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記》雜談:智激美猴王
作者為虎撲?DionGlover
本篇雜談作于2013年作于8月5日、6日、9日、10日

澹漪子曰:“道魔不兩立,出乎道即入乎魔?!闭婺酥晾怼?/p>
心猿遭貶,這壁廂長老過黑松林,魔障叢生…那邊廂孫行者由僧返魔,重歸山林,虐殺獵人…以修身論推之,則是告誡世人,爾放心則心放爾,心放則必遇變數,事則不利;唯收心謹慎,方是萬般之對策,極上之真言…

在進入本集正劇雜談之前,筆者認為還是有必要回顧一下被楊導徹底舍棄的“花果山群妖聚義”之段落…
正如文初所言,出道入魔,悟空虐殺獵人便是明證,誠所謂是當和尚時保師傅,作妖王時護家小,干一行愛一行也…
悟空稱心猿,既是唐僧之心,黑松林長老為什么會遇難,因為長老放逐心猿…而被放逐的人心則不受約束,肆無忌憚…這就是悟空殺獵人的寓意…而心猿回歸則是心入長老,元神歸位,五行歸本,象征人又有心了,而心也得到了約束…所以師徒四眾繼續(xù)往西…
從大自然的角度來看,人類無限蔓延,貪得無厭,處處侵犯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最終會得到應有的報應…可以說獵人的下場便是人類最終的下場;所以當我們對地球母親予取予求的時候,是否也應該心懷“跌落萬丈深淵”的覺悟?
統(tǒng)觀《西游記》整部小說,雖然文風并非一成不變,但情感卻是始終如一,西行途中,四眾吟過詩,流過淚,發(fā)了無數的感慨…那猴王自遭貶之后,一個筋斗翻到東洋大海,遂有五百年來不走此路之傷懷。作者的煽情文筆真是無處不在,不過猴王卻有些見忘了,兩年前的貞觀十三年,你不是賭氣來找過東海龍王喝酒嗎??龍宮與花果山毗鄰,何不順路去探望一下猴子猴孫???
“造化,造化?。∽魃趺春蜕校壹襾?,帶攜我們耍子幾年吧。”四元帥其實并不贊成悟空扶保唐僧的行為,隱約還有種怨憤之氣,畢竟大圣爺爺不在家那么多年,家園被燒,子孫就戮,好好的一幅家當被糟蹋的不成樣子…
若問這山是誰燒的,那自然是被悟空親切稱之為“大哥”的顯圣二郎真君所為…常在官場走,哪有不濕鞋,若論悟空官性的形成,則又是另一個話題了;不過這兩次行為前后一對應,可以看出大圣對這山家當和猴子猴孫并不看重,領袖氣質的缺失也一直是他的性格污點…得此一筆,才會有后來二心亂意,群猴附逆的慘象…

“大風虐殺獵人”這種充滿妖性的段落古往今來少有影視作品觸及,就連各地方戲曲也把這類劇情舍去,渾不知人皆有善惡兩面,何況乎心猿???我們不拍難道就證明書中沒有???
更有張胡子版自作聰明,將悟空虐殺獵人改為想起老和尚之教誨放走真兇…豈不知心猿乃是人心,心必嫉惡如仇,除惡務盡,又焉有悔意??“造化!造化!自從歸順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勸我話道:'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余?!嬗写嗽挘∥腋?,打殺幾個妖精,他就怪我行兇;今日來家,卻結果了這許多獵戶?!焙锿踹@次心狠手辣的行為頗有種隔空向老和尚示威的感覺,而且作者特意讓悟空將心中所想全盤表出,正是意在兩相對比,來顯示放心之惡果,以及心放之肆無忌憚…

烏巢禪師曾言“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崩虾蜕凶再H斥心猿之后,路是越走越黑,大難將至,無心之人,可化萬物,那《多心經》又有何用處???

