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保研,放棄13萬港幣留位費,我去美帝留學啦!

背景介紹:
本科:四川大學 金融工程專業(yè)
GPA:3.82/4.0
IELTS:7
GRE:152+169+3.0
申請結果:
AD: Columbia MS OR, NYU 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LSE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Risk Management, IC Risk Management & Financial Engineering, UCL Finance, HKU Business Analysis
REJ: Columbia Statistics, Cornell MFE
1
前言
進大學之前就有出國讀研的想法,因為讀高中時就有出國讀本科的想法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出國。我原本學的是經濟類的專業(yè),大一下發(fā)現(xiàn)經濟類后續(xù)細分的小專業(yè)非常偏文科,再加上經濟學院內轉專業(yè)比較容易,于是便在大二上轉到了金融工程專業(yè)。出國項目的選取上一直以金工和金融的項目為主,在疫情開放前主要偏向港新的相關項目,開放后更傾向英美的項目。
從了解情況到選定申請方向,我都得到了世畢盟老師們很大的幫助。在整個申請季,培訓師和mentor不僅耐心陪我看項目、改文書,也在精神上給予了我鼓勵和支持。以下,我回顧了自己一路的歷程,詳細介紹我在申請季前的準備及申請過程中做的工作。
2
課程&GPA:
成績方面,我們學院打分算正常水平,很多專業(yè)課認真學習一般都能滿績。我大學前三年的績點最終在3.8左右,這個gpa只能算勉強夠申一些比較好的項目。Gpa是大學三年的所有累積,特別對于出國黨,無論選修還是必修都需要盡量考出高分,免得均分到用的時候方恨少。
課程方面,我主要是修讀學校金融工程系的培養(yǎng)方案。因為大二轉專業(yè)需要再修一遍數(shù)一的所有內容并同時兼顧金融方向的專業(yè)課,便沒有去選修學校數(shù)學學院和計算機學院的課。但是top金融工程項目甚至很多金融項目都非??粗辛炕n程,于是我選擇在Coursera上修讀C++編程課和常微分方程。申請的時候很多項目會要求專門羅列已修的數(shù)學和計算機相關課程,我接近滿分的高數(shù)課程以及相對比較全的量化課程給了我沖刺金融工程項目的勇氣。
鑒于金融工程是個比較硬核的項目,我還是非常推薦充分利用綜合院校的資源,根據(jù)自己的背景去選修線下課程并取得較好的分數(shù)。這些課程早學晚學都得學,不如在本科就把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好。譬如我們學校數(shù)學學院開設的機器學習、隨機過程分析和時間序列分析就十分有用,雖然對于金融類的學生一開始比較困難,但課程中收獲的數(shù)學推導邏輯和大數(shù)據(jù)類項目的實戰(zhàn)編程訓練,在今后的實習面試、從事相關科研以及項目的文書寫作都發(fā)揮顯著的作用。編程方面,如果沒有足夠經歷輔修計算機類的專業(yè),可以選擇好好利用學校的公選課資源,選修一些軟件學院面對全校開放的編程課。這類課程名字與他們專業(yè)課差別不大,同時也能學到相應技能并且能相對輕松一點得到高分。
3
商科實習:
我的實習經歷比較中規(guī)中矩,一共有3段。每段實習的進展都是被mentor和培訓師push著走的。大二暑假我享受了世畢盟的學員福利,獲得了一份中信建投行研的實習。這份工作主要打開了我實習的大門,讓我對行業(yè)研究有了初步的認識并且開始積極了解金融各個崗位以及思考自己以后適合做什么。大三寒假我network一份中泰證券研究所新材料組的實習,并且有機會去線下參與了實習工作。由于之前的經歷,這份工作上手比較快,整個實習過程的產出也比較多,主要參與寫了公司深度報告和光伏行業(yè)的深度報告。有了之前的實習經歷后,我大三暑假開始之前便開始廣投簡歷,由于當時全國疫情比較嚴重我主要選擇成都地區(qū)的實習機會同時也方便自己刷語言成績。再三考慮下,我選擇了家人朋友引薦的中金債務重組在成都的項目組。這份實習主要帶來的好處主要是big name和實習證明。
關于找實習,雖然最終我都選擇了利用身邊資源的實習,但其實我在找實習的過程中自己也海投了很多家。結合身邊同學找實習的經歷,我覺得找實習比較關鍵的步驟就是寫簡歷和找招聘信息。關于簡歷的撰寫,我的mentor和培訓師是給了非常細致的指導,讓我有底氣去海投公司。第二步就是投遞,官方的渠道可以從券商、四大以及咨詢公司額官網投遞。此外,還有眾多微信求職公眾號,身邊朋友覺得比較好用有“elite group”、“今日實習”“candy 實習吧”等等。其次大部分學校應該有非官方的實習分享群,會有學長學姐在群里找繼任。最后可以挖掘一下自己身邊、朋友、家人有沒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這是比較快捷的找實習方法。
