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怎么治療馬尾神經損傷【案例】
在中醫(yī)中肝主筋,肝血充盈,則筋才可得以濡養(yǎng),肝腎同源,筋附于骨。所以當肝腎虧損,髓枯筋痿也常導致筋傷疾患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而馬尾神經損傷與肝腎功能失常亦有一定聯系。古典醫(yī)學中又有記載“久病人絡”之說,認為本病多由正氣不足,寒濕之邪侵襲,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脈痹阻而發(fā)。某些病變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病程長,遷延難愈,絡脈瘀阻在其病變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王大夫認為在病理的基礎上,應從疾病的根源入手,運用滋肝養(yǎng)腎、溫陽化瘀、益氣活血、疏經通絡的方式,來治療促進本病恢復。 遵從《內經》提出的“治痿獨取陽明”原則,在治療馬尾損傷的每個階段都先顧及脾胃。

只有脾胃功能健旺,飲食得增,胃津得復,臟腑氣血功能才會旺盛,筋脈更容易得以濡養(yǎng)。首先是滋補肝腎,從身體內部滋養(yǎng)讓經筋得到藥物的滋補營養(yǎng)從而促進神經因子的再生速度,加速恢復;其次對于肢體麻木、疼痛、發(fā)涼的癥狀用于溫陽化瘀的方法運用紅花、桂枝、細辛、牛膝、黃芪等為主的溫通活血的藥物加減方劑,配合人體本身的運動代謝恢復病情,療效確切。最后益氣活血、疏經通絡的方法來疏通整個經絡環(huán)路,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
而經絡得到疏通,血液正常流通,濡養(yǎng)功能正常,會使病人整體神經受損的細胞進行修復,使壞死的神經因子毒素排出體外,再生的神經因子會自我更新,修復代替損傷之前的神經細胞,使神經細胞功能得以長期穩(wěn)定正常,具有長期穩(wěn)定的治療效果,徹底改變傳統藥物、物理治療、手術矯正等不能從根源 (神經細胞) 修復神經元的弊端,而且又避免因手術造成患者的再次創(chuàng)傷。

左先生,39歲,廣東人,腰椎間盤突出,椎管融合術后,馬尾神經損傷。術后一年經同病房病友介紹過來治療,來電詳詢了治療方法,遂預約了來院面診,于2020年5月16日來院面診。
治療主訴病情:腰椎間盤突出兩年,期間斷斷續(xù)續(xù)治療,效果反反復復,總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有天打了一個噴嚏,當時要部就十分不適了,感覺像斷了一樣,疼的一動不能動。后情況得到稍好轉后,即可去了醫(yī)院,去醫(yī)院途中,走路都十分困難。開車半小時,到醫(yī)院又感覺情況嚴重了,動也動不了。
就診完,在家等結果,這期間下肢出現疼痛、麻木、發(fā)脹,尿不出來,給醫(yī)生去電話,醫(yī)生告知馬上去醫(yī)院,把導尿管插上了,診斷結果出來了,醫(yī)生建議馬上手術治療。

術后癥狀沒有立馬緩解,在網上也瀏覽了一些資料,了解到本病發(fā)展到這個階段已經算比較嚴重的情況,恢復需要時間,術后仍需要采取其他治療措施近一步恢復,具體看后續(xù)的身體情況。術后一周出院,下肢走路稍輕松些,發(fā)脹感覺減輕,麻稍減輕,其他無改變。出院后,一直在家里休養(yǎng),也一直在各大醫(yī)院檢查治療,明確是馬尾神經損傷,算是腰椎間盤突出中發(fā)展的比較嚴重的并發(fā)癥。
術后一年,治療情況并不理想,病情愈發(fā)嚴重,雙下肢麻木,右腿小腿知覺差、畏寒怕冷,走路異常,有兩個腳趾是麻的,腳踩地不真實,像踩在棉花上,小便間歇性導尿,導尿量在1000ML/天,尿渾濁、氣味重。排便困難,排出來是一粒一粒的球狀,吃番瀉葉輔助,好的時候也三四天排一次,差的時候十多天排一次,平時都不敢多喝水多吃飯。
后了解到之前同病房的病友在我們這邊治療恢復了,生活基本能自理,經詢問后,便找到我們,面診時一直說這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治療反饋:雙下肢麻木感降低,主要集中在小腿部位,其他地方麻木感逐漸消散或是酥酥麻了。右腿上小腿知覺提升,觸感強烈很多,畏寒怕冷的情況稍有反復,考慮天氣原因,天冷,血液循環(huán)更慢些,本身肢體發(fā)涼,氣血運行就想對差些。期間叮囑患者要做好防護,后癥狀有回升改善。走路穩(wěn)當很多,已經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腳趾麻木感降低很多。小便一次能排空了,排尿大多情況下都比較順暢輕松,尿色正常。排便大部分時間都比較好排,便色正常,便量有時多,有時少,基本上每天都能排。
基本上已經解決了生活中90%的問題,后囑守方略加減,鞏固一個周期后陸續(xù)停藥。最終除少許的下肢感知感覺異常有遺留,二便功能障礙及其它諸癥均無礙生活與工作。半年后回訪無復發(fā),恭喜!
生 經益氣 湯是醫(yī)生組數十余年臨床經驗總結的經驗方,由幾十味中草藥通過特殊工藝加工熬制而成,其中包括當歸、淫羊藿、黃芪、人參、銀杏葉、鹿茸、葛根、白僵蠶、川芎、防風、水蛭、三七、紅花、赤芍、沒藥、蒲黃、乳香等等(部分藥物)。這些中草藥各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和味道特征,經過數十年通過大量成功經驗合理搭配可以協同作用,達到治療馬尾綜合征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