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式種植景觀設計案例|Needle景觀案例分享:第四十九期
Vol.49
自然式種植景觀設計案例


曲江印藝術(shù)中心位于中國西安曲江新區(qū),南三環(huán)高架旁邊。2019年初開始,魏瑪設計機構(gòu)參與到西安融創(chuàng)曲江印項目的后期與植物設計工作中。在二層的屋頂花園中,上下起伏的曲線漫步道和半私密的圓形卡座使放松與休閑的體驗進一步提升。使用色彩豐富、質(zhì)感差異且高低不同的混植觀賞草類與地面的精致優(yōu)雅形成明顯的反差,更增趣味性。多種混植的設置不僅考慮了北方城市植物過冬的難題,形成冬季特有的凋零之美,也是詮釋對植物生命周期變化的欣賞。從藝術(shù)中心的高層俯瞰,整個屋頂空間宛如莫奈筆下的印象派花園。



曲江印藝術(shù)中心位于中國西安曲江新區(qū),南三環(huán)高架旁邊。2019年初開始,魏瑪設計機構(gòu)參與到西安融創(chuàng)曲江印項目的后期與植物設計工作中。在二層的屋頂花園中,上下起伏的曲線漫步道和半私密的圓形卡座使放松與休閑的體驗進一步提升。使用色彩豐富、質(zhì)感差異且高低不同的混植觀賞草類與地面的精致優(yōu)雅形成明顯的反差,更增趣味性。多種混植的設置不僅考慮了北方城市植物過冬的難題,形成冬季特有的凋零之美,也是詮釋對植物生命周期變化的欣賞。從藝術(shù)中心的高層俯瞰,整個屋頂空間宛如莫奈筆下的印象派花園。




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占地247英畝,位于英國倫敦東部是19世紀以來英國新建最大的城市公園。公園舊址是一片污染嚴重的工業(yè)園區(qū),為了2012年奧運會的舉辦,從2008年開始進行改建工程。公園在設計時經(jīng)過了深思熟慮,除了標志性的遠動場館外,還融合了沼澤地、森林、草坪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十分多樣化,從環(huán)境角度來講,為未來留下了寶貴的遺產(chǎn)。倫敦奧林匹克公園有眾多的自然式種植花園,分別采取了來自歐洲、亞洲、美洲等地的植物,塑造出色彩不同的花園和草甸景觀,意在展示各國不同的植物文化。



高線公園2期從西20街到西30街,橫跨了10個街區(qū),鮮明特點為寬度較窄(通常是在30英尺寬左右)和直線線性關系(10個線性塊)。設計在各方面與一期保持了相同的基本元素(鋪裝,種植,家具,照明,交接處理),同時強調(diào)通過一系列有特色的序列空間,營造出豐富的體驗觀感??傞L約一英里的高線公園2期覆蓋了完整的無障礙通道,并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設兩部電梯。一系列的景觀各有千秋,造福公眾。 “切爾西灌木叢”,種植著茂密的花叢和低矮的灌木林; “草坪和臺階座椅”的階梯座椅皆是回收柚木;455平方米的大草坪,是絕佳的聚會場所;還有種類繁多,時刻綻放的“野花花壇”以及有著木質(zhì)座椅的“第26大道觀景臺”。高線公園的自然式植物種植是大師Piet Oudolf的又一力作。




Grey to Green是一個多次獲獎項目,為謝菲爾德市中心帶來了色彩和可持續(xù)性。它為城市環(huán)境提供了一個平靜的避難所,并將柏油路面變成了一個鼓勵騎車和步行的綠色公共空間。Grey to Green的設計考慮到了氣候變化、福利和經(jīng)濟投資,旨在為謝菲爾德這部分地區(qū)的健康、可持續(xù)的未來奠定基礎。項目的植物設計由謝菲爾德大學的教授Nigel Dunnett完成,是典型的自然式植物種植,種植不僅大大增加了該區(qū)域的生物多樣性也有效地緩解了洪澇問題。




