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對靈魂伴侶,都要經(jīng)歷這四次考驗 《摘自索寂魁國際營銷研究院》
在感情里,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剛開始的時候兩個人有說不完的話,分手的時候依依惜別,等真的在一起了,反而各看各的手機;
之前和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現(xiàn)在坐在一起相看兩生厭;
之前他記得你愛吃的菜,喜歡的小店,后來你交給他的任務不是忘記,就是像完成任務一樣不用心……
沒有第三者橫刀奪愛的戲碼,也沒有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則性問題,但感情慢慢就降溫了,不再有從前的熱度。
于是就來到了婚姻的危險期。

2019年浙江省公布了一項司法大數(shù)據(jù):離婚的高峰期不是七年之癢,也不是孩子高考之后,而是婚后2-6年。
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也顯示,通常離婚發(fā)生在婚姻早期,并且在婚后三到四年時達到峰值。
以前,東西壞了就想修一修,現(xiàn)在東西壞了就想換掉。那么,怎么判斷這些“壞掉”的東西,還能不能修好呢?

浙江的司法大數(shù)據(jù)報告還顯示,夫妻離婚時占比最高的原因,是性格不合、三觀不合。
在數(shù)據(jù)調(diào)研中有兩個案例:
陽陽和小軍度蜜月,婆婆不放心,就一同前往。沒幾天,三個人就吵翻了,婆婆嫌媳婦亂購物,而丈夫總是站在母親一邊。
蜜月沒度完,二人就決定離婚。
小張與小穎本想做丁克,結果在婚后第二年懷孕了,不想要孩子的丈夫非但不體貼妻子,還是吃喝玩樂樣樣不落。
妻子非常不滿,兩人協(xié)議離婚,孩子歸女方撫養(yǎng)。
現(xiàn)代人習慣了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從小就經(jīng)受學業(yè)壓力,大人們把目光都放在孩子的成績和升學發(fā)展上。
很少培養(yǎng)孩子與人相處和溝通的能力,更別提處理沖突和同理心。
當我們需要親自操持柴米油鹽的時候,就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感到更加煩躁甚至無力。

婚姻其實是一種深度的溝通和連接,考驗著雙方的壓力應對能力和沖突處理能力。
當婚姻走到第三、四個年頭,兩人由甜蜜的新婚夫婦變?yōu)檎詹傩牟衩子望}的老夫老妻之后,往往對彼此的耐心和激情也都會漸退,生活小摩擦不斷。
再加上現(xiàn)在房價上漲、工資不漲。
如果有了孩子,有的人把重心偏重于孩子、忽視了大人之間的交流與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更是吵架的導火線。
在心理學上,一段成熟、長久的戀情大概分為共存期、反依賴期、獨立期、共生期四個階段。
共存期,彼此強烈吸引在一起;
反依賴期,兩個人都試著在關系里尋找自由;
獨立期,雙方試著嘗試新的生活模式,矛盾爆發(fā)期;
共生期,意味著倆人歷經(jīng)磨合,找到了那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相處模式。
大部分沒有走到最后的感情,都被卡在了反依賴期和獨立期,一個不知道如何平衡事業(yè)和感情,一個不知道如何面對過去和現(xiàn)在的反差。
親密關系的過程就是這樣,一開始互相吸引,兩人在一起不說話也是甜蜜的,然而在一起生活久了,各種缺點都暴露無遺。
加拿大的克里斯多?!っ希瑥?993年開始就致力于研究人類的親密關系,出版多部著作,其中的《親密關系》一書暢銷世界,克里斯多?!っ险J為:
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我們都曾經(jīng)歷過痛苦、恐懼,也體驗過狂喜與極樂,我們渴望建立永恒真摯的親密關系,卻又害怕再度受傷。

沒有人能年復一年地活在火辣、熱情、浪漫的親密關系之中,但我們能在親密關系的旅途中,學習面對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質(zhì),學習接受和放手,最終找到通往愛和幸福的橋梁。

