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見血 | 是“捍格”非“扦格”
◎周宇翔
《上海魯迅研究》2016年第3期刊載了《“八一三”期間上海漫畫的抗日救亡作用以及與魯迅漫畫觀點之契合及扦格》一文,該文標題中的“扦格”寫錯了。
扦(qiān),指金屬、竹子等制成的針狀物或主要是針狀的器物,如鐵扦。還可用作動詞,表示插,如扦門。上述標題中的“扦格”難以講通,應(yīng)是“捍格”之誤。
捍(hàn)格,意為互相抵觸,格格不入?!抖Y記》有云:“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币馑际牵簮盒邪l(fā)生后再加以禁止,就會招致抵觸而難以克服。1955年發(fā)布的《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將“捍”歸為“捍”的異體字,《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恢復(fù)“捍”為規(guī)范字,但只用于表示互相抵觸,如“捍格”,其他義項須使用“捍”,如“捍衛(wèi)”。
“與魯迅漫畫觀點之契合及捍格”指“上海漫畫”和“魯迅漫畫觀點”的相合和相互抵觸之處。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11期《一針見血》欄目。《一針見血》欄目歡迎投稿,投稿可發(fā)送至郵箱:yaowenjiaozi2@163.com。)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