?若問老和尚所遇之兇險,及大徒弟回轉之契機,且看《智激美猴王》
1.本集拍攝于1985年春天,取景地點跨越兩個省份,黑松林碗子山波月洞以及寶相國外景皆在云南,而花果山水簾洞則為江西廬山風光…


2.第十一集囊括小說中四回的內容,自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始,至第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終,成片長度57分鐘…

3.漫步石林勝景,饑腸轆轆的長老卻打起了考學的算盤,據楊導回憶,正在此時,徐少華向劇組遮遮掩掩的匯報了拿文憑的打算,并且保證以拍攝為先,上課做輔,一定不會影響進度;為了方便長老考試,大家不休不眠的在石林奮戰(zhàn)了兩天,成功完成了本集唐僧所有的外景戲份…但令楊導始料未及的是,這還只是個開端…

4.在《三打白骨精》的雜談中,筆者曾經贊賞過劇組對黑狐精這個原創(chuàng)人物的塑造,她橫跨兩集,83年和85年兩個拍攝階段,將小說中師徒齟齬的深層原因掩蓋,把故事的邏輯理順,為銜接劇情和美化主人公形象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5.小說明言“過了白虎嶺,忽見一片林丘”可見此二處景致是連在一塊的,這正是作者刻意為之,長老貶斥心猿時,曾說“這潑猴越發(fā)無理,只你是人,悟能悟凈就不是人??”果然,黑松林一難便是現世報,事實證明,老二老三還真算不得人…另外,地理位置相近也為白骨夫人的軍師轉投波月洞制造了契機,從西游描述的世界觀來看,妖魔之間的人口流動是十分頻繁的,第八十五回里,給隱霧山南山大王獻策的妖怪就曾經在獅駝嶺聽差,由此看來,黑狐精的再就業(yè)也暗合小說的設定…
6.影視劇的制作不是完全的照搬小說,在拍攝的過程中,劇組會抽空心思加入一些夸張的因素,比如說老和尚餓得落了馬,而八戒聽到化齋的吩咐之后又隔空埋怨了猴子…這些小動作平鋪直敘的小說里是不會有的,但正因如此,才制造出了應有的戲劇效果…


7.黑松林本是林木茂密,野獸橫行;但是比起重現原著,楊導更看重陰森氣氛的塑造,云南石林的這些惡石正好符合她的要求…作者之所以要把唐僧貶斥心猿之后的落腳地設定為黑松林,正是以此來形容長老無心之迷惑;以及前景之黯淡…

8.這一集添加的很多細節(jié)都極富新意,但節(jié)奏略快,比如長老這句“悟空,你在哪里??”既可以表現出唐僧的悔意,也能為后面師徒和好做鋪墊,可惜這個鏡頭只有幾秒,觀眾還沒品出味來,畫面馬上切給了沙僧…

9.呆子西行十余里,不見一個人家…何不駕云??更可笑的是,后面跟來的沙悟凈也是腿著…這些細節(jié)都給人一種作者特意安排之感…老和尚眼中的這兩個能人當真是不頂用…能飛不走同時也能表現出老二老三失去領路人時的一種迷?!?/p>
10.黑松林三眾如無頭蒼蠅般四處亂撞,他們饑腸轆轆,走入深淵…而悟空在花果山則是重修洞府,再度開張,群猴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如果能夠將這兩個情景對比著拍,一定能夠制造出比本劇更強的戲劇效果…可惜楊導放棄了“花果山群妖聚義”的段落…
11.現實世界中,豬的睡眠習慣不同于人,他們總是趴著睡,而小說中的八戒亦是如此,作者曾多次明言,八戒的睡法是先將鼻子拱到草里,一覺好幾個時辰,這就是一只正常野豬的生活習性…但是古往今來的衍生作品中,八戒的人性太足,豬性太少,反而不能更好的反應小說中的客觀事實…

12.行者是本劇的第一主角,所以他的衣服大約有十套左右,而其他三人的服裝卻都少的可憐,基本都是一身穿到西,連換洗的也沒有…小說中,此時正值深秋,長老之毗盧帽也被收到了箱子里,他穿著僧衣,戴著斗笠…

13.光禿禿的石林,哪里去找寶塔,為了趕進度,楊導也顧不得許多了,干脆把寶塔設定了假象…這個改法倒是歪打正著,剛好可以表現老和尚肉眼凡胎,真假不分的凡人屬性,再說,餓昏了看見大餅油條海市蜃樓也是常有的事兒…真塔假廟一通亂拜是老和尚的習慣,皆因他早在法門寺發(fā)了宏誓大愿;不過此時是求佛重要,還是口腹為先,請看客思之…

14.“長老一時晦氣到了?!彪x了悟空,西行路上皆是晦氣??!此言不虛…
15.唐僧入甕這一段音樂,尤其恐怖怪異,兒時一聽這段,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鉆進了被窩里…

