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中央財經大學行政管理考研真題及考研參考書
【學長解析】清華北大人大北師大北航南開中山武大復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研越來越趨向于考察熱點問題,尤其是政策熱點問題,比如產業(yè)政策爭論、垃圾分類、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熱點方面的參考書,如下所示:
《公共管理學》,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學: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具體內容
一、2019-2020年行政管理真題及參考書筆記、熱點總結
完善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對策
(1)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科學發(fā)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方針,也是加強社會管理的指導思想;
(2) 整合社會關系,構建和諧的收入分配格局,推進社會公平;
(3) 積極擴大就業(yè),努力完善社會保障;
(4) 加強社會管理體制的建設和創(chuàng)新,培育和完善公民社會;
(5) 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
1.央財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城市規(guī)劃與管理,三個專業(yè)初試科目一致,共對外招生15人左右,復試線365分左右,報錄比約1:10;
2.專業(yè)二參考書比較多,對于考生來說壓力較大,一定要深入研究歷年真題,有側重點的背誦與記憶;
二、2020-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時政熱點
結合過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題發(fā)現,當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題越來越靈活,對熱點考察越來越多,所以以下參考書目是考生必須要看的,來應對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熱點和政策熱點問題:《公共管理學》,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學: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2020-2021年行管專業(yè)考研主要熱點如下:
1. 產業(yè)政策爭論,包括中美貿易爭端、《中國制造2025》、自主創(chuàng)新等問題。
2. 垃圾分類,涉及政策評估、方案執(zhí)行、政策工具等問題。
3. 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關理論。
4. 精準扶貧、兩不愁三保障與政府社會管理職能。
5. 政府的財政職能,涉及減稅降費、營商環(huán)境、政商關系、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職能等。
6. 住房相關問題。
7. 環(huán)境保護相關問題,比如環(huán)保一刀切問題等。
8. 政策修訂等問題,比如霍爾果斯避稅天堂問題。
9. 政府改革最新的趨勢等問題。
二、行政管理考研答題技巧
1.名詞解釋
(1)名詞解釋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紙上約3行,每行30-40字。
(2)名詞解釋三段論答題法:
定義→背景、特征、概念類比→總結/評價。
第一,回答出名詞本身的含義。一般都可以在書本找到。第二,從名詞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較等方面進行簡述。第三,總結,可以作一下簡短的個人評價。
(3)溫馨提示:
第一,名詞解釋一般位于試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剛上考場非常的興奮,一興奮就容易下筆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詞解釋當成了簡答題。結果后面的題目答題時間非常緊張。
第二,育明考研咨詢師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詞解釋的時候以150-200字為佳。按照每個人寫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鐘左右。
2.簡答題
(1)名師解析:
簡答題一般來說位于試題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對某些重要問題的掌握程度。難度中等偏低。這就要求考生在復習的時候要把課本重要問題梳理清楚,要比較扎實的記憶。一般來說書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達到記憶的效果。當然,記憶也要講究方法。
(2)答題攻略:簡答題定義框架答題法
定義→框架→總結
第一,先把簡答題題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個名詞進行闡述,類似于“名詞解釋”。很多人省略了這一點,無意中丟失了很多的分數。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進行回答?;卮鹨c一般3-5條,每條150-200字。第三,進行簡單的總結。
(3)溫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簡答題的時候,一定要有頭有尾,換言之,必須要進行核心名詞含義的闡釋。第二,在回答的時候字數一般在800-1000為佳,時間為15-20分鐘。
3.論述題
(1)名師解析
論述題在考研專業(yè)課中屬于中等偏上難度的題目,考查對學科整體的把握和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進而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現實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洞悉論述題的本質,其實回答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論述題,從本質上看,是考查隊多個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課本的整體框架和參考書的作者的寫書的內部邏輯。這一點是我們育明考研專業(yè)課講授的重點,特別是對于跨專業(yè)的考生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難度非常大。
(2)答題攻略:論述題三步走答題法
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
第一,論述題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闡釋清楚;論述題中重要的理論要點要羅列到位。這些是可以在書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點,也是進一步分析的理論基點。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問題出現的原因。這個部分,基本可以通過對課本中所涉及的問題進行總結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議。
(3)溫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視角要廣,不要拘泥于一兩個點。
第二,在回答論述題的時候一定要有條理性,但是條數不宜過多,字數在1500左右。用時為25-30分鐘。如果試卷中有3道(一般不會更多)論述題,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兩道,你可以答1000-1200字左右。論述題是拉分的關鍵,也是專業(yè)課里分值最高、題量最大的題型,同時往往是概括性最強、最難回答的題型。建議采用“總分總”結構,即前后是起始和總結的套話,中間是要點,要點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條,每條300字,每條又分兩小點,每點150字。
三、行政管理考研答題模板
其實,考研專業(yè)課和考研英語作文一樣,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關政府改革考題的答題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構建“責任型政府”、“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無縫隙政府”。如果考題涉及政府及其官員存在的一些問題,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2.下放權力,轉變管理方式,吸收社會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領導干部選擇、考核機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4.增加專家學者以及群眾的參與決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學的決策體制。5.利用現代化、市場化管理方法,加強績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監(jiān)督和約束機制,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二、答題“三段論”
對某句話的“評析”,對某一個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的“看法”等等,這樣開放性的題目,建議考生遵循以下答題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說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現象和理論。
