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報告】《漫畫生活中的財經(jīng)》— 陳思進/逆蝶傳媒

今年讀完的第三本書是陳思進與逆蝶傳媒的《漫畫生活中的財經(jīng)》。因為我對理財方式了解匱乏,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時便借來一讀。 總體來說,此書對財經(jīng)知識作出不錯的基礎介紹,從利率,匯率等貨幣相關的概念開始,逐漸引入一些常見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外匯與黃金,再如較為新穎的共同基金和交易未來的期權(quán)、期貨。股票代表對上市公司的所有權(quán),先由股票承銷商估價再投入股市;與此同時,證券經(jīng)紀商則幫助機構(gòu)投資戶或散戶以理想價格購買股票。因此,股票的購價是承銷商和經(jīng)紀商經(jīng)紀商之間的博弈。大部分炒股是低價購入,高價拋出,屬于投機行為(價格的變動,收益來自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而債券是公司發(fā)行的債務憑證有價證券,需在未來的特定日期償還本金并支付利息,優(yōu)先于股東分紅。外匯是利用不同貨幣之間的差價賺錢。黃金曾是歷史上的法定貨幣,但自從1971年美國廢除本金制,徹底與美元脫鉤后,便失去了貨幣屬性,成為一種大宗商品,并不能抵御通貨膨脹,也失去了投資價值。 以上展開討論的幾種金融工具都需大量數(shù)學模型的運算才能較為精準地預測走向,更需專業(yè)知識和金融市場經(jīng)驗,對普通散戶來說頗為麻煩困難。因此,共同基金便誕生了;這一起源于英國又在美國發(fā)揚光大的金融工具由專業(yè)經(jīng)理人進行日常管理,集合大眾資金,按投資者出資比例共同分享利潤,分擔風險,聽起來靠譜又省力。然而,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不過,比起杠桿比例夸張的期貨期權(quán),共同基金顯然平和許多。由于經(jīng)濟與政治的緊密聯(lián)結(jié),期貨的大起大伏相當難以捉摸;書上的建議是讓散戶對期貨就像對毒品一樣遠離。 雖然投資和投機都是成長財富的方法,但靠差價獲取收益的投機容易讓投資者落入“羊群效應”的“一二七定律”——1個人賺,2個人打平,7個人虧。與之相比,投資是做大蛋糕,是價值的變動,收益來自投資物所產(chǎn)生的財富。而最靠譜的投資,還是投資自己,以勤勞增加財富??磥恚荒苤竿X生錢,還是要打工賺錢呀??