16.奎星乃是二十八宿西天白虎七位當中的頭一位,這也是作者安排其在取經路上設難的原因;他甫一登場,即是本相,“青靛臉,白獠牙,一張大口呀呀。兩邊亂蓬蓬的鬢毛,卻都是些胭脂染色;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荔枝排芽。鸚嘴般的鼻兒拱拱,曙星樣的眼兒巴巴。兩個拳頭,和尚缽盂模樣;一雙藍腳,懸崖榾柮枒槎。斜披著淡黃袍帳,賽過那織錦袈裟。”二十八宿在西天路上一共有四次出場,除了奎星的第一次亮相之外,其他的三次為:昴日星官在毒敵山琵琶洞降伏蝎子精;二十八宿的小雷音救援行動;以及九十二回中四木禽星咬殺犀牛怪的光輝事跡…需要注意的是,昴日星官同為西天白虎中的一位,所以他的出場也是作者特意安排的…另外,奎星的這身裝束以及他住在塔里的設定也讓筆者浮想聯(lián)翩,“斜批黃袍,賽過袈裟”為什么他要住在佛塔里,還穿著個類似于袈裟一樣的袍子?這難道是天宮的陰謀??

17.奎星乃是西天路上天庭下界的第一個妖怪,看官著眼…

18.王希鐘給奎木狼設計了兩個造型,第十一集中的黃袍郎跟第十九集中的奎星截然不同,如果觀眾對中華神話體系不甚了解,對《西游記》小說也知之甚少的話,很容易把它當作兩個人…


19.本集中黑狐精本相的扮演者已經不是第十集的邱必昌,而是換成了來自于山東話劇院的李鴻昌,李老師在劇組也擔任劇務和副導演,本劇后半部分拍攝所需的300萬資金就是他從中鐵十一局拉過來的…不過他最出彩的角色還是百眼魔君…


20.西天路上,每個洞府的妖兵都有自己的制服,本劇的服裝其實全是中國京劇院的王蘊琦老師一個人設計的,如此多的衣服,如此大的工作量;這些服裝的穿著效果暫且不論,但王老師的敬業(yè)精神是值得欽佩的…與此相比,張版的小妖肌肉裝就顯得過于粗糙了…?

21.女黑狐韓鳳俠當時剛從北京舞蹈學院畢業(yè),但卻陰差陽錯的被分配到了央視電視劇部,在本劇中,她除了客串角色外,還負責劇集的制作推廣工作;而今,韓女士已成為央視國際電視廣播公司的知名經紀人,負責很多大型晚會以及電視劇的策劃發(fā)行工作…09年閆老病逝的時候,她也參加了追悼會…


22.為了突出女妖的嫵媚,楊導和王希鐘大膽創(chuàng)新,把她們的服裝設計的都十分暴露,但是80年代社會開放程度不深,為了避免過于刺激的視覺效果,他們又專門設計了一種尼龍棉內衣,給女演員們遮擋露出的部分…所以,這些女妖怪乍一看該露的不該露的全露了,其實拉近了看則還是該露的不該露的全沒露…

23.長老這嘴可是十分敞亮,妖怪還沒驚嚇他,只是拿著刀往那兒一站,他便什么都招認了,張口大王,閉口大王…怯懦若此之人,也只有如來觀音才相的中…
24.妖怪的渾家提前出場了,這也算是楊導為后面圣僧報信設定的鋪墊…小說中,單從百花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此人妻之樣貌沒得說,可謂極品;而其品性卻也是極品;為人婦,為人子,為人母者,能做到不忠,不孝,不慈的女人著實不簡單,當真是個不吃人勝似吃人的女魔頭…

25.楊導對這位寶象國三公主還是十分看重的,極大的美化了她的形象,將其塑造成一個委身事妖頭腦靈活的貞潔烈女…電視劇這樣拍其實無可厚非,但真相往往比觀眾想象的殘酷百倍…寶象國的這對父女——顧嵐,劉冰都來自空政話劇團…
26.黃袍郎任鳳坡先生的一些故事筆者已在第八集雜談中提到過,他和荀浩拍完正劇《西游記》之后還不過癮,在90年代初又制作了七集《西游記外傳》,借以諷刺改革開放大潮下的不正之風,這個外傳如今被傳遍各個視頻網站,廣大不明真相的群眾認為這是山寨版,其實不然,除了師徒四人的演員都換了以外,整個班底都還在,故事也依舊幽默風趣,配樂還是沿用正劇的音樂…而且央視電視廣播公司還發(fā)行了錄像帶…筆者特意挑選了一集供諸君鑒賞…

