)百花齊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其中充斥著一部分劣質(zhì)的作畫集錦。對比這些mad和anitama的作畫mad,可以清楚的發(fā)現(xiàn)哪些卡選上了,哪些鏡頭沒上。思考一個鏡頭為什么沒上,為什么能上,是提升作畫審美很重要的方式。
這里拿符騰堡做的月作畫集錦舉個例子。符騰堡的mad做的并不差,主要突出一個量大管飽,但是對比月mad,還是夾雜了很多比較微妙的卡,或者沒剪入一些好的演技?;ハ鄥⒄?,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明白anitma的選卡思路和門檻。
一些好的mad作者,直接參考?關(guān)注列表?就行。
6、具體如何入門和研究
看過作畫解說視頻就算是入門了作畫嗎?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
每個作畫愛好者的入門途徑都不盡相同,這里也給不出一個固定的路線,不過還是可以給出一個結(jié)合個人經(jīng)驗的各階段描述供參考:

其中進階的部分并不是嚴格按順序來的,完全有可能先成為演出廚,然后再練出作畫眼。除了演出廚之外,作畫廚還有可能進化出各種分支,比如公司廚、staff廚等。
?
關(guān)于學習認人的方法論,最好是由老作豚建群,每周約定一個固定時間一起看片,然后連麥討論。很多認人的套路和共識,都可以在這樣的談?wù)撓聜魇?。而且每個人的時間有限,不可能認識每個原畫,這時知識互補就顯得很重要。語音交流比文字還有一個好,就是能傳達更多的信息量,能將某些觀點和感受傳達得更完整。有些高手可能比較高冷,這時候大膽問是很重要的,當然前提是衡量過自己問題的質(zhì)量。
厲害的作畫廚,能根據(jù)靜態(tài)的造型推測每個卡是誰畫的,是哪個作監(jiān)修正的:

學習認人的重要一環(huán)是學會看動畫片頭片尾的表記,個人的習慣是每看完一集動畫就會掃一遍片尾表記,看看有沒有熟悉的名字。關(guān)于如何看表記可以參考von寫的表記解讀指南:

關(guān)于如何入手研究作畫,可以挑一個比較熟悉的原畫師或常用的作畫技法——比如中村豐和黑白閃——進行研究。
這里分享一個思路:把中村豐所有關(guān)于黑白閃的卡都保存下來,使用potplayer(或其他播放器)多遍逐幀觀看,然后思考中村豐的連續(xù)黑白閃是怎么塑造的?要表達什么?是通過什么方式表達的?單張黑白閃和多張有什么區(qū)別?黑白閃前后速度的變化又是如何影響蓄力和爆發(fā)的?其他人的黑白閃和豐的有什么區(qū)別?
思考完這些問題,再與其他人的答案《中村豐到底有多厲害?》《當我們在討論黑白閃時,我們在討論什么》《【作畫基礎(chǔ)研究】那個男人——中村豐》相互參照比對一下,看看自己的想法對不對,有沒有漏看某些細節(jié),有些說法是不是能用更好的詞語表達?
剛開始可以學著模仿他人的思路,但要拒絕生搬硬套。說到底只有經(jīng)過自己思考的結(jié)論才是有意義的,單純做一個復讀機沒有什么意思。
考慮到有些新人可能覺得作畫無從入手,所以這里收集了某作畫群的部分小作文,并簡單做了一個關(guān)鍵詞統(tǒng)計,可以參照這些關(guān)鍵詞來考慮好的卡厲害在什么地方:

另外需要強調(diào)的是,逐幀觀看對于作畫研究的重要性。很多細節(jié)在正常的播放速度下用肉眼察覺,但會對實際觀感產(chǎn)生影響。比如“分層錯K”——畫面中不同主體/圖層以較低的拍數(shù)錯拍運動,可使得整體的畫面達到較高拍數(shù)/流暢度的手法,這種手法不逐幀看不可能發(fā)現(xiàn)。
具體用例可參照京紫PV。
可是研究并沒有就這樣結(jié)束。再深入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適用于錯拍表現(xiàn)的。如下圖所示,不同圖層但方向相同的物體用錯拍表現(xiàn)的話不會使運動更加流暢,反而會產(chǎn)生抖動的感覺。作畫研究就是如此深奧。

7、其他資料
1. 介紹三個作畫相關(guān)的微博賬號,推薦關(guān)注。
@sakugabooru,@表記and擔當bot 和 @作畫放映室



2. 鉆石總結(jié)的(作畫群用)常用鏈接:https://bgm.tv/blog/283248
本文的雛形,但是過于簡略,這里做一些擴展。
3. 如何了解日本作畫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06732
內(nèi)容比較豐富,但略有門檻。包含了一些本文未涉及到的作畫相關(guān)資料。
4. 知乎上的作畫(sakuga)研究:https://zhuanlan.zhihu.com/c_1231175692882038784
翻譯了animestyle上很多原畫師的訪談。
5. 沓名健一推薦的作畫片:https://bgm.tv/index/32338
需要登錄bgm賬號后查看,大部分是老片。
6. 作畫相談:https://ask.fm/sakugaquestion
此網(wǎng)頁已經(jīng)被鎖。

7. 動畫愛好者14年9月號iqiyi.com/dongman/nofishing1409.html
動畫愛好者14年10月號iqiyi.com/dongman/nofishing1410.html
動畫愛好者14年11月號iqiyi.com/dongman/nofishing1411.html
動畫愛好者14年12月號iqiyi.com/dongman/nofishing1412.html
nbht早期寫的動畫制作科普文,現(xiàn)在看仍有收獲。
8、對剛?cè)腴T的作畫廚的一些建議
1. 簡單地用金田系、web系、真實系歸納原畫師的做法,不嚴謹也不科學;
2. 在達到一定水平前,多關(guān)注具體的卡,少關(guān)注抽象的作畫理論;
3. 除非實在沒有時間,盡量少用booru云看片;
4.?多嘗試去認人,在前輩多的地方效果最佳;
5.?牢記表力不代表作見,不要過度依賴表記;
6. 盡量不要新人作畫愛好者之前互相抱團,最好有老人帶。
7. 多看動畫,不論新番還是老番。多看動畫才能提升對作畫的敏感度。
8. 變形和踩點是作畫的精髓,研究動態(tài)主要還是要著重于這兩個關(guān)鍵點。
9. 修正也是作畫的一部分,動態(tài)研究遇到瓶頸了不如來研究靜態(tài)吧~
9、作畫周邊的相關(guān)資料和見解
VonXXGhost的《作畫圈的改變》詳細地探討了華語作畫圈的演變。
想了解作豚史的朋友可以看看這個。

10. 一些娛樂向的東西:
作畫的事完全搞不懂啊:極其生草,作豚必看。
作畫情報記憶(ks.wjx.top/jq/47015488.aspx): 單純考驗記憶力的題目。
華語作豚高光時刻(weibo.com/2475570167/J1tZ2l9Oh) :?華語作豚為業(yè)界做出貢獻的時刻。
小林惠祐為什么是神(weibo.com/6490419498/KruaQeXvw):怪文書,能完全看懂的話說明能理解作畫圈中的黑話了。
作畫中二?。╤ttps://anond.hatelabo.jp/2007050203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