第二,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或行政問題出現的原因??佳刑峁┑牟牧?,一定是要說明某一個問題,那么既然有問題就必然有其產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樣,即針對以上的原因,今后應該怎么做。至于怎么做這個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四、行政管理考研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對我們這門學科所研究對象進行介紹。
第二部分,“怎么樣”,即我們的研究對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約束”,即對我們的對象——政府的行為,進行制約,使之不對私權產生侵犯。即當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對當前政府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個部分之間存在內在聯(lián)系,每個章節(jié)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緊密的。
第一章,緒論:講解近100多年行政學發(fā)展歷程及理論積淀。即回顧過去。
第二章,行政職能:之所以把“行政職能”放在第二章,是因為我們這門學科產生的目的就是為了研究如何讓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職能。所以,本章是整本書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行政管理學這門學科在1887年才誕生,之前卻沒有存在。而政治學、企業(yè)管理等卻早就有了獨立、完善的學科體系。這是因為在17、18世紀之前,西方一直倡導的是亞當·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場經濟,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隨著西方由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濟社會事務越來越多,但是立法機構等無力處理這些事務,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在此過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是時候建立一門學科來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權力:中國有一個詞叫作“職權”,有“職”卻無“權”,則政府及其官員就無法切實履行它的職能。因此,第三章必須是行政權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職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領導:從第三章“行政權力”到第四章“行政領導”屬于行政權力的人格化。行政權力本身并沒有好壞,只有賦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為民服務。而被賦予的這個人,就是所謂的領導,即行政領導。在權力與人結合以后,腐敗也開始了。
第五章,行政組織:在權力與人結合產生了行政領導之后,光靠領導自身沒法一個人親力親為,必須構建自己的領導班子,構建自己的組織系統(tǒng),也就是行政組織。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領導”構建了自己的“行政組織”之后,就需要對組織中的人進行激勵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每個組織的氣氛、工作能力不同,其關鍵就是對組織的激勵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決策:在“行政領導”通過“人事行政”對“行政組織”中的人充分激勵和調動之后,政府就要開始做事情了,就要開始履行其“行政職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職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決策,頒布政策,即為“行政決策”。
第八章:行政執(zhí)行:政府作出“行政決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閣,必須要去執(zhí)行,即為“行政執(zhí)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報考北京大學或者南京大學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師大等之后,不能就開始無所事事,每天埋頭“吃飯、睡覺、打豆豆”,我們必須去制訂考研計劃,必須去每天不斷地學習和落實學習任務。
第九章:行政方法:無論是考研,還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過程中,都必須講究方法,在“行政執(zhí)行”中不講究方法,只能讓自己走彎路,耽誤時間。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們在“行政執(zhí)行”的過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幾百上千人在育明教育參加考研、考博及公務員、四六級的培訓,其目的也就是為了尋求“行政方法”,達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機關管理:這個是實現“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還必須有后勤管理保證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財政:這個是實現“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機關管理”,還需要有財政的支持,畢竟大家不能空著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為:從第三部分開始,我們研究的是如何對政府之前的行為進行約束,那么在對政府約束之前,我們必須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為”,唯此,才能更好地約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們了解了“行政行為”之后,就要開始制定法律、法規(guī)對行政、政府的行為進行約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須有人監(jiān)督,沒有人監(jiān)督,則法律就會形同虛設。因此法制行政其實就是監(jiān)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責任:即“違法必究”,在官員違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須承擔責任?!耙婪ㄐ姓?、“法制行政”、“行政責任”三個部分屬于對政府官員的外部監(jiān)督體系。
第十七章:行政倫理:屬于官員內部監(jiān)督體系,力求通過個人品德的塑造、職業(yè)道德等對官員形成內在的約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們前三個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們要檢測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沒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職能。結果發(fā)現,政府能力還是存在問題的,政府的職能還是沒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機面前,政府可能會手足無措。怎么辦呢?就需要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現問題的時候,在政府出現“越位”、“缺位”、“錯位”等問題的時候,就必須進行及時的改革,但是建國以來,我國經歷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當前政府進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臨著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們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理論背景:既然我國歷次改革都面臨著問題,那么我們可以借鑒一下西方的改革經驗和理論。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國家的改革經驗對于我國來說,還是沒法適應我國的改革環(huán)境,所以開始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改革之路。
經過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記住,無論看什么書,都務必要掌握作者寫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整個學科的框架以及彌補很多考生因為跨專業(yè)而產生的問題,并且對于考生回答簡答題和論述題大有裨益。
育明教育考試研究院行政管理考研研究室經歷8年的研究,對全國近100多本行政管理書籍進行了總結和梳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復習方法、復習策略以及答題技巧和答題模板。這也是為什么育明教育考研輔導通過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本書另有錄制的視頻課程,也歡迎廣大考生到育明教育訂購!
