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信息:全球AI服務器龍頭

浪潮信息是山東省國資委直屬企業(yè),是國產AI服務器龍頭,國內市占率超過一半,全球排名第三。公司99%以上的收入均來自于服務器銷售相關業(yè)務,主要包括通用服務器、高性能服務器、存儲服務器、AI服務器、邊緣計算、超融合等。

商業(yè)模式方面,浪潮的亮點在于JDM模式,也就是與客戶合作聯(lián)合開發(fā),客戶提出需求最快可以3個月交付樣機,訂單交付周期從15天縮短至5-7天。JDM不是簡單的定制,而是讓客戶參與到設計、研發(fā)和交付的全過程中,實現(xiàn)協(xié)同設計、敏捷研發(fā)、快速交付,提升整個產業(yè)鏈條效率。
公司的具體產品如下:

1,行業(yè)景氣度怎么看?
(1)信驊當月營收同比
信驊科技Aspeed月度營收數據可作為服務器行業(yè)景氣度的前瞻指標,信驊科技是BMC芯片龍頭,占據70%的市場,每臺服務器最少需要配備一片BMC控制芯片,能夠提前2-3個月反應服務器市場景氣度變化。Wind上可以直接查到信驊的當月營收同比(代碼:V4241728)。

以上是信驊的當月營收同比數據。2022年11月30日,ChatGPT正式發(fā)布,事實上,GPT發(fā)布之后,信驊指數反而直線下降。指數的高位是在2021年8月到2022年11月,這說明ChatGPT發(fā)布之前,服務器廠商對BMC芯片的需求確實在高增,但GPT發(fā)布之后并沒有如大家預料的引來算力競賽,眾多AI大廠紛紛發(fā)布大模型,但似乎只是噱頭而已。
(2)互聯(lián)網大廠的資本支出
公司是BAT、字節(jié)跳動的第一大服務器供應方,此外客戶還包括京東、網易、Bilibili、快手等。然而從騰訊、阿里的資本支出同比增速來看,兩大互聯(lián)網巨頭似乎并沒有在開支上有所增加。從2021年12月31日開始,騰訊的資本支出增速就是負數,收縮跡象明顯。


資本支出是滯后數據,公司這段時間先經營,都已經經營了,服務器也買了,過段時間才發(fā)布季報,披露資本支出的情況,所以參考意義不大。
(3)行業(yè)的長期趨勢
盡管如此,從長周期來看,服務器的增長還是具有確定性的。從服務器的整體情況來看,整個行業(yè)的增速不算太高,未來每年預計增速12%左右。

但是由于AI大模型的發(fā)展,這一行存在結構性的機會。2021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規(guī)模為57億美元,預計到2025 年達到109億美元,2021-2025年CAGR為17.5%。
關于算力這個行業(yè)的分析,林教頭此前寫過三篇文章,這里不重復了:


《泡沫還是機遇?深度解讀ChatGPT產業(yè)鏈和投資機會》
2,從財務數據看產業(yè)鏈
從資產負債表的結構來看(下圖數字單位是%),流動資產占比最大的是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其中應收賬款/營業(yè)收入約20%,占總資產比重約25%,對于一家2B類型的公司來說還好(應收賬款占營收一半以上的公司比比皆是),公司對于下游的議價能力還行,不至于被拖欠。

從現(xiàn)金收入比率來佐證,至少從營業(yè)收入這個層面來看,公司還不至于有太大的回款問題。

非流動資產占比極少,也就是說,公司的資產主要還是流動資產,以存貨、現(xiàn)金、應收賬款為主。

負債端,主要是有息負債和應付款。可以看出應付款占比很高,雖然2023Q1才22.91%,但是此前,比如2021年則高達41.76%,2019年甚至高達50%。公司“向上欠賬”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但是從毛利率來看,還是能看出公司“兩端受擠”的處境的。公司的毛利率只有11%左右,不像是個“高科技”公司,而凈利率也一直在2%上下浮動。

這是因為服務器在產業(yè)鏈中的議價能力確實不高。首先議價能力最大的是上游芯片,算力的提高本質上是靠芯片而不是服務器,服務器只是提供了一個環(huán)境而已。那么在算力需求提高,芯片緊缺的情況下,公司的采購成本必然上升;同時有能力做大模型的必然是大廠,如BATH等,它們對公司的議價能力也在提高。
所以服務器廠商存貨的關鍵其實在于成本控制,如果公司的凈利率是2%,那么你能從成本上摳下兩個點,可能能讓公司今年業(yè)績翻倍。
但即使如此,公司在研發(fā)投入上面并不吝嗇,是占比最高的期間費用。

從成長性來看,公司營業(yè)收入2012-2022年CAGR達41.30%,但2022年的收入同比增長只有3.70%。2023年Q1增速-45.59%,即使在“大模型”概念加持下,市場給浪潮信息未來兩年的營收預測,也無非是15.6%、17.83%。不過考慮到浪潮信息現(xiàn)在營收規(guī)模接近700億,即使是15%的增速也是驚人的增長。

3,浪潮信息值多少錢?
作為今年AI題材龍頭之一,浪潮信息漲勢喜人,很顯然,這樣的走勢并非真實業(yè)績造成,而是預期,是市場情緒與炒作。

浪潮的PE,在GPT火起來之前,大約是15倍,而現(xiàn)在有35倍,最高接近50倍。這意味著即使公司的業(yè)績沒有增長,光是PE(市場情緒)的推動,翻個3倍是沒問題的。

那么,市場情緒還能持續(xù)多久?未來行情怎么樣?關于這個,詳見:

那么,可否通過科班的自由現(xiàn)金流貼現(xiàn)法,計算浪潮信息的真實價值?它的合理PE,到底是15?還是35?很遺憾,因為沒有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我們很難用這種方式進行估值。最近10年來,前5年時間,浪潮信息的自由現(xiàn)金流都是負數,是個碎鈔機,2017年后雖然自由現(xiàn)金流轉正,但波動劇烈,尤其2021年,更是低至-84.85億元。

一方面,浪潮信息的自由現(xiàn)金流根本無法線性推演,另一方面,公司歷史PE波動也很大,低至十幾倍,高至80倍都有,所以此類公司可能更適合做主題投資,而主題投資的關鍵在于預判行業(yè)周期拐點。至于如何判斷行業(yè)周期,詳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