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一旦稱呼你這幾種“外號”,夢該醒了,你可能只是“備胎”
謹由我與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這篇與男女關系有所相關聯(lián)的美文并看看其中所藏有著的知識點以及亮點在哪里,接下來的內(nèi)容是這樣描述的,如下:
現(xiàn)代年輕男女談戀愛有個癖好,對方的名字不好好念,卻用各種外號代替。
起外號存在與關系貼近的人之間,好朋友、好閨蜜、好兄弟,都可以用一個或幾個能代表對方形象氣質(zhì)的詞語替換掉直呼其名的嚴肅感,拉近大家的關系。
因為外號這東西,可褒義可貶義,只能從叫外號的人是誰來區(qū)別他是善意還是惡意。
男女朋友之間的外號會比普通朋友之間親密一些,現(xiàn)在特別流行的就是:寶貝、寶寶,寶兒,乖乖,哥哥,豬......老公老婆之類的,好像都過時了,一旦確定戀愛關系,大家就這么叫上了,一點新意都沒有。
而且現(xiàn)在叫什么親愛的、寶寶之類的,已經(jīng)演變成各銷售人員對客戶的親昵稱呼了。
因為很多時候不能從外貌上分辨客戶的年齡,叫小了叫老了都可能不尊重對方,干脆全網(wǎng)統(tǒng)一“寶寶”!
購買了某銷售人員店里的貨,你就成了他的“家人們”了。
那叫哥哥姐姐?
好像也不合適,在這個全民直播的時代,在某主播的直播間里刷個貴一點的,主播叫聲哥哥姐姐,那也全是統(tǒng)一對客戶的稱呼。
那情侶之間還有什么外號可以用呢?
其實什么都可以用,你能想到的所有影視人物、卡通人物、你倆身體上的特征等,都可以拿來做專屬外號。
比如,對象長的圓潤,用卡通人物:小豬佩奇,熊大熊二,皮卡丘,或者動物:小鼴鼠、土撥鼠、小熊貓,小龍貓等,是不是都要比統(tǒng)一的“寶寶”來的用心些?
年輕人一談戀愛就巴不得用個親昵的稱呼和情侶頭像,仿佛這樣才能證明你們的關系是公開存在的,不備個注,就覺得對方還是拿自己當外人,一點都不親近。
可是有的人用外號備注姓名,可能僅僅是為了區(qū)分在他的魚塘里,你是哪條魚而已。
因為備胎太多,光是備注全名,根本記不住對方的特征。
見過網(wǎng)友們舉的一些例子,養(yǎng)魚(有多個對象)的男生對女生是用哪些外號備注的。
比如:xx妹,這是很常見的一種魚兒外號,對象問起來,就說是親戚家的孩子;還有藏得深的,躲避查手機的,甚至用家人關系來備注,比如七大姑八大姨的,讓人無從分辨,對方到底是不是男生的家人。
那女生都叫自己的備胎是什么呢?很多人會說:兄弟、哥哥、老鐵、寶寶,等。
當然沒有這么簡單啦,那么多備胎每個人都這么叫很快就穿幫了。
那怎么叫,或者怎么備注?
我上面有提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體特征,用身上的不同于他人的突出之處來取名,既不會重復,還能很好地通過外號很快記起這個人。
所以,這是個格式化的東西。
舉幾個例子:
1、180的平頭23歲:身高180,發(fā)型平頭,年齡23。大概是個年輕干凈的小帥哥,但是除了帥,沒有其他特別之處。
2、愛穿工裝褲的卷毛:頭發(fā)是卷的,日常穿著基本以工裝褲為主來搭配其他衣服。這是最能讓人記住的人設特征,但是好像不太帥也不太高。
3、香奈兒包包長腿摳男:經(jīng)常背個香奈兒包包外出,腿長是外形的最大特征,但是沒什么錢且摳門,應該只有這一只香奈兒裝門面,也印證了摳。
4、28歲的G63:年齡28,外形一般,唯一的特點是常開一輛G63,至于車主是不是他不清楚。
5、吃烤肉后必須剔牙的碩士:滿意對方的研究生學歷,該碩士很喜歡吃烤肉且常吃,吃完必剔牙,嫌棄對方當面剔牙的行為。
以上五個,全是人物的外表特征或者習慣愛好。這個萬能百搭的公式,可以在同時交往的人多的時候,有效地區(qū)分不同的人,并突出他的特別之處。
這種備注,既客觀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特征,還主觀上地表達了當事人看重、在意或者記住了對方哪些特點。
女生跟朋友聊天說起這些男生時,都會用類似的外號代替,一個簡潔的外號,就是一個微縮的人物小傳。
通常,能起這些外號,表示女生對這些男生還在篩選與比較中,沒有一個是真正符合她標準的。
這些人,每一個都是她的頭號備胎。
因為不能放入魚塘當備胎的,可能連備注全名的機會都沒有。
說不定下次找她聊天,她會直接反問你:“請問你是誰?”扎心不?
最后提醒自己一下:最好不要在社交軟件里到處“種菜”或“撒網(wǎng)”,否則會把自己整成跳梁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