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失敗的《mirror2》眾籌
前天,《mirror》的開發(fā)商宣布續(xù)作《mirror2》的眾籌失敗了,計劃眾籌387.5萬港幣,實際上眾籌得到53.2萬港幣,眾籌參與者約為3000人,但官方強調,游戲會一直開發(fā),所有參與眾籌的,包括申請退款的都會在發(fā)行后,獲得游戲本體和DLC,可能因為武漢疫情送出的百萬游戲,官方高估了玩家的熱情,錯誤的上限和極高的下線讓部分玩家望而卻步,另外不支持支付寶和微信也讓大陸網(wǎng)友基本上沒法支持,最后失敗也是情理之中。

眾籌失敗在游戲圈是個很正常的事件,畢竟如果沒有明星制作人坐鎮(zhèn),大部分玩家也不會為了一些奇思妙想掏錢,特別是黃油,畢竟黃油常有,馬頭社不常有,I社更是業(yè)界獨一無二,理論上黃油的玩家數(shù)量就沒有那么多,愿意為黃油付費的用戶,更是偏少。
但有些網(wǎng)友覺得這次失敗主要是官方?jīng)]有開放支付寶和微信的眾籌渠道,我個人是不認同的,因為這很明顯是官方不想惹麻煩呀,要知道大陸有法律是傳播淫穢物品罪,官方如果開放了相關渠道,被有心人士利用很可能惹麻煩上身,甚至殃及池魚,君不見那位因為默許群成員開車導致被刑拘的群主嗎?

雖然,好人平安常發(fā),但是真正愿意支持黃油的玩家確實不多,一方面有些游戲確實違反了我國的法律,比如I社的一些大作,基本上除了日本之外,大部分國家法律都不允許,而另一方面,我國確實也沒有為此付費的習慣,不要說黃油,往上推十年,單機游戲付費都是個笑話,何況在法律邊緣反復游走的黃油呢?

而且槍打出頭鳥,《mirror》在之前的送游戲行動,已經(jīng)讓太多人認識了他,好事是它的銷量提升了,壞事是有些人盯上了它,假如開發(fā)大陸地區(qū)支持,一些法律上的麻煩是必然的,甚至在一些有心人士的節(jié)奏下,能把steam拖下水,可不要覺得這是戲言,國內的游戲廠商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什么事都做得出來,舉人們對抗主機游戲的種種惡心行為可不比那些飯圈粉強。
想想之前的《黑神話:悟空》挖人事件,再到主創(chuàng)不雅用詞被帶節(jié)奏到男女玩家對立,我國的某些游戲公司,天天張嘴閉嘴“國產游戲復興”,但真要是有人敢復興國產游戲,下黑手,捅刀子的也是他們,畢竟要是真的復興了國產游戲,他們還怎么繼續(xù)吃民族主義紅利,怎么繼續(xù)哄騙無辜玩家掏錢,怎么把自己架在愛國主義之上呢?

其實我還是很佩服黃油開發(fā)者的,黃油只是我們的一個調劑品,甚至只是個玩物,你可以感慨其他游戲主角的命運,但你很少去想黃油主角的命運,沒辦法,它誕生在我們的生理中,也將我們的心理隔絕。
還是希望《mirror2》的制作者不會被這點事情絆倒,畢竟將近60萬港幣的費用,也能看出玩家的期待,如果《mirror2》推出了,我也愿意買上一份,一個優(yōu)秀的游戲環(huán)境,不能僅有臺面上的大作,也要有一點上不太了臺面的游戲,這才是整個行業(yè)的合理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