27.給奎星配音的依舊是托塔李天王王玉立,但是女黑狐的配音演員到底是誰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聯(lián)想到當時已人到中年的呂中老師…她的愛人鎮(zhèn)元子吳桂苓在劇中的地位顯然更高…

28.小說中,這個奎星并未直言他是否知道吃唐僧肉長生不老的流言,只說這三個和尚一匹馬,足夠洞中群妖受用…本劇因為添加了從白虎嶺投誠的狐貍軍師,所以“唐僧肉金貴”的道理是誰也瞞不住了…
29.將黑狐精女格化其實也有個壞處,就是不必要的感情戲加了不少:兩個女人在妖怪面前爭風吃醋,這種加戲讓本集瞬間惡俗了不少,正如筆者前面所說,劇組不請顧問,任由楊導獨斷專行;劇情刪改就得不到過濾,也聽不到任何反對意見,對劇集本身以及觀眾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30.黑狐精求偶不成,遂當著長老的面,將白骨精三番變化騙人的故事娓娓道來;這處加戲筆者在第十集時已經提過,堪稱神來之筆;這樣一來,師徒和好就有了契機,悟空歸來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31.拍攝本集時,央視前期投資的三百萬資金已將見底,楊導不得已放棄了許多工作人員,以減少伙食和差旅費用,直接造成了大場面無人可用的惡果…這組小妖沖鋒的鏡頭就是除攝像王崇秋之外劇組全部人員帶上頭套拍攝的,包括楊導本人…

32.黃袍怪是個喜歡說笑的妖怪,“是,是,是有一個唐僧在我家。我也不曾怠慢他,安排些人肉包兒與他吃哩。你們也進去吃一個兒,何如?”八戒卻也夠家懷,竟呆呆的就要進去受用…真是妙極…戴英祿將“唐僧吃人肉包子”改成了“將唐僧做成人肉包子”,雖然加強了劇情沖突,但是將人物性格變的單一化了,豬八戒的“呆”和妖怪的“貧”都無從展現…
33.本劇的拍攝技術貧乏,設備短缺,主創(chuàng)人員的想象力有時候也十分有限,這位黃袍郎的絕招居然依舊是噴黃煙…那同為西方七星的昴日星官可得小心了…而且黃煙里面夾雜硫磺,對演員是有極大傷害的,據說任導在拍攝這個鏡頭時差點被燒著…

34.這婦人的嘴臉開始暴露了,十三年間,不管她是受妖脅迫,還是歸心似箭,她跟妖怪總是生了兩個娃娃,而且這么長的時間里,黃袍郎吃人多少?吃過的人里又有多少和尚道士法師??她雖不吃人,但卻眼睜睜的看著這么多人被吃,此為不仁,既然從夫,姑且不論,那如今為何又要吃里扒外的叫老和尚送信,讓父王遣將捉怪??她對郎君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李卓吾曾言,一個百花羞,便斷送了黃袍狼,何須八戒沙僧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勞心??然也…
35.楊導力求把這位三公主塑造成戎馬英雄,凡間英物;但是作者并不是這么想的,百花羞的被擄過程十分簡單,八月十五賞月,一陣狂風,便成妖怪佳偶…

36.妖怪是個愛妻之人,老婆一聲叫,老公跑斷腳…為婦人所制,可見奎星不是真英雄…卻是枉風流…
37.一個天庭下界的神將,若要藏丹,也應是什么九轉內丹,七轉火金丹…但奎星卻偏偏煉的是玲瓏子舍利內丹…這個設定恐怕單憑西方第一宿是無法解釋的通的…看客可自思之…

38.寶象國位于云南大理,如今已是旅游勝地…小說中,此處距碗子山有兩百九十里路程,本劇則改為百余里…從作者對寶象風物的描寫來看,可謂“普天之下,莫若中華”,并非化外景致,由此推測,作者應該沒辦過護照,沒出過國…
“嵂嵂崒崒的遠山,大開圖畫;潺潺湲湲的流水,碎濺瓊瑤??筛倪B阡帶陌,足食的密蕙新苗。漁釣的幾家三澗曲,樵采的一擔兩峰椒。廓的廓,城的城,金湯鞏固;家的家,戶的戶,只斗逍遙。九重的高閣如殿宇,萬丈的層臺似錦標。也有那太極殿、華蓋殿、燒香殿、觀文殿、宣政殿、延英殿,一殿殿的玉陛金階,擺列著文冠武弁;也有那大明宮、昭陽宮、長樂宮、華清宮、建章宮、未央宮,一宮宮的鐘鼓管籥,撒抹了閨怨春愁。也有禁苑的,露花勻嫩臉;也有御溝的,風柳舞纖腰。通衢上,也有個頂冠束帶的,盛儀容,乘五馬;幽僻中,也有個持弓挾矢的,撥云霧,貫雙雕?;南?,管弦的樓,春風不讓洛陽橋。”

