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不對俄制裁必遭報復?中方剛發(fā)警告,美高官迅速改口

作者:刺客
日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叫囂:如果發(fā)現(xiàn)中企向俄羅斯出售芯片,美國有能力讓其“基本關門”,手段就是切斷中企所需的美國設備和軟件。其他“無視”美國制裁的中國企業(yè)也一樣,行動“將是毀滅性”的。
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同一天也對中國發(fā)出威脅,要求中方“必須按照美國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行事”。作為對美方威脅的回應,據(jù)觀察者網10日報道,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美方在處理俄烏沖突問題時,必須認真嚴肅對待中方的關切,不得以任何形式損害中方權益,否則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企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美國試圖將俄烏沖突的沖擊波引到中國身上,借此增強其國際反俄陣營聲勢只是其意圖的一部分,借此破壞中俄合作關系才是其最主要的目標。所以,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美國和澳大利亞就故意將中俄合作關系與俄烏局勢掛上鉤,試圖制造中國“支持俄羅斯對烏采取特殊軍事行動”的假象,為其接下來對中國進行施壓創(chuàng)造條件。
英國政治分析人士湯姆福迪在社交平臺評論稱,美國表現(xiàn)得好像對中芯國際擁有實際主權。美國以這種方式將半導體供應鏈武器化的傲慢態(tài)度是可恥的,從長遠來看會傷害到他們自身。他認為,2021年,中國在研發(fā)上投入了4410億美元,增長了14% 。美國不可能永遠壓制中國。
美國是紙老虎,在遇到強國時所展現(xiàn)出來的“強硬姿態(tài)”,往往都無法掩蓋其色厲內荏的本質。所以,就在中方發(fā)出嚴厲警告之后,雷蒙多迅速改口否認對中方發(fā)出威脅。據(jù)觀察者網10日報道,雷蒙多9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承認:沒有證據(jù)表明中企或任何特定公司計劃采取規(guī)避制裁的行動,拿具體的公司去描述一個假想執(zhí)行行動“很可能”是錯誤的。
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美歐國家紛紛對包括半導體在內等高端科技產品,列入對俄出口管制清單。為此,國際數(shù)百家企業(yè)為響應西方對俄制裁政策,紛紛取消對俄合作。美國為了實現(xiàn)對俄制裁“無死角”,就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和印度。對美國來說,只要能夠迫使這兩個國家對俄進行出口管制,西方對俄的封鎖鏈就算“合攏”了。
截止目前,沒有中國企業(yè)對俄實施出口管制的報道出現(xiàn)。這對美國的對俄制裁行動來說,應該算是一個無法彌補的“缺口”。不過,從雷蒙多發(fā)出“關門”威脅、到改口稱“沒有證據(jù)”的轉變來看,說明美國在中國對俄合作關系面前很無奈。
眾所周知,美俄發(fā)生軍事沖突極有可能會引發(fā)世界大戰(zhàn),美國玩不起。同樣,在美國全力應對烏克蘭危機之際,對華發(fā)起全面貿易摩擦,拜登也玩不起。要說卡脖子,美國能被中國卡脖子的技術和商品可能更多。只是中國輕易不會用這種短視的手段罷了。比如美國市場上95%的抗生素產自中國三大國有藥廠。目前全球只有中國一家有大量、低成本生產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技術。若再與中國為敵,招致中國反制,美國通脹創(chuàng)歷史新高指日可待。由此可見,美國拿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沒辦法,同樣也拿中國堅持對俄合作沒辦法。
美國賴以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的,無非就是依靠金融和經濟制裁、科技封鎖和軍事恫嚇等手段,迫使他國按照美國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行事。不過,當下美國這幾種手段對中國已經起不了多大作用,這也是中國在美國的挑釁下越戰(zhàn)越勇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國金融市場有一套屬于自己的規(guī)則,與世界存在緊密關聯(lián)但卻能夠做到有效管控。其次是軍事實力,中國與美國相比還存在一定距離,但阻遏美國有可能的軍事冒險企圖綽綽有余。最后是應對美國的科技封鎖方面,中國近年來奮起直追,逐步縮小與世界的先進水平。更何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美國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結果會讓美國企業(yè)也付出同等的代價。
由此可見,美國的“三板斧”對中國的作用已經很有限,這時候如果為了搞垮俄羅斯,與中國再來一場貿易戰(zhàn),或者加大對中國出口管制力度,這種代價估計美國也承受不起。所以說,雷蒙多在對中國放出狠話之后,面對中方的強勢回應,就像害怕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發(fā)生沖突那樣,美國不敢在對華關系上搞出什么大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