“新絲綢之路”花園是北京世園會創(chuàng)意園之一。由英國兩位植物大師James Hitchmough和Tom Stuart-Smith聯(lián)手設計?;▓@的園路主要由一對交錯的環(huán)路構(gòu)成,象征著古絲綢之路的不同分支。沿著它前進,能看到不斷變化的景觀。設計師希望借此表達:中國,作為一個地跨東西的大國,必將以新的貿(mào)易路線、交通運輸方式和各類交流,使各國變得更近,使世界變得更小?;▓@根據(jù)植物的生物地理起源,選用中國、中亞、土耳其、東歐等絲綢之路景觀帶沿線各地的植物,構(gòu)建了從北京到西方的花園旅程。來自巴爾干半島的棉毛水蘇,來自伊朗的波斯菊,還有來自中國西北地區(qū)的新疆鼠尾草、扁葉刺芹等。




該項目是為著名的釀酒師Peter Sisseck在杜埃羅山谷的酒窖、生物動力農(nóng)場和游客建筑周圍創(chuàng)造可持續(xù)的有機景觀。所有的建筑都由丹麥建筑師Henning Larsen設計。小徑、露臺和墻壁都是用同幾公里外開采的房子一樣的石頭砌成的。通過以本地物種為主的播種和種植相結(jié)合的方式,設計師在景觀中開始了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在日常維護中不使用水,也不使用化學品、化肥或進口土壤。




這個項目讓我們看到了在多方、多專業(yè)的配合下“設計帶來的美感”。美不是體現(xiàn)在某一個畫面上的,“立體、復合、交錯、層疊”適用于硬景設計,也適用于軟景設計。在海上源項目中,整體植物設計突破常規(guī)的組團球體、規(guī)則整型種植,大膽地嘗試了自然式混合種植的創(chuàng)新方式,把植物營造上升到“園藝”的高度。設計師更看重植物整體意境的傳達而非設計技藝的展示,也更注重植物種群關系的穩(wěn)定生態(tài)循環(huán)。遵從自然界的競爭法則讓植物自由生長、侵染、交融,最后達到和諧、自然的生長狀態(tài),傳達植物生命變化的美感,讓人們正視和接受自然的美。




The Wellbeing Garden是英國皇家園藝學會(RHS)經(jīng)營的著名的威利斯花園中的展示花園之一。其設計理念是讓人們參與種植。游客將能夠在花園中探索用于身心治療的多種方式。在Matt Keightley的設計中,將RHS Hilltop園藝科學之家比喻為肺,為 RHS 威斯利和園藝行業(yè)注入新的活力。受這個比喻的啟發(fā),花園讓人聯(lián)想到毛細血管,使空間流動并進入周圍區(qū)域。散落的國槐與漂流的矮赤松標志著通往園藝科學之家的路線并吸引人們進入。穿過松樹,花園呈現(xiàn)出更柔和的形式,結(jié)合了漂浮的草和多年生植物輕輕地進入花園的平靜中心。一系列的“花園房間”設置在大型零碎種植床之間,旨在吸引游客探索和享受花園可以支持身心治療、自然保健或只是放松的多種方式。在那里,游客對氣味、聲音和景象的反應將被記錄下來,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對人們的積極影響,通過園藝治愈,科學家將利用花園繼續(xù)研究園藝對健康的益處。



項目由花園設計師Cassandra Crouch設計,是圍繞房屋的一個更大花園方案的一部分。設計的目的是創(chuàng)建一個當代庭院,引導一個新的建筑擴建。該空間歷史上是游泳池區(qū)域的一部分,下沉花園的邊緣需要保留,高大的邊界需要軟化。項目使用定制紋理的鋼材作為關鍵材料,創(chuàng)建了一系列相互連接的元素,包括擋土墻、臺階、小溪、水景和墊腳石。這與極簡主義陶瓷鋪裝形成對比,在住宅和花園之間創(chuàng)造了無縫連接。西部雪松木材用于連接住宅的建筑細節(jié),并創(chuàng)建大型家庭座椅和休閑區(qū)。




