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重疾險的真相是什么?到底什么樣的重疾沒坑?
現(xiàn)在,不吐槽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有坑就不會賣保險似的,鋪天蓋地的都在勸不帶身故的重疾險才是良配。
看那一個個的,拿保費貴和身故重疾共用保額來敲擊你的小心臟,順帶給您推薦一款說是對比了市場上幾百款重疾險后,選出的性價比最高的一款,保的病種多,賠付次數(shù)也多,價格更是讓你哇哇心動,讓你覺得真是人間箴言,專業(yè)建議,你不聽你就是傻。于是,你聽了,還行動了。甚至偷偷竊喜買了別人沒有的超高性價比產(chǎn)品。心里暗罵那些還傻傻買到價高產(chǎn)品的人是傻子。
只是,人生不到終點,永遠不知道誰占了便宜。只顧高興買到好產(chǎn)品的你,可能沒有意識到,你的保障存在缺口,更沒有去補這個缺口。于是,賭博開始了,這輩子如果發(fā)生保的疾病,賠付了,不幸中的萬幸,重疾險管用了;一輩子平安,無病無災,那也是好事一樁。
但是如果沒發(fā)生重疾,還在父母健在孩子未成年這樣人生責任重大的時刻,因為意外或未來得及診斷的疾病突然走了。重疾險一分不賠,你的家人直接傻眼,甚至可能去保險公司鬧說保險是騙人的,保費年年交,結(jié)果人沒了都不賠。你想要的便宜,你的家人可能不認可。
我是在說不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不好,夸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好嗎?嚴重聲明啊,不是,我只是在告訴你只買重疾險,沒有身故責任會怎么樣!
人這一輩子,可能不發(fā)生重疾,但一定會死,而且,由于責任的存在,還不能在不該走的時候走,否則依靠你的人將無所依。壽險,也就是保身故的保險,存在的意義就在于此,讓依靠你的人有繼續(xù)活下去的資本。
之所以會存在帶身故的責任的重疾險,也只是因為人們可以用適中的價格買到一份確定可以賠付的保險產(chǎn)品,僅此而已。這類保險,有病賠病,沒病賠身故,總之,確定一定可以賠。人們需要它,只因它能提供一份確定性!
說到這,那些說它有坑的人估計要跳出來說了:它貴你怎么不說?它重疾和身故共用保額你怎么不說?它交兩份錢只能有一份保障你怎么不說?
別急,馬上說。
實際上,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重疾險,都只是我們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之所以有不同類型的重疾險,是因為每個人的需求、喜好,還有能夠到的門檻不一樣,也就是,同樣的需要,但是各人能花得起的錢不一樣。所以市場上需要有足夠豐富的險種類型,大家才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匹配到能幫自己解決問題的產(chǎn)品。
我們需要明確一個現(xiàn)實,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產(chǎn)品,保險也一樣,任何一類險種,都可以幫我們解決問題,但也都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純重疾險是價格便宜,但是它只解決重疾問題,比它更嚴重的身故,它可能解決不了,但是,通常情況,人們不容易接受,比得病還嚴重的情況,它居然不賠。
純重疾要解決身故可賠付的問題,就一個辦法:額外再買壽險,壽險分兩類,一是定期壽險,二是終身壽險。
也就是,兩個方案,一是純重疾加定期壽,二是純重疾加終身壽。
舉例來看兩種方案的保費:30歲男性,保額100萬。20年交,年交保費是14180。
保到70歲的100萬的定期壽險,20年交,保費2360??們r:重疾14180+2360=16540
100萬的終身壽險,20年交,價格變成了14000, 總價:重疾14180+14000=28180
我們可以看到:
重疾加定壽:價格低,杠桿很高,兩種險種都在保障期時,重疾身故可以分別獲得賠付。但是這個組合不確定可以獲得賠付。因為定期壽險到期后,身故責任也沒了。如果一生都沒有發(fā)生重疾,是沒有任何賠付的。
重疾加終身壽:賠付方面完美,重疾和身故分別賠付,即使一輩子不發(fā)生重疾,身故也一定賠付,也就是,這個組合,賠付是確定的。至少可以獲得一項賠付。只是價格比第一種方案貴。
100萬的保額,兩種方案的價格差了11640。多嗎?看個人感受了。
如果預算不那么高的人,就想要高杠桿,而且主要考慮疾病保障,害怕在人生責任期發(fā)生身故的,主要考慮應對風險的,不在乎是不是一定賠付的,那可能就選第一種方案了。
預算足夠不差錢的,那就可能選第二種方案了。
那會不會有人覺得第一種方案不完美,交了那么多年保費可能 一分不賠,感覺特別不得勁,但是又嫌第二種價格太貴,也不一定兩次賠付,也就確定一次賠付,感覺花那么多錢不值,希望有第三種選擇的呢?希望也可以確定一定能賠付,但是價格別那么高的?
一定有的!
看看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吧,跟例子中同一個險種,版本換成帶身故責任的,100萬保額,20年交,保費變成了20650。
發(fā)現(xiàn)了嗎?它的價格在重疾加定壽和重疾加終身壽之間,比第一種貴了4110,比第二種便宜了7530。它的價格適中。重疾和身故二選一賠付,但是確定一定可以賠付一次。這難道不是希望有第三種選擇的人樂于看到的嗎?
請問,三種方案,哪種最好?有答案嗎?在評論區(qū)說說您的答案唄。
我相信每個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三種方案一定都有人選擇!
那些成天說純重疾好,同時還天天喊著根據(jù)客戶需求匹配產(chǎn)品的人,你們真正的仔細分析過他們的優(yōu)缺點嗎?你們真正的考慮過客戶的需求和喜好嗎?如果最基本的,對于產(chǎn)品的客觀分析都沒有,只把自己的喜好和主觀判斷強加給客戶,還說什么按需匹配?
而作為保險的購買者,我們需要關(guān)心的核心:是我們需要保險解決什么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多少預算。預算低,請關(guān)注問題的解決程度。預算高,再去考慮更多的個人喜好。畢竟,保險解決的是錢的問題,在錢面前 ,解決問題比個人喜歡更重要。
重疾只是工具,本不存在坑,坑只存在人們的主觀臆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