關于實習在文書中的體現(xiàn),因為我申請的項目都偏向量化金融甚至有北美比較top金融工程項目,所以我會著重寫實習中量化的工作。于此同時實習經歷應該與職業(yè)規(guī)劃是一致的,雖然我最終目標是想上岸quant, 但由于我缺少很硬核的私募買房量化實習的經歷,并且三段實習經歷都在券商,于是我的職業(yè)目標在文書體現(xiàn)為券商的quant research。倘若大家也像我一樣一開始沒有明確的職業(yè)目標,可以先選擇能鍛煉能力并且平臺比較大的線下實習。這樣在實習過程中能夠切身感受公司各個部門不同工種的工作內容,并且思考自己是否喜歡并且適合這份工作。若一開始就確定了清晰的職業(yè)目標——量化研究員,那么可以從簡單的數(shù)據(jù)處理崗做起再到量化研究,并保證在申請之前完成1-2段有產出的深度實習。
4
語言備考:
我的語言考試屬于較為失敗的經驗。雅思雖然考一次就過了,但gre我足足考了四次。雅思機考就是自己在新東方的網站刷了劍12以后的聽力月閱讀題。對于作文和口語,想要沖刺高分的話可以考慮在考前1-2個月找老師指導一下。并且英語口語在申請項目的面試環(huán)節(jié)挺重要的,也許得益于自己口語比較好的優(yōu)勢,英國碩士需要面試的項目都順利拿下了。
我考gre的經歷就比較煎熬了,一直到大四上的12月份才考出來,這直接導致我晚交了英國需要G的項目。關于備考方法,我只能給不出“不要這么做”。首先不要裸考,一定要模考分數(shù)達到要求后再上考場。其次不要只背一部分單詞,無論是三千還是佛腳詞都要認真至少過三遍,verbal部分要達標背單詞是最基礎的。最后戰(zhàn)線不要太長,最好3-4個月內速戰(zhàn)速決。我個人可能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考試不斷取消再加上一直沒考好,整個戰(zhàn)線長達6個月,最后都在崩潰的邊緣。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相信自己最終都能考出能用的分數(shù)。
5
最終要的心態(tài):
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心態(tài)在申請過程十分重要,當然大家難免會陷入自我焦慮但是要相信一步一步走好申請每個環(huán)節(jié)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我的心態(tài)在準備gre的過程,由于不斷取消、疫情封控、以及一直考不到理想的分數(shù),一度想要gap。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培訓師在我每次失敗時都及時安慰并鼓勵我,甚至在我隔離期間都每天來跟我及時溝通。與此同時我也放棄了保研名額,每天就在無畏的焦慮中度過,我舒緩焦慮的主要方法就是和朋友們聊聊天。申請季剛開始的時候,我由于g不理想以及自我感覺各方面都不是很出彩,我一度想放棄一些沖刺的項目,覺得自己達不到項目的要求就不申了。但我的培訓師一直鼓勵該申的申,不管怎樣提交上去由學校判定,不能放棄沖刺的機會。Gre成績出來后,后面的申請就比較順利了陸陸續(xù)續(xù)來了面試和offer。關于面試,世畢盟會提供比較全面的面經,同時在各個平臺譬如微博小紅書一畝三分地都會有相應的面經。
除此之外可以同專業(yè)同校出國的同學以及學長學姐多交流,無論是信息共享還是相互鼓勵,都能起到一定的幫助。閑暇之余還可以關注一些微博大V、論壇之類,上面會有熱心網友po出自己的bg和offer,以各個項目的就讀經驗貼子。
感謝世畢盟對我整段申請季的重要幫助。我是大二下學期簽約的,簽約后,GGU老師就給我規(guī)劃了申請的時間規(guī)劃包括背景提升、語言備考等等。在簽約不久后,便得到了一個實習內推資源,給我空白的簡歷打了個底。大三參加了一個培訓師推薦的機器學習的科研,讓我重拾沖刺量化項目的信心。
我也特別感謝申請過程中我的培訓師老師和mentor給予我的幫助。寫文書方面,培訓師會拿捏住我的進度,讓我得以在規(guī)定時間前投出去,并沒有因為gre一直沒考出來耽誤了申請進度。在寫文書過程中,我的mentor會耐心得給我講解文書要點和思路、陪我一起打磨文書。每次改完一遍交上去后,mentor都能在當天及時反饋并且不忘鼓勵我繼續(xù)加油。每個項目有不同的文書,我的mentor都會一個個得幫我分析問題,寫出有針對性的小作文。在網申填寫方面,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每次發(fā)消息問培訓師姐姐,她總能及時回復并且解答我的困惑。甚至到了后期,我看到了各種焦慮的信息都會跟培訓師姐姐說,她總能非常專業(yè)的給我解除困惑。得益于她們無微不至的幫助,讓我覺得申請是件比較輕松和值得期待的事。
最后??吹竭@里的申研友友們,都能如愿入讀自己想去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