39.寶象是長老第一次加蓋通關文牒的地方,可惜楊導把這個細節(jié)舍去了,在她看來,只有路經女兒國時,文牒才真正用得著…通讀小說的朋友,還需注意文牒上的言語:“受涇河龍王所害,為冥君所放,感菩薩所示,定要超脫孤魂,渡幽亡,”這些細節(jié)唐王可是寫的清清楚楚,以顯自己心誠,無所避諱…另外,其實前面唐僧已經路過了兩個國家,分別是西番哈蜜國,烏斯藏國,那文牒上為什么沒有加蓋寶印呢??筆者竊以為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唐長老并未經過兩國的都城,也就無法蓋印…第二種:考慮到烏斯藏衛(wèi)乃是明朝轄地,而哈蜜國前面的“西番”兩字可能有藩屬的意思,那么應該可以理解為中土藩屬之國不必加蓋寶印…

40.寶象國國王父女團聚之后,又把王佐之才帶到了四百年前的許昌…拍完《西游記》后,顧嵐在央視三國中出演曹營重要謀士荀令君,老先生已于2005年仙逝,但是他塑造的角色會留在觀眾的心中…


41.讀完信,文武百官皆垂淚;要興兵,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作聲…作者有句比喻令人捧腹“木雕成的武官,泥塑造的文官。”此話不假…春秋筆法正好影射朝局…
42.國君驚恐的表情十分到位,但八戒沙僧卻不及原著粗鄙丑陋之萬一…還是回到筆者在開啟整篇雜談時的論調,劇組越拍越美化造型的方法實際上是不利于表現小說意境的…


43.沙僧長得臉如藍靛,牙似排釘,也難怪古往今來的日本《西游記》喜歡把他包裝成河童…

44.八戒沙僧上殿之時,隨身都帶有兵器,有好事者喜歡探究,這兵器到底放在什么地方呢,小說明言,“系在腰間”,沙僧的短黑面杖還則罷了,那八戒的長柄釘耙又如何處置呢??其實在前面兩人描述自己兵器時,作者已然埋下了伏筆:老豬稱贊自己的釘耙是“隨心變化可心懷,任意翻騰依口訣”;沙僧則說他的降妖杖“或長或短任吾心,要細要粗憑意態(tài)”由此看來,如今大多數衍生影視作品中,沙僧拿降妖杖挑行李的設定是不符合小說描述的…

45.寶象國內景的戲份是在昆明曇華寺拍攝的,此園因有一株300多年的優(yōu)曇樹而得名…

46.變化還要看風,作者之文筆詼諧至極:“看風。東風猶可,西風也將就;若是南風起,把青天也拱個大窟窿”澹漪子說這是瘋話,筆者卻認為此乃大實話,舊時華北農村常有傳言,不單火勢借風,長個兒也得靠風呢…“豬長老,收了神通吧”如今已隨著非著名相聲演員的一段相聲晉升為網絡流行語,可惜在《托妻獻子》中,演員把豬長老換成了孫長老,這已然是對自己的一種美化…


