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萬惡之源”:晉昭侯為什么要把曲沃封給自己叔叔成師?
周平王二十六年(前745年),晉昭侯將曲沃(今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封給自己的叔叔成師,成師此后被稱為“曲沃桓叔”。曲沃的規(guī)模當時是比晉國都城翼城(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還大,因此晉國大夫師服警告晉昭侯說:“本既弱矣,其能久乎?”然而晉昭侯沒有聽從。

正如師服所料,曲沃桓叔得到曲沃后就開始爭奪晉國的國君之位。曲沃的三代家主此后殺死或者驅(qū)逐了晉國五代國君,內(nèi)亂持續(xù)了幾十年,史稱“曲沃之亂”。周僖王四年(前678年),曲沃武公(晉武公)成為晉國國君,史稱“曲沃代翼(曲沃代晉、曲沃克晉、曲沃篡晉)”。

“曲沃代翼”對晉國乃至中國歷史都有深刻的影響,既是晉國稱霸天下的原因之一,也為三家分晉埋下了伏筆。不過根據(jù)史書記載來看,晉昭侯并不是一個特別昏庸的國君。既然如此,晉昭侯為什么要把如此重要的曲沃封給自己叔叔成師呢?本鬼接下來說說自己的一家之言。

根據(jù)史書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推測,晉國第九代國君晉穆侯(晉昭侯的祖父、曲沃桓叔的父親)到晉國第十一代國君晉文侯,晉國的都城是絳城(今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在晉穆侯到晉文侯的幾十年里,天下先后發(fā)生了幾件大事:犬戎東侵,西周滅亡;平王東遷,東周建立。

西周時期,晉國是依靠周天子來維護自身安全的,晉國將都城設(shè)在更靠近周天子的絳城就是一個例證。在整個西周時期,晉國都是對周天子忠誠度最高的諸侯之一。然而在周平王東遷之后,晉國失去了周天子的保護,不得不單獨面對來自西戎的威脅,戰(zhàn)略壓力是大幅增加。

于是在周平王東遷的第二年,即周平王二十五年(前746年),晉昭侯將晉國都城從絳城遷到了更靠東邊的翼城。但晉昭侯可能覺得僅靠遷都不足以解決西戎的威脅,還需要在絳城和翼城之間建立一道屏障。而曲沃恰好是位于絳城和翼城之間的戰(zhàn)略要地,很適合建立防御。

正因如此,晉昭侯將曲沃封給了當時以德行和才能著稱、在國人中頗有威望的曲沃桓叔,讓曲沃桓叔成為抵擋西戎入侵的屏障。本鬼認為這應該就是晉昭侯要把曲沃封給曲沃桓叔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