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財商的重要性,眼里的世界是不同的!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喜歡投資理財,也都希望通過理財獲得超額收益,早日實現(xiàn)“財富自由”。然而一些基本的財商知識概念,很多人只學習到皮毛,或了解的很片面,甚至存在很大的誤區(qū)。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8個簡單實用的財商知識,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br/>
一、時薪
你每小時賺多少錢,有沒有算過?時薪是單位時間內的收入,代表我們賺錢的效率:時薪=月工作收入/月工作時間(小時)。要提高時薪,要么增加收入,要么減少投入時間。所有的財務自由,歸根到底都是時間自由。我們賺錢,拼命增加總收入遠遠不如增加單位時間的收入。
二、財富自由等于被動收入大于總支出
從財商的層面來看,收入是可分兩類: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主動收入主要來自于工作,想增加主動收入,就是升職加薪; 或者不停的投入時間進行換取。被動收入就是進行投資或建造帶來持續(xù)收入的資產,也就是錢生錢帶來的收益。這方面的收入就是先投資建立資產,不需要自己過多的花費時間去做,在無形之中財富通過投資或資產增值。
被動收入=投資和資產性收入。
三、投資從微小開始
對有一億資產的人來說,第一個100萬是最難的;對有100萬人的來說,第一個10萬是最難的。第一桶金都很困難,但有了第一桶金后,財富的增值就很簡單了。資產=初始資金*年復合增長率*時間。如果你沒有太多時間去研究投資理財,你可以從一筆小積蓄投資開始,這是一種比較好的起步方式。當然,它只是積累起第一桶金的好方式,你不能指望它解決所有問題。
四、定期給自己算算賬,家庭資產盤點三張表
就像企業(yè)的財務報告一樣,家庭也需要定期制定財務報告,以此來制定相應的財務規(guī)劃。我們可以把資產分為三部分:流動資產、金融資產和固定資產。
流動資產包括現(xiàn)金、余額寶、銀行存款、超市的儲值卡等等;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余額寶和互聯(lián)網(wǎng)理財類產品、數(shù)字資產(數(shù)字積分);長期資產主要是房子和車子。記錄這些資產在一年中的變化,我們可以制作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現(xiàn)金流量表和利潤表。通過資產負債表我們可以看自己一共有多少錢,通過現(xiàn)金流量表看手上有多少現(xiàn)金可用于投資,最后再通過利潤表看看過去一年一共賺了多少錢。
五、資產動態(tài)再平衡
投資分為三個不同的方面:資產配置、品種選擇、擇時交易,最重要的是資產配置。資產的配置是應對和利用周期的方式,比如資產再平衡是比較簡單的配置方式。平衡是一種簡單的、入門級的資產配置和持有模式,需要找到兩種具有漲跌相反對沖效果的投資品,然后定期按50:50比例調整,本質上仍然是達到低買入、高賣出的效果。比如金融資產類的股債平衡,按照50:50的比例將資金投入股權類和債券類資產,定期盤點,重新將兩者的金額比例調整回50:50的狀態(tài)。再平衡可能不是最高回報的方式,只是建立了紀律,規(guī)避群體心理影響。
六、盤活現(xiàn)金流,多買資產,少買負債
和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不同,我們還有另外區(qū)分資產與負債的方式——從現(xiàn)金流的角度去看,資產和負債的區(qū)別在于能否帶來被動收入。
資產=能為每個月帶來錢的東西;負債=每月要取走你的錢的東西。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資產、什么是負債,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資產項中,像滾雪球一樣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一旦資產足夠大,產生的收入足夠多的時候,負擔這些負債完全就不是問題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不是工作需要,買車可能就是一項負債而非資產,因為我們買車花了一筆錢,而用車每個月還要花一筆錢。
七、讓它滾動起來,翻倍的速度要比你想得更快
一項資產,如果每年漲10%,多少年之后會翻倍?如果每年漲15%需要多少年?如果每年漲5%,又需要多少年呢?如果你是用100去除的,那就錯了。這里的算法是復利,也就是利滾利的,年初有1萬塊錢,每年漲10%,年底是1.1萬,第二年年底是1.21萬,之后是1.33萬、1.46萬、1.61萬、1.77萬、1.95萬,你發(fā)現(xiàn)第七年年底已經接近翻倍了。這里有一條規(guī)則叫72法則,每年按照X%的速度增長,大約需要72/X年就可以翻倍,比如10%需要7.2年,9%需要8年。
八、給自己上一道保險
家庭財務有哪些風險需要保障?比如以下幾種:
家庭經濟支柱死了怎么辦?貸款誰還,孩子老人誰來供養(yǎng)?纏綿病榻不能工作怎么辦,誰來養(yǎng)?得了小病都要花錢怎么辦?孩子生病、出意外怎么辦?
給誰買,買什么?保險的首要原則就是家庭支柱優(yōu)先原則,首先給主要經濟來源買保險,其次是配偶,再次子女與老人。
需要支出多少最為合適?相比于買保險時從業(yè)人員常常告訴我們的5%-10%的比例,根據(jù)家庭需要原則來確定或許更高:
總保額=家庭未來10年基本支出+負債總額-現(xiàn)金以及快速套現(xiàn)的資產額。
通過這8個財商知識點,我們明確清楚了財商思維的重要性,用財商思維看世界,一切都會簡單。那么,我們眼中的富有的人,他們僅僅只是財富累積很牛嗎?我相信沒有這么簡單的,富人之所以富有,與金錢關系其實不太大,而是具備了我們不曾有的富人思維。
1.真正的有錢人,愿意花錢享受好的生活:一方面是對自己辛苦工作的回報;一方面也是自己社會地位和個人實力的一張名片。
2.有錢人炫富,不會向下兼容:告訴窮親戚朋友你很有錢,后果是啥?窮人不知道,富人還能不知道么?