47.喝了酒的八戒無有諸神護佑,只在妖怪手下走了八九合;而沒喝酒的沙僧則更是白給,一合都沒打就被妖精抓回了洞府…大哥與此二人,既存在巨大差距,又有助威效果,試想若悟空在旁觀戰(zhàn),他們便不會如此不堪…
48.沙僧被俘之后,作者給他安排了大量的獨白,以應對妖怪的盤問;據筆者粗略估算,碗子山波月洞被俘是全書中老沙心理活動最多的一回“分明是他有書去?!攘宋?guī)煾?。此是莫大之恩。我若一口說出,他就把公主殺了,此卻不是恩將仇報?罷!罷!罷!想老沙跟我?guī)煾敢粓觯矝]寸功報效;今日已此被縛,就將此性命與師父報了恩罷?!边@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他雖然平時話少,但卻是個知恩圖報,心中有小算盤的主兒…及至公主勸奎星為他松綁時,老沙的心中又有一番理會“古人云,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我若不方便了他,他怎肯教把我松放松放?”其實這何嘗不是一句解嘲,老夫老妻狗也嫌,瞧瞧黃袍郎的動作,一個公主抱就把渾家放在了牙床上,人家兩口子要是無視你自求快活,那沙老三也是奈何不得啊…這一段故事楊導拍的比較單純,黑狐精的插渾打磕明顯是在為劇情提速,小說中的公主可真是水一般的性子,與郎君一段溫存過后,看到他變得少年英俊瀟灑,還忍不住曬笑…“變得好!變得好!你這一進朝啊,我父王是親不滅,一定著文武多官留你飲宴。倘吃酒中間,千千仔細,萬萬個小心,卻莫要現出原嘴臉來,露出馬腳,走了風訊,就不斯文了?!?/p>
49.作者多次提到寶象國的父女是水一般的性子,依筆者看,此處之修辭便是暗喻他們善變,不可輕信…而且在文人心中,君王若不是馬上的天子,則必然是耳根軟弱之人,可嘆那長老所幫非人,遭滅頂大難…
50.“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云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足下烏靴花摺,腰間鸞帶光明。豐神真是奇男子,聳壑軒昂美俊英?!笨撬冎倌?,委實讓人難辨忠奸,本劇中的奎星化身,無論是演員相貌,還是穿戴打扮,都和小說之描寫十分相近…扮演美少年的楊樹彪正值盛年,隸屬于云南省京劇院,屬于劇組借調的演員…拍完《西游記》不久,便離職下?!?3年因詐騙了一筆數額極其巨大的錢財而鋃鐺入獄…可見“相由心生”這個詞作不得數…

51.黃袍郎之謊話嚴絲合縫,相當符合邏輯,就連放生老虎之原因也說得明明白白,令人不得不信“卻是公主娘娘教且莫殺。其不殺之故,有幾句言詞,道得甚好,說道托天托地成夫婦,無媒無證配婚姻。前世赤繩曾系足,今將老虎做媒人?!焙显撌ド怆y,行者歸還…這句“今將老虎做媒人”更是被李卓吾等點校者贊譽有加…

52.長老化虎的鏡頭王崇秋拍了好幾遍,通過各個角度的畫面來重現當時緊張的氣氛,黃袍怪如此咄咄逼人的氣勢,著實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小說中之妖魔,大多善于變化,要將凡人和尚變做老虎,焉用得著舍利子玲瓏內丹??一碗水足矣…


53.黃袍郎吃酒這個段落,改編難度略大,因為涉及到吃人的鏡頭;為了加快節(jié)奏,楊導直接讓小白龍舞劍,省去了一切細枝末節(jié)…新世紀的張版于此處著墨甚多,頗為細致,妖怪吃人和白龍的逼水法都有展現…小說中,那玉龍三太子竟然還笑奎星吃人不長進,年紀不大,忘性不小,想當年在蛇盤山鷹愁澗吃人渡日的又是誰???讀到這里筆者才算明白,取經組也是有自豪感的,在菩薩的洗腦下,他們深信自己得到了救贖…

54.白龍女任文堅是云南省武術隊的隊員,擅長舞劍和耍槍…她雖然貌似周濤,但是一個動手,一個動嘴,工作性質完全不同…

55.小白龍與妖怪的武力差距是極為明顯的,黃袍郎著實了得,一把八九十斤的滿堂紅燭臺,就能數合擊敗小龍…三太子這個對戰(zhàn)記錄雖然回合數與八戒大抵相仿,但與豬老二對戰(zhàn)的可是全副武裝,手拿兵器的妖怪…只看電視劇的觀眾,多數認為智激美猴王的主角當然是悟能,其實不然,求大師兄來援的計謀以及動之以情的求救方法都是小白龍給八戒想出來的,也就是說,“智激美猴王”這個故事,表面上是木母激金公,兄弟再連手,內里則是意馬心猿,五眾返真…

56.小說中,那八戒拱了個豬渾塘,月明方回;絲毫不關心師傅發(fā)生了什么事…本劇中的老豬還算有些人情味,一句“好厲害啊”證明他回轉時順路探望過變成老虎的師傅…“也罷也罷,你倒這等盡心,我若不去,顯得我不盡心了?!卑私湟仓獦s辱,也明事態(tài)緩急,馱師傅的腳力尚且知恩圖報,二徒弟豈能坐視不管,縱然他是心猿遭貶的真兇,可也顧不得許多了…此處妙筆,頗有種緊要關頭兄弟協(xié)力的意味,讀來十分暢快…

