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3歷史人物維基翻譯(189):巴里的亞昆塔
巴里的亞昆塔
Jaquinta of Bari
亞昆塔(Jaquinta,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Jakvinta/?аквинта)(活躍時期: 1081年至1118年),是杜克利亞王國(Dioclea)的王后,杜克利亞國王君士坦丁.博丁(Constantine Bodin)的妻子。她因在杜克利亞王國的內(nèi)戰(zhàn)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聞名,在她丈夫君士坦丁.博丁去世后,她血腥地干涉了杜克利亞王國的繼承危機。
人物生平

亞昆塔的父親是阿爾吉里佐斯(Argyritzos/Archirizus),在諾曼人征服南意大利時曾負責管理阿普利亞地區(qū)(Apulia)的城市巴里(Bari)。杜克利亞國王米哈伊洛一世(Mihailo I of Duklja)選擇了她來作為自己的兒子君士坦丁.博丁的妻子,君士坦丁.博丁此時剛從在安條克(Antioch)的囚禁中解救出來,并在1077年成為了杜克利亞的共治國王。根據(jù)《巴里編年史》(Annales Barenses)的記載,他們在1078年4月結(jié)婚,但也有可能是比這更晚的任何時間。這次婚姻增強了杜克利亞王國與南意大利諾曼人之間的聯(lián)系,用以對抗東羅馬帝國。他們生下的兒子有米哈伊洛二世(Mihailo II),喬治(?or?e),阿爾齊里斯(Archiriz)和托馬斯(Thomas)。
成為王后
杜克利亞國王米哈伊洛一世于1081年去世,君士坦丁.博丁繼任為杜克利亞國王。亞昆塔是一位“擁有強大勢力與巨大影響力”的王后;《杜克利亞神父編年史》(Chronicle of the Priest of Duklja)將她描述為王位背后的幕后操縱者。她認為米哈伊爾一世的侄子布拉尼斯拉夫(Branislav)對她的丈夫和孩子來說是個威脅。她的兒子們都還很年輕(都不到十五歲或十歲)因此勢力較弱;亞昆塔怕如果君士坦丁.博丁在兒子們成年之前去世,布拉尼斯拉夫會篡權(quán)奪位。她力勸丈夫?qū)⑺艚?,當布拉尼斯拉夫沒由他的兄弟與兒子陪同著來到首府斯庫臺(Skadar)時,他們抓住了機會將他囚禁。布拉尼斯拉夫不久后就去世了,但他的六個兄弟與六個兒子依舊是自由的。拉古薩共和國(Republic of Ragusa)為他們提供了庇護。在拉古薩共和國拒絕驅(qū)逐他們后,君士坦丁.博丁開始對拉古薩進行圍攻,在圍攻期間王后寵幸的一位侍從被殺了。憤怒的亞昆塔說服他的丈夫?qū)⒆カ@的布拉尼斯拉夫的兄弟和兒子在城墻前斬首;教會最終促成了和平,但布拉尼斯拉夫流亡的家族成員依舊在尋求著復仇的機會。
繼承危機
君士坦丁.博丁于1101年去世后,亞昆塔成為了動蕩的王室家族中最令人憎恨的人。杜克利亞王國的繼承內(nèi)戰(zhàn)爆發(fā)了,亞昆塔與她未成年的兒子米哈伊洛二世要對抗君士坦丁.博丁的四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君士坦丁.博丁的侄子弗拉基米爾二世(Vladimir II of Duklja)在1103年取得了王位,但亞昆塔繼續(xù)進行為她的另一個兒子喬治取得王位的陰謀。1118年,亞昆塔在科托爾(Kotor)給弗拉基米爾二世下了一劑慢性毒藥。瀕死的國王被帶到了斯庫臺,而亞昆塔則跟著國王以確保她兒子能繼承王位。在那里亞昆塔指控了君士坦丁.博丁的兄弟多布羅斯拉夫二世(Dobroslav II),此人曾是杜克利亞國王,在1101年至1103年的杜克利亞繼承危機中被廢黜并囚禁。弗拉基米爾二世沒有被亞昆塔說服,將她驅(qū)逐出了斯庫臺。亞昆塔認為在弗拉基米爾二世死后多布羅斯拉夫二世會被釋放并成為杜克利亞國王。因此,弗拉基米爾二世一去世,亞昆塔就讓她的親信進入監(jiān)獄閹割并弄瞎了多布羅斯拉夫二世,然后將他送往斯庫臺的一座修道院。在喬治成為杜克利亞國王后,許多王室家族中先前在東羅馬帝國生活的成員都逃到了都拉齊翁(Dyrrachium)。他們很快就由一支東羅馬帝國軍隊陪同著回到了杜克利亞,他們將喬治趕下了王位并抓住了亞昆塔。亞昆塔被帶到君士坦丁堡,在那里被關(guān)押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