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潤青苗,滋養(yǎng)未成年法治意識——曲阜師范大學法學院“螢火探興”社會實踐隊
近年來,未成年犯罪在我國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每年都存在著大量未成年犯罪的典型案例,有許多未成年人因受到不良導向而誤入歧途,這正是因為我國對于未成年法治教育的各種落實措施關(guān)注不到位,從而導致了一部分未成年人法律意識的淡薄。 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社會經(jīng)驗、歷練普遍較少,容易沖動傷害他人,相較于成人也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青少年時期是培養(yǎng)公民法治意識、樹立法治信仰的最佳時期,法治教育就要從青少年時期加以重視。開展中小學法治教育,可以讓青少年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識,懂得依法辦事并且了解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quán)益,還能將受到的法治教育、形成的法治思維傳遞給家長和他人,于無形中起到在全社會普法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7.13日下午,“螢火探興”社會實踐隊深入學生群體,通過完成一些趣味小游戲,發(fā)放相關(guān)法律知識,向?qū)W生們生動地講解了未成年人如何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同時也引導同學們明白了遵守法律法規(guī)、爭做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意義。本次活動,實踐隊員們不僅積極普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讓同學們初步了解了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對同學們今后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 落實未成年法治教育各項政策,一方面需要在全國平臺上集思廣益、出謀劃策,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特別是要把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結(jié)合起來。要充分發(fā)揮學校主導作用,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進一步改進教學內(nèi)容,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激發(fā)未成年人的興趣。要讓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都能深入到青少年心中,做到法治與德治相結(jié)合。要更加注重社會實踐教育,根據(jù)實際情況,積極建設各類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guān)以及社會各組織也要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深入學校開展法治教育。要引導家長重視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建設,成為子女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榜樣,推動家庭與學校形成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力。不僅如此,未成年法治教育更是需要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需要每個人共同做出努力,為未成年人搭建更加完備的法治教育體系。 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tài)、綜合素質(zhì),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活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法治觀念,養(yǎng)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工程。實踐隊員們始終相信,未成年法治教育是一項長久而偉大的工程,相信通過每個人的經(jīng)久努力,未成年犯罪問題一定會得到有效解決,相信青少年會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及使命,擁有法治精神,走法治道路,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