57.而今的很多影視作品,過分強調技術含量,而喪失了踏踏實實的拍攝態(tài)度;再高清的攝像機,再高明的搭景摳像,假的終歸是假的,不及真景之萬一…小溪流水,云海霧茫,王崇秋只用一臺老式攝像機便呈現出了如畫的景致,到底是景重要?還是科技至上??諸公自思之…


58.“智激美猴王”這段戲,是緊接著“寶象國長老遇難”拍攝的;85年四月到五月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楊導帶領劇組在廬山植物園趕工完成了所有花果山的外景戲份,其中包括筆者前面提到的太白招安以及小圣降大圣…

59.那猴王眼觀千里,豈能不知八戒前來?呆子混在小猴子里,山呼大王的場景著實令人噴飯,這也算是給大哥賠禮了…?


60.小猴子們多來自九江市少年宮,后面的幾只大猴子是劇組的班底成員,其中摘頭套的那位正是文殊菩薩葉以萌…
61.行者乃是書中有名的促狹鬼:“我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樣。你這嘴臉生得各樣,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別處來的妖魔。既是別處來的,若要投我部下,先來遞個腳色手本,報了名字,我好留你在這隨班點扎。若不留你,你敢在這里亂拜!”這話比起“哪里來的奸細”又要高上一籌…想入我花果山有限公司??那必須得報名面試注冊登記,一樣也不得少!??!
62.本集中,其實“智激美猴王”的段落只占十分鐘左右,但卻是劇集成敗的關鍵;一部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并不需要像小說那樣面面俱到,相反,影視作品相當依賴重點場景的還原呈現,央視《西游記》,若從細節(jié)上挑理,可以出現很多的bug,但是楊導在經典場面的拍攝水平上,強到令人無話可說,六小齡童和馬德華在主角戲的演繹上,強到讓人無話可說,李揚和里坡的配音也相得益彰,強到讓人無話可說;如此精彩的演繹,可謂空前,也敢稱絕后…時至今日,筆者依舊能夠憑空復述出劇中的臺詞…相信很多同齡的看客亦可為之…


63.猴王見呆子吞吞吐吐,便先以游玩試他,后又獨身而去…老豬的嘴里瞬間不干不凈起來…小說中豬八戒罵罵咧咧是在回去的路上,并非有意讓猴子聽見;楊導直接將其改為隔空叫罵,戲劇效果瞬間提升了數倍,較之原著更妙…師兄弟哪有隔夜的仇啊,明目張膽的罵方顯老豬的威風…

64.孤拐,一作顴骨,一作腳腕,見面孤拐,多半是要打腿…顧名思義,背花應是打背…小說中,行者動輒威脅要打人孤拐,卻實實的不曾打過…這猴王真是個性情男兒,沒等老豬合盤托出,他便直抒胸意,“我老孫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那師父步步有難,處處該災,你趁早兒告誦我,免打!”得此大仁大義之烈徒,實乃老和尚之幸,有這神通廣大的師兄,真是八戒沙僧白龍之?!?/p>
65.古有諸葛孔明激孫仲謀,今有豬八戒激孫行者;管他是大智大勇,還是耍小聰明,呆子不呆,遂有千古佳話。正所謂金公木母,互為相克,談判桌上,姓孫的先生可要小心應對名字里帶“zhu”的老爺了…
八戒道:“我說:'妖精,你不要無禮,莫害我?guī)煾?!我還有個大師兄,叫做孫行者。他神通廣大,善能降妖。他來時教你死無葬身之地!’那怪聞言,越加忿怒,罵道:'是個甚么孫行者,我可怕他?他若來,我剝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饒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著油烹!’”