項目由花園設計師Cassandra Crouch設計,是圍繞房屋的一個更大花園方案的一部分。設計的目的是創(chuàng)建一個當代庭院,引導一個新的建筑擴建。該空間歷史上是游泳池區(qū)域的一部分,下沉花園的邊緣需要保留,高大的邊界需要軟化。項目使用定制紋理的鋼材作為關鍵材料,創(chuàng)建了一系列相互連接的元素,包括擋土墻、臺階、小溪、水景和墊腳石。這與極簡主義陶瓷鋪裝形成對比,在住宅和花園之間創(chuàng)造了無縫連接。西部雪松木材用于連接住宅的建筑細節(jié),并創(chuàng)建大型家庭座椅和休閑區(qū)。




這個格魯吉亞圍墻花園是一個隱藏在市中心的寶石,一個隱藏在周邊市場中的避護所。設計公司的設計理念是讓花園在白天充分接受陽光的滋養(yǎng),同時也適合在忙碌一天后的晚上娛樂和放松?;▓@需要保持它的年代感和歷史感,與房子緊密相連,但需要微妙的更新,以反映主人對時尚和色彩的喜愛。同時空間需要一個供孩子和狗狗奔跑的區(qū)域,同時有一定的隱私保護功能。該項目種植同時結(jié)合了自然式和有序式種植。



該項目是的英國皇家園藝學會200周年紀念溫室周圍的景觀的一部分。2公頃的花園為新建筑提供了連貫的環(huán)境,為一系列園藝種植展示提供了環(huán)境,補充了威斯利花園現(xiàn)有的植物收藏?;▓@以溫室和湖泊為中心,被設計成一個由山毛櫸樹籬包圍的大型露天劇場。樹籬不規(guī)則地被花園和其他部分的開口打斷。該設計通過創(chuàng)造一個廣泛的圓形軌道來展現(xiàn)對稱性,而不是使用嚴格的軸對稱形式。在整個基地中,種植的性質(zhì)發(fā)生了變化,隨著人們向西移動,種植變得越來越復雜和混雜。



瑞士建筑師Peter Zumthor邀請荷蘭種植設計師Piet Oudolf加入其蛇形畫廊的花園設計。花園位于展館的中心,游客們沿著一組外墻和內(nèi)墻搖搖晃晃地進入,從黑暗、陰暗的走廊進入明亮、鮮花盛開的中庭,中庭向天空開放,普魯士藍長椅環(huán)繞四周,散落著Peter Zumthor設計的折疊椅和桌子。
超過20種植物,將生長到不同的高度,Oudolf說,一些垂直性的支撐植物被選擇性地添加,并作為視覺屏障,交替模糊和揭示中庭對面的活動。雖然這些花會在視覺上引人注目,但它們不會過于芳香。氣味會吸引蜜蜂和昆蟲,增加游客體驗感,但不是該項目設計的關鍵部分。Oudolf指出這個1200平方英尺的花園應該能舒適地同時容納30到40名游客,多個入口將確?;▓@床周圍的交通順暢。




在荷蘭中東部一個偏遠的小城 Hummelo,出落了一座世間最恣意、自由的荒野花園。著名的反傳統(tǒng)園林設計師 Piet Oudolf 潛居在這里。他和妻子Anja歷經(jīng)整整32載,精心維護,才有了這座花園,這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Oudolf堪稱用植物“畫畫”的藝術(shù)家,他模糊了植物的邊界,在景觀中營造印象派繪畫一般的景觀效果。他是新長青論代表者,也是自然美學的實踐家,他用他的花園構(gòu)建出植物一年四季枯榮交替的自然之美。這座花園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恣意、自由的花園,只在每年一些短暫日子里向公眾開放。人們醉心荒野的美,素樸的器物上存在沉淀心靈的自然之感。Oudolf的花園在讓人感受到不加修飾的旺盛生命力時,也在枯榮間盡顯一種寂然的力量,那就是荒野的美。




該花園是國王十字車站眾多公共廣場和花園中的一個,這些廣場和花園形成了一個連貫的綠色空間集合,由其多樣性和質(zhì)量定義。設計靈感主要來自傳統(tǒng)波斯花園,但規(guī)模要大得多。不可否認,花園的布局源自波斯,而自然主義的種植流動則是從傳統(tǒng)的英國草本植物的發(fā)展而來。在這里,種植具有非正式的、草甸般的特征。
這些花園向偉大的景觀設計師、規(guī)劃師和建筑師—杰弗里·杰里科爵士(1900年10月8日- 1996年7月17日)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