3.要炫富,要亂搞,富人也是在和自己實力對等的圈子里玩:不在圈子里的人,根本看不見不知道。
4.富人也怕有人管:稅務,慈善,媒體,黑社會,工會,商會都盯著呢;太高調,容易出事。歷史上的富豪,炫富過頭的被抄家滅門的故事太多了。
5.有錢人不會宣傳輕松賺錢,他們反而提倡艱苦奮斗:因為員工一旦存了這種心,就很難管了;再多的錢,也需要人幫你賺;員工個個都想輕松賺錢,富人一定要破產。
6.特別好賺錢的機會,富人會首先掂量自己賺不賺得起:要賺一個億,就得有賺一個億的實力;否則現(xiàn)金流玩不轉,資金斷裂死在半路上,結果就是破產。
7.富人只是替社會掌管財富,每天都得操心,事業(yè)越大,越要存著錢預防不可預知的風險:很多上市公司的老總股權質押得七七八八,就是因為事業(yè)大了,經營缺錢周轉了,不得不各種舉債,也是在刀鋒上過日子。
8.富人發(fā)現(xiàn)賺錢的機會,會選擇悄悄地拿:知道的人越多,競爭對手越多,錢越難賺;市場是有限的,競爭對手越少越好。
9.富人如果突然高調炫富,往往不是因為有錢:而是因為資金出問題了,需要炫耀實力讓別人放心。
10.富人特別愛學習:因為賺10萬,100萬,1000萬的能力要求,組織模式完全不同;誰也不是天生就會的,不學習搞不定。
11.富人賺錢,先評估市場規(guī)模,再評估競爭壓力,然后評估自身優(yōu)勢,提前布局,耐心圍城。絕不搶廣場舞大媽都聽得懂的“賺錢機會”。
12.富人會花錢養(yǎng)優(yōu)質團隊,耐心磨合,形成戰(zhàn)斗力,一起打持久戰(zhàn),讓團隊可持續(xù)賺錢分錢:不是快速圈人,一起暴富,最后圈來的人沒有暴富不說,還成了韭菜。
13.自私是優(yōu)點,普通人都認為自私是缺點,而有錢人的想法卻正好相反。有錢人不是救世主,讓自己高興才是最主要的?!叭绻氵B自己都照顧不好,你怎能去幫助別人。自身都不保,如何周濟他人?!?br/>
14.窮人低期望,富人善挑戰(zhàn),窮人總是低期望,這樣就不會失望,富人則是是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心理學家們和其他精神健康專家總是建議人們不要總是期望太高,這樣才不會失望、影響心情。
15.窮人向后看,富人向前看,那些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總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他們絕不會做像富人一樣不停追憶過去的事,而是展望未來,這樣才有讓自己發(fā)達起來的動能和力量。
16.窮人求安逸,富人在冒險中求慰藉,大多數(shù)情況下,要成為大富豪總需要冒險,但這正是窮人堅決不要的。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安逸是窮人的最大目標。那些富豪很早就知道安逸是毒藥,他們早就學會了怎樣在不確定中獲得平靜。
17.對錢財富人更理性,對錢財窮人是感性的,而富人表現(xiàn)的更加理性。窮人從錢眼里只看到錢,而富人卻知道金錢會帶來更大的機遇,更多的選擇。一個聰明、受過精英教育的人一般都認為衣食無憂、順利退休是幸福的事兒,也絕不會干冒險的事。
18.窮人會靠錢生錢,富人會空手套白狼。對于一件事,富人首先問的是這是否值得買、值得投資、投入人力物力?而不是自己是否有所需要的資金。
19.富人不認為市場有規(guī)律,而是貪婪不理性的,要通過股票賺錢,富人知道人們的恐懼和貪婪對金融市場的重要影響,這是他們做交易和觀察未來趨勢的重要考慮因素。他們了解人性,并深知恐懼和貪婪的重要影響,這就讓他們通過杠桿在交易中賺得盆滿缽滿。
20.富人不靠運氣靠行動,當眾人排隊等著選彩票號碼,祈禱自己能中大獎時,富人們正在解決困難和問題。窮人們在生活中所倚靠的是上帝、政府、老板或者伴侶。這是大多人這輩子過日子的想法。
21.窮人抱怨,富人熱情,抱怨多則是因為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他們需要這份報酬。而富人則是追隨自己的內心,對工作滿腔熱情,而且他們做的大多是感興趣的事,而恰巧又找到了一個盈利的渠道。
22.富人認為貧窮才是一切罪惡的根源,窮人認為金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而富人則認為貧窮才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有錢人知道,金錢和幸福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金錢確實讓你的生活更容易、舒適。
23.富人認為要擁有財富就要改變自己,窮人想要成為有錢人,需要做點什么;而富人卻想要擁有財富,就要改變自己。窮人總是只關注自己手頭上在做的,不會舉一反三。而富人卻會從所有經驗中學習、成長。
24.富人認為錢是掙來的不是省來的,辛苦省錢,富人更喜歡冒點險去掙錢。窮人的精力都放在柴米油鹽的精打細算上了,而忽略了很多機會。即使在金融危機中,有錢人也不像窮人那樣悲觀。他們的注意力只盯在有用的地方:掙大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