66.第十集雜談中筆者曾經提到過,用音樂覆蓋悟空囑咐的惡果最終出現了,未讀小說的觀眾應該會很奇怪:“悟空不是伴著歌聲走的嗎??哪有什么叮囑?。俊?br>
67.悟空受八戒所激,振奮精神,遂帶領師弟趕赴寶象國救助師傅…本集在86年的初播版便停止于此,因為行者救圣僧的戲份還沒有完成剪輯…86年前十一集播出后,很多觀眾來信,強烈要求楊導補全這一集,最終《智激美猴王》第二版成片于88年首播,大受歡迎…

68.王希鐘老師將大圣的妖衣理解為黃金鎖子甲,這個設定勉強合理,觀眾可以想象成悟空又找龍王要了身鎧甲,畢竟重修花果山之時,猴王曾向四海龍王借雨…
69.悟空清洗妖氣,正顯真心思歸,元神落位…圣僧出頭之日不遠矣…
70.小說中,百花公主與奎星生有兩子,但這位女魔頭對孩子的態(tài)度極其矛盾,在給父王的書信里,她曾說:“是以無奈捱了一十三年,產下兩個妖兒,盡是妖魔之種。論此真是敗壞人倫”可以看出她已給孩兒定了性;而此處行者擒拿妖兒,她又面露不忍…隨后悟空以“孝道”訓她,公主竟安然接受了猴子的審判,而對孩子從此不問,小說作者僅以一句“緣分將盡”來遮掩,委實不能令讀者釋懷,一直到最后父女相見,此婦人就再也沒有提起過老公孩子,所以這“拋夫棄子”四個字,她是當得的…

71.沙僧因為白虎嶺裝傻充愣的表現,委實讓行者羞辱了一番,但是實在人也有實在話:“哥哥,不必說了。君子人既往不咎。我等是個敗軍之將,不可語勇,救我救兒罷!”猴子是個順毛驢,認罪服軟說好話,任誰也不會拒絕…

72.摔孩子這種重口戲楊導是不會拍的,普天下的電視工作者也沒人敢拍…索性直接把孩子刪掉,既保住了公主的貞潔,又美化了角色…當然,張版里改編的摔假孩子也頗有新意,且較之央版更合原著…

73.小說中行者的理論基礎深厚,通讀古今,訓斥公主之孝道論精辟之至,石猴雖無父母,但向來敬仰那些贍養(yǎng)老人的孝子,第一回書中所遇的那個樵夫便被悟空稱為神仙,而后來二心亂意的根源也是因為行者打死了不孝子小楊…
“你正是個不孝之人。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故孝者,百行之原,萬善之本,卻怎么將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 ,如何?”

74.行者變化之女子,都兼具猴子愛玩愛鬧的個性…騙內丹這一段猴意盎然,妙趣橫生…時隔五六百年,奎星看這毛臉夫人也覺面生了…

75.那怪道:“你不要信他,那個豬八戒,尖著嘴,有些會學老婆舌頭,你怎聽他?”很明顯,妖怪已經開始求饒轉移矛盾了…這些打斗中的叫罵楊導是來不及拍了,這個故事的結尾連上唐僧獲救也只有三分鐘…本劇傳達給觀眾的信息是:行者回來了,問題解決了,僅此而已…

76.小說中,奎星和百花羞乃是前世有緣,在天庭就已私定終身,但可嘆批香殿侍女提前下界,所以不識郎君,才做不得長久夫妻…最終,奎木郎被西方白虎其他六位星宿收回,罰在兜率宮燒火,而公主則父女團聚,不知所終…

“燒火”這個細節(jié),看官可要著眼了,為什么奎星會被罰去太上老君處燒火呢??當然是因為他的兩個活寶燒火徒弟已被觀音借走,于不遠處的平頂山設險,等待唐僧…

77.那奎星不到天上點卯,卻到夫人處點卯,當真令人捧腹…而今世人多有怕老婆大于怕領導者,典出于此…諸君歸家示愛媳婦,亦可曰,“我倆之情,如奎星與百花羞之和,羨煞眾人?!睂υ弧鞍倩ㄐ哂质悄膫€??跪搓板先!!”
78.有道是不打不相識,說起來奎木狼跟悟空也算是有過兩次照面的熟人了,但是后來無論是在小雷音寺,還是在青龍山,兩人都未曾敘過舊,這不得不讓讀者生疑,按照作者千里伏線的筆法,難道不該讓他們寒暄兩句嗎??“西游非一人所作”的說法越發(fā)的令人信服…
79.小說中,老和尚悟空和好這一段,作者描寫的略顯生硬,因為從頭到尾他也沒有把“三打白骨精”的話說透,所以長老的賠禮多是看在大徒弟“神通廣大”的份兒上,關鍵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因此在師徒生二心時才會有“挨一悶棍”的懲罰…與此相比,楊導的呈現方式要符合邏輯的多,因為黑狐精的解疑,老和尚早已明晰真相,齟齬已解,師徒間的情感瞬間迸發(fā),戲劇效果增強,使故事的結尾人情味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