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升城市溯源:淡水資源匱乏的廈門如何解決500多萬人飲用水問題
素有“海上花園”之稱的廈門,可謂是大家心目中集美景、美食、文化等萬千美好于一身的網紅城市。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座美麗的城市在一百多年前,因為缺水、衛(wèi)生臟亂,很長時間都被冠以“臟市”的污名。

廈門的“臟”主要根源在于廈門獨特的水源環(huán)境。廈門屬于典型的淡水資源匱乏的海島型城市,四面是海,而島上河流又非常少,廈門島雖然擁有“七池八河十三溪”的少數水源,但是因水質骯臟而無法飲用。島上開鑿的水井也是鹽分高、硬度高,苦澀得難以入口,居民連洗衣服都成問題,更不用說日常飲用。

所以長期以來,廈門島和鼓浪嶼上的居民飲用水,都要靠“艇仔水”來供應。“艇仔水”是指通過船只運來的水:水船從漳州石碼運來九龍江水,或從廈門島上市郊的后江埭、水雞腿、牛家村等處運來井水,時稱“艇仔水”。這樣的水衛(wèi)生條件極差,運水船運來的江水一般都不會過濾,雜質渾濁在所難免,更大的隱患是運輸過程中各種污染問題,遇到惡劣天氣,運水船不能如時到達,居民甚至無水可用。
因為飲用水困難,理發(fā)店理發(fā)不洗頭,市民家中都備有水缸或甕等蓄水器具,一遇雨天,家家戶戶的屋檐下、天井里都排放著甕缸盆桶收藏雨水。當時廈門居民飲用這樣的水,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春夏之交經常滋生病疫。
凈化水源、掃清廈門的“臟”形象,成為廈門近代史上城市發(fā)展的頭等大事。綜合來看,廈門飲用水凈化歷程主要分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是1920年前后,鼓浪嶼上的歸國華僑與本土富紳聯手,籌辦廈門自來水公司,所產水質之優(yōu)良,一度被譽為“遠東第一”,這是廈門歷史上第一次用現代工業(yè)體系解決自然資源難題,而且成果頗豐,為中國其他同類型城市的飲用水發(fā)展樹立了標桿。

第二個階段是建國之后直至十三五期間,在水利部和省市強力主導下,廈門幾代水利人不斷努力,蓮花水庫、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相繼建成,廈門供水水源由“一江兩庫”變?yōu)椤皟山膸臁?,“多源化”供水體系初步形成;同時,汀溪水庫群至翔安、蓮花水庫至西山水廠、蓮花泵站至汀溪四林泵站、石兜水庫至西山水廠、西水東調五大水源連通工程先后通水,初步形成廈門市大水網格局,水資源配置得到了進一步優(yōu)化。
廈門水資源凈化的第三個階段伴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和消費升級不斷發(fā)展,雖然自來水在出廠前水質是符合我國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但在運輸過程中,往往會經過漫長的輸水管網及高樓水塔、水箱等設備,使得泥沙、鐵銹、膠體以及細菌微生物等有害雜質混進自來水中,造成自來水的二次污染。

近年來,為了應對水源二次污染問題,在市政自來水官網的基礎上,廈門開啟市政管網更新工程,普通市民則流行起安裝全屋凈水器的風尚,其中專注凈水30年的立升提供的全屋凈水解決方案,能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解決全家飲食洗浴高品質飲用水需求,深受廈門市民的喜愛。
立升全屋中央凈水系統(tǒng)主要由前置過濾器、中央超濾凈水器、超濾伴侶、軟水機、壁掛管線機5大部分組成。其中前置過濾器一般安裝在入戶總管處,用來過濾掉泥沙、鐵銹等雜質,中央超濾凈水器是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其采用立升自主研發(fā)的核心技術PVC合金毛細管式超濾膜,過濾精度高達0.01微米(頭發(fā)絲的萬分之一),不僅能夠有效分離水中的細菌、膠體、鐵銹、泥沙等有害雜質,還能保留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天然礦物質,保障全屋的水質安全健康。

經過以上兩步凈化,自來水可以達到直飲的品質,但是現代家庭用水除了安全健康還要追求口感,在沿海地區(qū),自來水廠為了殺菌會加入氯化物,殘留的余氯會影響喝水的口感,這時候可以在廚房安裝超濾伴侶,它能吸附水中殘余的異色異味,讓飲水口感更加清甜爽口;在水質硬度較高的地區(qū),可以在浴室安裝軟水機來中和水中的鈣鎂離子,減少水垢,可以解決洗澡皮膚干燥、頭發(fā)干枯打結、毛巾發(fā)硬腐爛等問題,另外為了方便家人及賓客飲用水方便,可以安裝壁掛管線機,可以實現直飲水一秒加熱,讓你真正享受安心、舒心的高品質生活。

從“艇仔水”到遠東第一的自來水,從喝上安全放心的自來水到飲、食、洗、浴用上高品質的凈化水。廈門自來水的變遷歷程折射出新中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化,也見證了廈門人民運用科技手段改善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打造高品質幸福生活的“閩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