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燒記二十四:2022年第七柴燒瓷器出窯記,撥開云月后的晴空萬里
一、寫作說明
大家好我是樓主,2022年6月23日第七個柴窯開窯,在經(jīng)歷過一個多月的連綿陰雨天氣,也迎來了最后的夏季曙光,下雨導(dǎo)致的梅雨季節(jié)對于做柴燒的來說影響還是蠻大的,濕度重且大導(dǎo)致柴窯的濕氣多加上干柴吃了很多水分,在燃燒的時候自帶水分的屬性對瓷土素胚影響很大。這對于柴燒的瓷器來說是一個不可控也是最擔(dān)心的問題。

二、柴燒茶器出窯
在經(jīng)過2-3天的降溫從1300度降到10度后,6月23日早上,我們就早早的開始出窯,所謂的出窯就是把柴窯里茶器取出來盤點下,以便于用來統(tǒng)計這一窯出來后瓷器作品的成品率、精選率以及破損的百分比。

在盤點的時候一般都會按照以下分類:
器型:茶杯、蓋置、茶壺、寶瓶壺、藝術(shù)擺件;
成品率:柴窯出來無破損且成型;
精選率;柴窯出來后無破損且保持柴燒故有的物理屬性;
其實盤點完的時候,差不多可以計算出此次柴窯所耗費的時間和成本了。
三、柴窯茶器展示
說的再好還是來看下柴窯出來的瓷器作品吧,每一件的瓷器在經(jīng)過8天的燒制,那么最后的成品全看自然的因素和影響,為此賦予每一件瓷器的元素都是差異化的。
3.1出彩紫金茶杯
柴燒出窯紫金葫蘆造型茶杯是本窯的精品瓷器,在手工拉胚的時候加入了含硅鉀多的瓷土,拉胚后晾干入柴窯,原本是想著出來白色的效果,但是最后的成品竟然是紫金色澤感,也是出乎意料。

茶杯的造型為葫蘆造型,成型工整層次好,出彩紫金色澤感明顯。10件葫蘆造型的茶杯沒有一件是破損的。

同個瓷土拉胚的器型還有一個是羅漢高腳杯造型的,不過也被稱呼為壓手茶杯,體型稍微大點,但是柴燒出來的效果也是自帶出彩紫金色澤感。

其實做出彩紫金效果無非就是內(nèi)涵“紫氣東來”之感,不管是葫蘆造型還是羅漢茶杯的造型,都是一種柴燒的陶瓷茶杯。
3.2出彩陶瓷藝術(shù)茶寵擺件:金蟬子
金蟬子的陶瓷是樓主手工拉胚的一個器型,其次對外觀造型的雕刻也是花了較為長的時間,好在柴燒后的色澤效果讓人非常的驚艷,藝術(shù)擺件無裂痕,整體的色澤感也是出彩紫金效果。



3.3原礦瓷土柴燒茶杯
原礦瓷土就是指含鐵較多的瓷土,作為瓷土拉胚而成的茶杯也是很有意思,成品幾乎是黑色的感覺,卻也是給人一種金屬色澤感的效果。



四、柴燒茶器的特點
柴燒茶器也是去年下半年開始火熱,也是因為柴燒的茶器沒有上釉水,燒制出來后自然落灰釉的一個因素,柴燒的茶杯吸水率在1%—2%區(qū)間,能給綜合掉茶漬、沉淀茶香。適合泡黑茶、巖茶、高山茶等。

溫馨提示:柴燒的茶器不適合用來泡綠茶,會丟失綠茶原有的口感。
五、綜合
做陶瓷不易,作為手藝人的堅持更難,每每看到別人喜歡上作品的時候并且實用后卻也是最開心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