婚姻是很有彈性的。
有的夫妻,即使經(jīng)歷了出軌這樣的傷害性事件后,也有能力修復自我,療愈婚姻,重新建立更加真誠、穩(wěn)固的關系。
有的夫妻,看似歲月靜好,卻因為過度理性的犧牲與權衡,彼此折磨,兩敗俱傷。
婚姻質(zhì)量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在于雙方是否保持著堅定的自我成長意識。
《親密關系》里有這樣一對夫妻。
一天,妻子看到電費單,被上面的數(shù)字嚇到了。
她趕忙和丈夫討論起來,然而沒說幾句,就變成了爭吵。
妻子抱怨電費太高沒錢去度假;丈夫則埋怨說自己整日加班,已經(jīng)拼命賺錢了。
順著加班這件事,妻子又開始抱怨因為加班太多,兩人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而丈夫則覺得妻子有點無理取鬧,因為兩個人前幾天才一起吃過晚餐……
吵了一會之后,丈夫選擇逃避。他借口去超市買牛奶,"逃離"了沖突現(xiàn)場。這樣一來,丈夫就可以遠離痛苦的核心了。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里太常見了。
當我們冷靜下來看這個吵架的過程,往往會發(fā)現(xiàn),吵架的緣由并不是什么大事,我們說的話和事情也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
有時候我們只是下意識地選擇用言語來傷人,同時替自己的行為找個符合邏輯的借口。

實現(xiàn)真正的親密,需要的不只是溝通上的技巧,更需要心靈的連接。
克里斯多福·孟把這個過程分解為:月暈期、幻滅期、內(nèi)省期、啟示期。
月暈期就是蜜月期,兩個人看彼此的時候都加了一層完美濾鏡,怎么看都順眼,如膠似漆,親密無間;
幻滅期,雙方開始看到對方的缺點,這個人怎么根本不是我看上他的時候的樣子,內(nèi)心生出失望和遺憾;
內(nèi)省期,對方的缺點越來越多,同時,自己也有機會從中反省自身的問題,是不是我看他的角度變了?是不是我自己也變了?我們開始正視內(nèi)心真實的自己;
最后的啟示期,兩個人接受對方的不足,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共同成長,尋找愛的真諦。
在這個過程中,你學著面對內(nèi)心不舒服的感覺,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你學著真實地表達自己,讓對方認識你的本來面目,你也才能看到對方本來的樣子。
這種心靈的愛不是靠耍手段得來的,而是從自己內(nèi)心得來的。兩顆心必須經(jīng)過漫長的旅程,才能合而為一。

克里斯多福?孟和夫人素梅,也完全經(jīng)歷了所有夫妻都會經(jīng)歷的過程——從蜜月期到幻滅、冷漠,再到各自成長。
最后發(fā)現(xiàn)親密關系相處的真諦,進而成為一對相濡以沫的模范夫妻。
他發(fā)現(xiàn),關系的本質(zhì)反射出你對待自己感覺的態(tài)度。
當學會平靜地面對這種感覺時,只要問題所喚醒的感覺得到了妥善的處理,問題就會神奇地轉(zhuǎn)化為一份禮物。
現(xiàn)代人越來越獨立,一個人就一個人,仿佛無所不能。

但是一個人要成熟,必須走出去,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會同理心與共情力。
而對親密關系的學習更重要,它讓我們體會心與心之間的連接,靈魂與靈魂的碰撞。
這里的親密關系并不僅限于男女的愛情關系,小時候與父母,長大了與伴侶,有孩子了與子女之間。
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內(nèi)心向?qū)Ψ匠ㄩ_到一定程度,無論是家庭、朋友、戀人,都算是親密關系的一種。
學習如何做自己,同時在關系中與他人互動,在關系中實現(xiàn)自己的成長,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我們要投入幾個月、幾年,而不是幾天、幾小時的時間,通過很深的互相了解,才能形成的一段互相熟悉和喜歡的親密關系。
婚姻關系里,不只有風花雪月,更多的是柴米油鹽;
親子關系里,不只是母慈子孝,更多的是兩代人的隔閡與爭端;
人際關系里,不只是理解與體諒,更多的是誤解與不耐煩……
只有我們不放棄對關系的耐心、對自我的探索,才能在這些日?,嵥橹袚碛小跋嗫磧刹粎挕钡年P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