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隊簽人,適配與否,比名氣大小更重要

剛看了眼國內籃球新聞,置頂有一條赫然在目:“上海隊簽約前NBA后衛(wèi)埃里克·布萊索”。確實有陣子沒見布萊索的近況了,沒想到再看到他竟然來了CBA。
上海隊有錢但是戰(zhàn)績差,外援表現不佳,CBA球隊找前NBA球星當外援太正常了。但在最近兩年來國內淘金的前NBA球員里,曾經入選過最佳一防和二防陣容、曾經身體素質爆炸、征戰(zhàn)NBA十一年、被民間稱為“血布”的布萊索,的確是有一號,而且他今年32歲,年齡不小了但也不算很老。難怪評論區(qū)里有人說“大殺器來了”“這下大結局了”。
當然也有球迷對布萊索能否適應CBA持謹慎保留態(tài)度。有的人就不同意了:“你這就是胡扯了,布萊索在NBA都那么猛,還打不了個CBA?”問題是,布萊索還剩幾成功力?如果他的狀態(tài)依然不錯,為什么在NBA被裁之后無人問津?

布萊索只有1米85,出色的身體素質是他曾經的資本,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以及傷病的影響,狀態(tài)已經明顯下滑了。而整個生涯三分球和組織都不是他的強項,對于當今越來越追求射程和速度的籃球,布萊索已經無法滿足NBA球隊的需求了。
當然,CBA和NBA沒法比,但前NBA球星在CBA水土不服的也不止一個。尤其是這賽季的CBA更加鼓勵身體對抗,各支球隊內線的高度、防守逼搶的提升、以及外線對投射的需求也都是有目共睹。生涯三分球命中率只在三成左右、速度已經下滑的布萊索,在CBA能夠有什么表現,只能拭目以待了。

和布萊索相似的是,卡梅隆·安東尼、德懷特·霍華德、德馬庫斯·考辛斯這三位球星也依然沒有找到下家。比起布萊索,這三位要更大牌,都是赫赫有名、曾經在各自球隊做過老大、進過全明星的人。如果幾年前有人跟你說這幾位會沒人要,你肯定不會信,但現在的確如此,不由得讓人唏噓不已。
之前在綠軍論壇分區(qū)里見過不止一個帖子問:“為什么不簽安東尼/霍華德/考辛斯呢”,甚至連加內特都建議凱爾特人同時簽下霍華德和考辛斯來彌補內線羅威的缺陣。但如果看一看綠軍總裁史蒂文斯的建隊思路和手筆,你就明白他考慮的更多是球隊的需求,而不是名氣:
球隊之前有矮個后衛(wèi)的短板,那就后衛(wèi)陣容高大化,扶正斯瑪特,交易來懷特;
需要內線防守和投射,扶正了成長的羅威,請回了霍福德,啟用了格威;
上賽季綠軍在組織方面一度打不開局面,于是休賽季弄來了布羅格登。

在隊內已經有塔圖姆+杰倫布朗雙探花核心的情況下,史蒂文斯并沒有像某些球迷主張的去“梭哈”其他明星大牌,而是在逐漸完善整個陣容。上賽季后程發(fā)力最終挺進總決賽、以及新賽季的三連勝,都證明這個思路是正確的。凱爾特人的防守是第一要務,尤其是大范圍的輪轉換防,對體力和防守能力都有要求??夹了购桶矕|尼整個生涯防守都不是他們的優(yōu)點,而霍華德雖然籃板和防守意識還有,但年齡和傷病對他們的影響要比想象的大。這也是為什么綠軍不簽這幾位的原因,很簡單,不合適。
而綠軍這賽季簽下的老將,是格里芬。雖然格里芬由于大傷和年齡早已不是當初的飛天獅鷲,但他后期開發(fā)了外線的投射能力,也有運球和一定的策應,而且態(tài)度方面肯拼,并且也安于接受替補的角色,雖然現在上場時間和數據并不起眼,但他在綠軍也挺開心。打魔術時關鍵時刻格里芬的飛身救球,替補席所有人起來鼓掌歡呼。當彼此適配的時候,就會起到好的效果。

而現在的湖人和威斯布魯克之間的矛盾,則是恰恰相反的案例。今天湖人被絕殺輸球,威少最后的那記投籃成為了熱議的話題。湖人交易來威少,和勒布朗·詹姆斯以及安東尼·戴維斯組成三巨頭,看起來不可謂不豪華。但明眼人看了都清楚,這仨人并不兼容。詹姆斯作為核心要控球組織,戴維斯作為靈活內線內外得分和防守,湖人更需要給他們找的助手是有投射能力的后衛(wèi)和鋒線,但事實并非如此。

雖然三雙王+前MVP是威少的榮譽,但助攻多并不等同于會組織控場,他對于場上的閱讀一直都不擅長,而他中遠投的投射能力也并不穩(wěn)定。威少最喜歡也是最擅長的是利用爆炸的身體素質攻框。如果讓威少像當初在雷霆或奇才那樣作為頭號人物滿場飛奔,有足夠的球權和自由度,他會貢獻非常不錯的數據,也會打的很高興。但如果你讓他作為球隊的三當家,要求他投射拉開空間,組織分球或二傳創(chuàng)造機會,這從來都不是他擅長的東西。尤其受年齡和傷病影響,身體素質和爆發(fā)力都不如從前的時候,威少的表現只會更加下滑。
巴克利在節(jié)目上說:“湖人把威少打球的樂趣徹底弄沒了”,問題是,不光威少自己,從球隊到球員再到球迷,現在每個人都不滿意。而呼聲日益高漲的交易威少的提案也難以實施,表現和口碑急劇下滑的威少交易行情越來越差,請神容易送神難,而且即便交易掉威少也并沒有能夠解決陣容畸形的問題。威少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而從一開始,湖人管理層交易來威少同樣是個錯誤。而湖人現在畸形的多后衛(wèi)+無投射能力的配置,讓陣容不兼容的問題徹底爆發(fā)。這就是建隊思路出現問題時的代價。

不少人總是會對名氣很大但已經生涯末年的老將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期待他們能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再次回春。但現實是非常殘酷的,競技體育更是如此。
球隊簽人,適配與否,遠比名氣大小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