五、行政管理考研答題模板
其實,考研專業(yè)課和考研英語作文一樣,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關政府改革考題的答題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構建“責任型政府”、“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無縫隙政府”。如果考題涉及政府及其官員存在的一些問題,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2.下放權力,轉變管理方式,吸收社會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領導干部選擇、考核機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4.增加專家學者以及群眾的參與決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學的決策體制。5.利用現代化、市場化管理方法,加強績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監(jiān)督和約束機制,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二、答題“三段論”
對某句話的“評析”,對某一個社會問題和社會現象的“看法”等等,這樣開放性的題目,建議考生遵循以下答題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說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現象和理論。
第二,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或行政問題出現的原因??佳刑峁┑牟牧?,一定是要說明某一個問題,那么既然有問題就必然有其產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樣,即針對以上的原因,今后應該怎么做。至于怎么做這個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學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對我們這門學科所研究對象進行介紹。
第二部分,“怎么樣”,即我們的研究對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約束”,即對我們的對象——政府的行為,進行制約,使之不對私權產生侵犯。即當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對當前政府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個部分之間存在內在聯(lián)系,每個章節(jié)之間的關系也是非常緊密的。
第一章,緒論:講解近100多年行政學發(fā)展歷程及理論積淀。即回顧過去。
第二章,行政職能:之所以把“行政職能”放在第二章,是因為我們這門學科產生的目的就是為了研究如何讓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職能。所以,本章是整本書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行政管理學這門學科在1887年才誕生,之前卻沒有存在。而政治學、企業(yè)管理等卻早就有了獨立、完善的學科體系。這是因為在17、18世紀之前,西方一直倡導的是亞當·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場經濟,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隨著西方由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經濟社會事務越來越多,但是立法機構等無力處理這些事務,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在此過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問題。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是時候建立一門學科來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權力:中國有一個詞叫作“職權”,有“職”卻無“權”,則政府及其官員就無法切實履行它的職能。因此,第三章必須是行政權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職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領導:從第三章“行政權力”到第四章“行政領導”屬于行政權力的人格化。行政權力本身并沒有好壞,只有賦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為民服務。而被賦予的這個人,就是所謂的領導,即行政領導。在權力與人結合以后,腐敗也開始了。
第五章,行政組織:在權力與人結合產生了行政領導之后,光靠領導自身沒法一個人親力親為,必須構建自己的領導班子,構建自己的組織系統(tǒng),也就是行政組織。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領導”構建了自己的“行政組織”之后,就需要對組織中的人進行激勵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每個組織的氣氛、工作能力不同,其關鍵就是對組織的激勵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決策:在“行政領導”通過“人事行政”對“行政組織”中的人充分激勵和調動之后,政府就要開始做事情了,就要開始履行其“行政職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職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決策,頒布政策,即為“行政決策”。
第八章:行政執(zhí)行:政府作出“行政決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閣,必須要去執(zhí)行,即為“行政執(zhí)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報考北京大學或者南京大學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師大等之后,不能就開始無所事事,每天埋頭“吃飯、睡覺、打豆豆”,我們必須去制訂考研計劃,必須去每天不斷地學習和落實學習任務。
第九章:行政方法:無論是考研,還是政府履行職能的過程中,都必須講究方法,在“行政執(zhí)行”中不講究方法,只能讓自己走彎路,耽誤時間。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們在“行政執(zhí)行”的過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幾百上千人在育明教育參加考研、考博及公務員、四六級的培訓,其目的也就是為了尋求“行政方法”,達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機關管理:這個是實現“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還必須有后勤管理保證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財政:這個是實現“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機關管理”,還需要有財政的支持,畢竟大家不能空著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為:從第三部分開始,我們研究的是如何對政府之前的行為進行約束,那么在對政府約束之前,我們必須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為”,唯此,才能更好地約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們了解了“行政行為”之后,就要開始制定法律、法規(guī)對行政、政府的行為進行約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須有人監(jiān)督,沒有人監(jiān)督,則法律就會形同虛設。因此法制行政其實就是監(jiān)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責任:即“違法必究”,在官員違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須承擔責任?!耙婪ㄐ姓?、“法制行政”、“行政責任”三個部分屬于對政府官員的外部監(jiān)督體系。
第十七章:行政倫理:屬于官員內部監(jiān)督體系,力求通過個人品德的塑造、職業(yè)道德等對官員形成內在的約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們前三個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們要檢測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沒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職能。結果發(fā)現,政府能力還是存在問題的,政府的職能還是沒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機面前,政府可能會手足無措。怎么辦呢?就需要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現問題的時候,在政府出現“越位”、“缺位”、“錯位”等問題的時候,就必須進行及時的改革,但是建國以來,我國經歷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當前政府進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臨著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們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國家行政改革的理論背景:既然我國歷次改革都面臨著問題,那么我們可以借鑒一下西方的改革經驗和理論。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國家的改革經驗對于我國來說,還是沒法適應我國的改革環(huán)境,所以開始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改革之路。
經過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記住,無論看什么書,都務必要掌握作者寫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整個學科的框架以及彌補很多考生因為跨專業(yè)而產生的問題,并且對于考生回答簡答題和論述題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