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的真實生活:為了45美元,一群50歲老人,在賭場尋找溫暖
這些年,網絡和交通飛速發(fā)展,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溝通和交流都日趨方便。
互聯(lián)網上的播客或旅游者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目光。與此相應,在外僑居的華人生活也越來越被國內民眾所矚目。

每逢過年,國內眾人為了追求“年味”,都不免要放個鞭炮,吃頓餃子,極盡熱鬧之意。而國外華人的新年,遠比我們還要熱鬧歡騰。
在美國,每逢中國的節(jié)慶,唐人街上都會有大型的游行表演,不分中港臺,也不分老中青,所有僑居在外的華人都會團聚在一起,敲鑼打鼓,喜氣洋洋,寄托遠隔重洋的思念,感嘆海外新生的難能。
在一般國內人看來,能夠僑居美國,往往代表著更為優(yōu)渥的生活,因為那里經濟領先,福利也更加完善。

殊不知,風光亮麗的外表下,總有鮮為人知的陰暗和心酸。
也就在這些年,一群年逾半百的老華人,正在美國過著困苦又墮落的生活,他們頭發(fā)斑駁,已經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年紀,然而卻還在為了生計奔波,甚至一日三餐都沒有著落。
而這一切,又是如何開始的呢?
海之囚
1776年,受大航海的影響,北美洲這塊土地上誕生了一個嶄新的國家。這就是后來成為世界上唯一可以被稱作“超級大國”的美國。

建國之初,這里作為一個白人主導的移民國家,還只是一片蠻荒之所。印第安人被趕走,黑人成為了奴隸,而黃皮膚黑眼睛的我們華人,幾乎還沒有在這里出現(xiàn)過。
最初來到這里的華人,是隨著后來興起的“淘金熱”而涌入的勞工。
那個時候,金礦在舊金山被發(fā)現(xiàn),全國沸騰,圣弗朗西斯科的企業(yè)民生全部停擺,士兵離開了軍隊,奴隸逃離了農場,所有人都涌向了這塊財富的發(fā)源地,熱潮席卷了從北到南的整個美洲。

那個時候,因為人手不足,中國的很多沿海百姓也慕名奔向了這里,按協(xié)議,被稱作“勞工”,按政策,屬于“非法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