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慶,傳聞中的天下第三,能接李元霸三錘?原型是誰?結局如何?

? ? ? ?裴元慶,《說唐全傳》中的第三猛將。雙錘六百斤,坐騎墨麒麟,一說是哪吒轉世。這個說法還是挺新穎的,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研究。簡單介紹一下演義中裴元的慶生平戰(zhàn)績,揚名的自然是四明山一戰(zhàn),在眾好漢都不是李元霸一合之敵時,其連接李元霸三錘??梢娖溆挛洚惓?、力大無窮,之所以排名在宇文成都之下,是因為其在宇文成都連戰(zhàn)數將力竭后、才能出手將其擊敗。

? ? ? ? 他是山馬關總兵裴仁基的兒子,曾隨父親討伐瓦崗寨,單雄信出戰(zhàn)、被其抓住武器,不能抗衡;秦瓊出手,也被輕易震脫武器;程咬金匯合數將,也拿他不下。之后的戰(zhàn)績是面對老將(楊林、第八)、好漢(新文禮、第十一),都被裴元慶輕松打傷。裴元慶戰(zhàn)死,是新文禮和尚師徒的陷阱暗算的結果;對方詐敗引誘,裴元慶入絕地,對方先用籃子離開、之后火箭齊發(fā),裴元慶被活活燒死。電視劇《亂世桃花》中就是采取這個說法,而《隋唐英雄傳》是死于李元霸之手;各評書演義結局也有不同,一說死于孽世雄之手,一說死于猩猩膽的回馬槍。
? ? ? ?那么其原型是誰?結局如何呢?較為認可的說法裴元慶是根據裴仁基長子(裴行儼)改編而來,裴行儼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裴行儉:文武全才,一說是李靖的徒孫。轉回正題,裴行儼的出生日期不詳,去世在武德二年(619年)、這點在《舊唐書》是明確的。早年裴行儼跟隨張須陀(隋朝名將)討伐各地起義,開始嶄露頭角;大業(yè)十三年(617年)跟隨父親討伐瓦崗寨,李密用反間計、御史(蕭懷靜)陷害裴仁基。裴仁基和裴行儼商量后、無奈之下殺蕭懷靜,率部投降瓦崗寨。李密禮遇,兩人均封上柱國、郡公,記錄于《隋書》之中;《隋書》是魏征主編,可信度還算高,因為魏征本就是當時的人物、與裴家父子也沒多少恩怨。
? ? ? ?之后就是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大戰(zhàn)王世充,熟悉歷史的小伙伴會知道這一段。簡單說一下,王世充割據洛陽、但集團內部并不是鐵板一塊,一些人聯絡李密、打算借助其勢力對抗王世充。而李密也打算拿下隋朝的陪都洛陽,提高政治影響力;于是戰(zhàn)斗打響,期間還有宇文化及北上的事、這里不再贅述,結局是王世充漁翁得利、俘獲很多瓦崗將領,裴行儼和裴仁基也在其中?!端鍟酚涊d:王世充禮遇,把侄女嫁給裴行儼。

? ? ? ?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廢楊侗稱帝,裴仁基為禮部尚書、裴行儼為左輔大將軍。裴行儼有勇武、沖陣無雙,在王世充集團中名聲漸漸上升;王世充開始忌憚,裴仁基得到此消息、心里不安。數月后,裴仁基聯合裴行儼和一些王世充麾下造反,打算擁立楊侗。計劃是掠劫王世充、武力威逼眾將,實現權力更替;可惜事泄,王世充得以調動人馬,裴仁基和裴行儼等被殺、夷滅三族。在《隋書》和《舊唐書》均有記載,裴行儉在百度百科引用的文獻中出生于619年、正是父兄被殺的那一年,或許是裴仁基另有安排、裴行儉得以幸免、最終成為李治時期的名臣將帥。
? ? ? ?至此裴元慶的故事和其原型的生平講完,對比一下、均是萬人敵,演義中死于沙場、史料中死于政變。演義中裴元慶看重名頭,戰(zhàn)宇文成都,算不上磊落;史料中裴行儼反抗乃至謀算主公,算不得忠臣、或許有王世充猜忌的原因,但其品行可以說是不值得稱道的。對于裴元慶,我的內心是復雜的、影視劇中的他:少年英雄、恣意張揚,無論是釋小龍還是吳京,演繹得都讓人說不出壞話來。但拋開影視角色,只從文字敘述來看,他又不是個值得成道的正面角色?;蛟S人本就是復雜的,現實中的、影視劇中、小說演義中的,參差不齊、卻又縱橫交錯,想要穿過漫漫千年歲月、看透人心,何其之難!
? ? ? ?就到這里吧,不再多做闡述和發(fā)散。歡迎小伙伴們留言反饋,分享點贊。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